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是危重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极高的疾病负担使其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在杜斌副院长、刘大为教授带领下,围绕脓毒症救治取得系列成果。杜斌教授与翁利教授建立了中国脓毒症疾病负担评估体系,刘大为教授与周翔教授建立了中国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团队基于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脓毒症救治的关键技术与体系,切实改善了中国脓毒症治疗预后,在北京市和全国范围得到推广和应用。项目获评2023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揭示疾病负担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感染诱发多脏器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是导致中国患者寿命损失的第四大原因,患者的生活质量低,远期预后差。团队首次报告了中国ICU重症患者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疾病负担状况,揭示了我国脓毒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疾病负担重的“两高一重”特征。从2006年至2020年,中国脓毒症患者疾病负担呈下降趋势,死亡率从130.2/10万人口降至76.6/10万人口,寿命损失年从2172.7/10万人口降至1271.0/10万人口。
搭建“四级网”
脓毒症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中国各地ICU医疗服务水平同质性差,亟需规范治疗。2012年,国家重症医学质控中心落户协和。此后,北京协和医院积极推动中国重症医学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健全“国家-省-地市州-医院”四级质控网络,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建立500余家哨点医院。
摸清“底数”
9年来,团队积累了超过10亿ICU住院日、1400万ICU患者的质量安全数据,覆盖重症医学重点病种与关键技术,创新建立了覆盖全国ICU的质控组织体系与ICU医疗质量安全抽样数据收集系统,摸清了中国ICU的质量“家底”。2019年,全国首个脓毒症单病种监测管理数据平台建成。截至2024年11月27日,该平台已收集全国88万余例脓毒症单病种数据,取得了脓毒症诊疗、院感防控、ECMO管理等方面的第一手数据,为规范全国脓毒症休克治疗、实现动态监测与干预提供了坚实基础。
质控“一把尺”
基于数据调研与摸底分析,团队提出了中国的质控评价系统。2015年牵头制定了重症医学15项质控评价标准,自此全国ICU医疗质量有了统一的“量尺”。此后,团队不断深化完善指标体系,2024年再次牵头各省级质控中心进行了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更新。
团队提出,“ICU感染性休克3h/6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是脓毒症救治的关键过程质控指标。通过早期实施集束化治疗方案,即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取得血培养、检测血乳酸水平、运用广谱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死亡率。此外,项目还构建了包括我国脓毒症质控体系、疾病负担评估体系、病死率和发病率估算体系在内的脓毒症三大管理体系。
推广“三统一”
项目以北京地区为重点,全面推动ICU质量提升行动,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行“三统一”,即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评价统一,做到同质化培训、同质化应用和同质化持续改进,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精准、规范的脓毒症救治网络。自项目开展以来,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ICU的脓毒症整体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脓毒症病死率、致残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从2010年至2017年,北京市感染性休克相对病死率下降超过10%,ICU住院费用下降约20%,ICU住院时间从9天缩短至4天。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项目团队发表40余篇高质量重症质控相关研究论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相关成果成为脓毒症国际指南制定的重要依据。目前,团队正在面向全国推广脓毒症救治关键技术,推动全国脓毒症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本研究获得了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文字 / 重症医学中心 宣传处
图片 / 宣传处
编辑 / 傅谭娉 陈 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