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酒,肠道却能自动“酿酒”,这也是一种病?是什么让患者又“躺平”又“无力”?“黑色启示录”究竟带来怎样的启示?……2024年1月6日,第十八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医师年度病例报告会举行,来自4家医院的29位选手带来珍贵的病例资源,抽丝剥茧竞相“绽放”,线上参会人数超过50万人次。从病情出发,探讨临床决策过程,锤炼诊疗思维,这既是一场你追我赶的年终“摸底”考核,也是一次沉浸式的“大查房”,更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
▲彭斌副院长致辞
“病例报告会是协和神经科的传统节目,在提升住院医师临床诊疗能力的同时让他们快速成长。我们不光看结果,更重要的是病史采集、病历书写以及病例分析等过程。”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彭斌寄语青年医师,要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真正解决临床问题,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崔丽英教授(左)、罗林枝处长(右)发言
▲左:朱以诚主任主持开幕式;右:戴毅副主任主持报告会
“哭笑不得,喜极而泣”“寻找丢失的基因”“你不要这样看着我”“孤独的疾病”“时孕不济”“今朝有米今朝醉”“听说你认不出熊猫的脸”……看到这些标题,你是不是以为走错了会场?但这却是货真价实的神经科病例报告会style。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及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29位选手所报告的病例既有危急重症的规范化治疗、罕见病因的追根溯源,更有典型常见病不典型症状的谜底揭晓。
“自酿酒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病因机制主要涉及肠道菌群异常增殖代谢,导致富含碳水饮食后内源性产生酒精,全世界仅报道64例,正应了古人的那句‘酒不醉人人自醉’。”“神经肌肉接头nAChR抗体是患者感到‘无力’的原因,而自主神经节gAChR抗体又让患者被迫‘躺平’。”“让20岁青年的大脑急速萎缩的幕后黑手竟是NLRP3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从主诉、病史采集到精准诊断,鉴别诊断与辅助检查环环相扣,临床经验与文献追踪双管齐下,选手们层层剥茧,理清思路,解开了一个个谜题。
多位外院专家与协和专家共同组成的评委团掀起了一波波提问小高潮。精彩的点评中也饱含着谆谆教诲,“再新的诊断工具也只是工具,如果不好用,也可以不用”“对于疑难病,要避免盲目试用免疫治疗”,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在“病例分析step by step”环节,线上观众也可以实时参与其中。神经科王琳副主任医师“出题”——“跨越30年的诊治”,这是一例7岁起病,持续了30多年,不断出现新困扰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虽然并非第一次出现在病例报告会,但其鲜为人知的基因分类、复杂的多巴胺代谢通路、出人意料的症状变化,往往容易难倒新手。但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出乎老师“意料”。
经过8个小时的“烧脑”,病例报告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协和神经科主任朱以诚表示,“病人永远是我们的老师。病例报告会为大家打开了临床诊疗思路,帮助大家摸清病情的核心脉络,在激烈的交流与碰撞中获得新思路新启发,也让我们一步一步成为更好的学生。”
文字/王敬霞 姜南
图片/神经科提供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