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胰腺内分泌疾病 专题二
时间:2010.08.22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杨天新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肖新华教授对有关糖尿病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杨天新教授 曾在我院内科完成住院医师培训,于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后于美国继续进行医学研究,于2009年升任教授。他主要从事前列腺素及核受体在调节电解质代谢和调控血压中的作用。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治疗争论的热点之一正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否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而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该类药物的靶点——核受体PPAR-γ的生理作用尚不明了。杨天新教授的研究组首次用条件性基因敲除的方法证明了PPAR-γ有刺激集合管钠重吸收的作用,从而阐明了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引起水肿副作用的分子机理。不仅如此,同样的方法也证明PPAR-γ在脂肪酸代谢和生物钟调节的机制中也有重要功能。因此,PPAR-γ与能量稳态的调控密不可分,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对临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肖新华教授 介绍了我院开展的部分特殊类型糖尿病病例的诊治经过,主要包括暴发性1型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以及脂肪萎缩性糖尿病等,强调对特殊类型糖尿病重视的必要性。我院2例暴发性1性糖尿病患者均以胃肠道症状起病,迅速发展为酮症酸中毒;出现“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很高而糖化血红蛋白处于正常水平;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同时胰淀粉酶、脂肪酶升高。目前研究认为,该病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因病毒感染和继发免疫反应最终破坏β细胞所致,其进一步机理尚有待阐明。而新生儿糖尿病通常指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的糖尿病,目前已认识到编码ATP敏感K通道的2个基因杂合子突变(KCNJ11、ABCC8)是其主要的致病基因。这一疾病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有效的分子筛查机制,可以使部分患者获得最适当的治疗方式,可以将胰岛素治疗转换为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分泌科 茅李莉 李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