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追忆大师风范 | 纪念史轶蘩院士诞辰96周年
时间:2024.11.04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2024年11月1日是史轶蘩院士诞辰96周年的日子。史轶蘩院士是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界的第一位院士,也是内分泌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还是内分泌学科第一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70年前,史轶蘩院士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自此便开始了在北京协和医院半个多世纪的从医生涯。她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她挚爱的内分泌学事业,更用她的赤诚为千千万万被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希望。

史轶蘩院士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医学教育家,还在推进转化医学研究、计算机应用、医院发展等多方面贡献卓著、建树颇丰,她的治学精神与学术品格深得学界敬仰,高尚的医德深受同事、患者爱戴。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今天,就让我们从与史轶蘩院士共过事的几位前辈的回忆中,追寻先生足迹,缅怀大医精诚——


我觉得史轶蘩教授知识非常渊博、基本功也很扎实,而且临床实践很认真。她带我的时候,对每一个患者的病史、体征都要核对一下,而且遇到一些疑难的病例,她亲自带我到图书馆查资料,并跟我讨论。她的诊断思路非常清晰,分析得也很到位。因为内科的诊断都是排除法,她能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去逐步排除诊断,最后得到可能性最大的一个诊断。过一段时间后她就去回访患者,回访以后,她就会认真分析自己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后来诊断为什么变了,患者经过怎样的改变,她甚至会进行一两年的回访。我觉得我从她那里学到的最大收获,就是怎么样进行临床实践,怎么样从临床的问题到课本、然后又从课本回到临床。

——林丽香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1965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高级研修班进修医师)

from clipboard

▲垂体瘤系列研究的主要完成人合影,前排左起:邓洁英、周觉初、王直中、史轶蘩、劳远琇、尹昭炎、王维钧;后排左起:李包罗、张涛、金自孟、任祖渊、陆召麟、苏长保、赵俊


史大夫在业务上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当遇到一些疑难病例时,她总能够想办法去解决。我举个例子,1970年1月5日凌晨云南发生了通海大地震,当时北京组织了四个医疗队,由北京协和医院负责一个医疗队。在灾区我们碰到一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那个时候一个单位胰岛素都没有,史大夫就带领我们守在患者身边,靠一点一点的输液,在严密的观察下,花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把患者抢救过来了。在医疗队的帐篷里,没有现在这些仪器,包括实验室仪器都没有,检验科也只能简单的查查白细胞、尿常规之类的。但是就在那种条件下,没用一个单位胰岛素,就把患者的酮症酸中毒纠正过来,说明史大夫不仅工作认真负责,对患者观察仔细,还体现出她的临床功底非常深厚。

——金自孟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由于放射免疫测定生长激素的灵敏度不是很高,所以生长激素缺乏它测不出来。另外,如果患者的情绪波动很大,测出来的指标高,不一定就是生长激素多了。所以当时设定一个指标、进入临床还是有困难的。史大夫当时就抓住,垂体瘤研究的第1步就是功能试验,必须兴奋试验和抑制试验两个同时进行,兴奋试验首先是在健康成人做的。第一个试验是胰岛素低血糖试验,第一个受试者就是史大夫,这把我吓坏了,因为我不是临床医生也没有什么经验,当时谁也没做过胰岛素低血糖试验,打胰岛素都是按照文献来打。胰岛素打进去,史大夫反应特别厉害,全身大汗、心率加快,低血糖反应很明显。史大夫不仅带头做受试者,试验的准备工作如领输液架子、领药品、联系吃饭等都是史大夫弄的。因为我不是临床的,人都不认识,而且刚来不久,所以都是史大夫来做。后来,史大夫又组织科室不同年龄组的同事来做试验。

——邓洁英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研究员)


有一次,实验员孙懿珍在做实验的时候受伤了,我看见史教授在办公室洗水果,洗完了摆在盘子里,给孙懿珍送过去。当时她是科主任,工作非常繁忙,这种事完全可以让她的学生去做。可见她对同事非常关心,真心实意地关心。

——李光伟教授(阜外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from clipboard

▲2006年,史轶蘩院士与小患者


她要求我们必须详细问病史、长期做体格检查,这个是医生看病的基础,有助于后面对患者病情的思考和判断。第二,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记录病史,不是一上来就写结论,比方说这个人低血钾、高血压,一定要从症状开始,比如低血钾的患者有下肢无力、夜尿多等。她说每一个病例都是以后科研的资料,也是自己成长积累的一个经验,所以要求病史一定要写得详细,要像正规地问大病历一样有次序地写。我觉得这些对我们后来影响都很大。第三,她如果发现你有不对的地方,都要批评你。但是史大夫有一个特点,她说你什么地方不对了以后,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在门诊上,如果发现进修大夫有什么问题,她都要批评,然后告诉你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做。所以即使史大夫非常严格,但大家还愿意跟她接触,愿意请教她。这些对年轻人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金自孟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文字/引自《经年铸剑垂体瘤——史轶蘩传》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