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藏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相比于舍生忘死、披荆斩棘的先辈们,我们的付出微不足道”,吴东给援藏队员讲党课时,这是最能激起大家共鸣的一句话。对西藏历史人文如数家珍的吴东,是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长,也是一名消化内科医生。他说,要把协和经验带到西藏,实现三个目标:学科发展、患者满意、员工幸福。
发展学科,为健康西藏兜底
从北京到拉萨,从内科学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到一院之长,短时间内身份转变巨大,吴东的压力随之而来。尽管如此,他感觉“自己进入状态还可以,不算太慢”。
每周三、周五的中午11点-1点,到两个科室调研,直到走完全院所有科室,吴东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摸清了学科的现状。魏长云回忆起急诊科调研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一线员工能够畅所欲言,大家努力的方向更明确了!”
十年“组团式”援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藏区各类急危重症的“兜底医院”。但吴东不满足于此,自治区人民医院不能“风景独好”,必须发挥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全藏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来到海拔4900多米的那曲市双湖县的乡镇卫生院,医疗队获得了高海拔地区居民健康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在支援帮扶尼玛县和安多县基层医院过程中,医疗队深入幼儿园、学校和社区,为儿童青少年和广大群众体检筛查,藏族同胞的健康意识得以提升。
▲吴东与当地医生一起在病房查看病人
从“输血”到“造血”,医疗队以“师带徒”为抓手并持续优化,将表现优异的“潜力股”徒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优先送到北京继续学习深造。把人才送出去的同时,“请进来”也在同步推进。对于暂时没有技术条件开展的手术,等患者积累到一定数量,请北京专家进藏,带着当地青年医生一起做,“不仅解决当地就医问题,还能带动人才培养”。带徒弟,吴东也身体力行。他申请并获得了西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导师资格,招收了一名专业型研究生,“我会尽最大努力培养她,将来即使我不在西藏工作了,但我的学生还在,就相当于我在。”
让患者满意是医生的天职
援藏的日子里,吴东坚持每周出一个单元门诊,做一个单元内镜,查一次病房。“给老百姓看病是医生的天职,对我来说更是极大的快乐,我要尽到一个医生的本分”。在一线工作不仅能直接掌握医院的运行细节,还能发现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吴东为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
消化内镜中心的一部电梯很长时间都没有修好,吴东马上责成相关部门办理,高峰时期患者终于不再需要排队等电梯。医技楼一层没有单独的放射科缴费窗口,患者来回问、反复跑。于是门诊一层出现了一站式问询台,缴费流程也得到了优化。“只有扑在临床工作上,才能发现这些看起来不大,但其实很重要的问题”。
藏族人群与内地汉族人群的疾病谱存在很大差异,在内地常见的高脂血症胰腺炎,这里却极少发生,当地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也显著低于内地汉族人群,这些差异很可能与高原环境保护性遗传适应有关。“高原医学研究不仅是国家战略需求,也是一个学术宝藏,还没有经过充分发掘”,为此,吴东带领全院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努力投身高原医学研究,力争尽早产出标志性学术成果。
▲援藏期间,医疗队的足迹遍布海拔高、环境艰苦的地区。图为吴东与当地老乡在一起
医疗队救治患者的脚步没有停留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吴东带着队员们走出拉萨,来到海拔高、环境艰苦的那曲和阿里地区,直至边境小城墨脱、亚东、普兰和札达,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藏族同胞身边,“要主动走下去,不能被动地在拉萨等患者上门。”
医疗队调研发现,高海拔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青少年骨骼发育异常、贫血等的发生率普遍偏高。但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和治疗,患者的人生轨迹将重新书写。如果能让基层巡诊作为援藏的制度化安排,不仅对当地老百姓有利,对重大疾病防控也有重要意义,“援藏专家一定要把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带动全藏区老百姓健康水平提升才是援藏的根本目的。”吴东说。
让员工幸福,赢得一线口碑
“待遇提升了,有了职业自豪感,大家心气儿十足!”吴东上任后,同事们这样评价。副院长徐海峰表示,医院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各项务实举措起到了凝心聚力的效果。
增设第二食堂,开辟生活区超市,提升了职工的幸福指数。待遇提升实现了全员覆盖,编外人员也有了盼头。护理部杨晓平介绍,自治区人民医院有很多编外护士,护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他们和编制内护士承担同样的工作,但薪酬待遇却一直是痛点。进入2024年,“不仅是薪酬待遇,餐补也得到了落实,职称晋升的通道也畅通了”,编外护士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不仅如此,离退休职工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决。
薪酬待遇是员工幸福感提升的直接来源,而更长远的幸福感则来源于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激励。一年来,吴东和班子同志带领全院职工攻坚克难,自治区人民医院各项业务指标显著提升。增设一级学科,调整床位设置,增加专病门诊,门诊号源增长近30%,开展61项新技术,卒中中心成为全区唯一三级医院卒中中心,创伤医学中心成为区内第一家“高级创伤中心”,制定国家高原医学中心建设项目清单,凝练高原医学十大研究方向,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高原病防治网络,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充实高原医学科研力量。组团式援藏正由“侧重医疗”向“医教研管并重”转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一名党的干部,来到西藏工作是我毕生的荣幸。无论前进的道路上困难有多大,我都将义无反顾!”作为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当家人”,吴东正带领全院向着既定的三个目标持续迈进。
文字/陈恔
图片/叶晓林 医疗队提供
编辑/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