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的康复医学科,乳腺癌术后的杨女士每天都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医学科帮助我一点点健康起来,给我家的温暖”。
陈昂是杨女士的康复主管技师,他为杨女士制定完善术后康复计划,帮助她进行训练。“放松,肌肉可能会有一点牵伸感,没事儿。肘关节要伸直、躯干要放松、手腕不要吃力,把力量加持在肩上。”陈昂一手托住患者大臂,五个手指轻握住患者手腕,有节奏地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银色金属框的镜片下,陈昂的眼睛里满是专注与细致。
“康复治疗疗程长,如果不注重细节,不仅训练没效果,反而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陈昂的严格训练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变化。杨女士术后出现了左侧肩关节抬举无力的情况,放疗定位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乳腺外科的大夫建议她求助康复医学科。“我刚来了第六次,肩膀就能抬起来,也顺利定上位了,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杨女士满怀感激。
医者治病,更在医心。“康复治疗不仅仅能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支持。让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是我们康复医学科的最终目的。”在康复锻炼的同时,陈昂总是把患者当做自己的朋友,耐心纠正动作,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闲暇之余更会聊聊天、唠唠家常。“在康复治疗期,很多患者每天都会跟我们见面,交流也很多,很快都变成了朋友。很多患者在结束治疗后,还会跟我们继续联系、汇报后续的居家康复情况。”
陈昂还敏锐地意识到,由于康复人才的紧缺,医院、家庭及社区之间缺乏衔接,患者、残疾人回到家后无法继续进行正确、有效的康复训练。导致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因为肢体功能障碍、不能独立适应集体生活,只能辍学在家;很多在院内康复得很好的患者,半年后复查时却退步很多;有些患者在康复期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了,回家后却足不出户。“我始终忘不了,每次康复训练时,患者和家属看着我,那些无助又信任的眼神。我总想着,要去做点什么。”
陈昂详细考察目前可用的康复设备和情况,借助社会力量展开行动。从2014年起,他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特教学校,深入街道社区,为特教老师、儿童家长提供生活化的、自理为主的康复指导和技能培训,将医疗康复与社会康复相结合,促进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学校、融入社会,尽可能地减轻其家庭负担。陈昂也将自己国际交流学习的经验移植到此项公益事业中。
在陈昂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受帮助的群体很快就扩大到各类残障人士。陈昂带领他的公益服务团队,还走进了养老机构。他们注重“兜底”服务,优先为失能老人、孤巢老人、低保老人提供义诊、康复评估、康复指导等,也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康复培训和翻身照料等技能培训。
他还引进了美国哈佛医学院斯波尔丁康复医院、日本东京梦之湖社区康复中心的先进理念、模式和技术,并结合国情总结开发出百余项兼具康复功效和娱乐性的游戏,布置在社区中,帮助残疾人在游戏中提升肢体功能。同时,他也对康复志愿者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作为一名青年,陈昂开展的公益帮扶,也逐渐感染到身边的小伙伴们。康复青年服务团队从开始的几个人、逐渐扩大到现在的上百人。他也时常对康复志愿者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截至目前,陈昂指导的公益帮扶已服务18万人次,受到残疾人、残疾人家属、街道基层工作者和相关领导的高度称赞和认可。
走在公益事业的路上,陈昂表示,“用所学回报社会,以真情服务群众,在社会中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是一件幸福且充满成就感的事情”。
整理/干玎竹
图片/孙良 陈昂提供
编辑/干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