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北京协和医院举办医患沟通专业讲座,用心用情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
时间:2024.04.10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党总支、内科学系、内科分工会联合举办医患沟通讲座,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陈罡就“医患沟通的艺术”进行分享。该活动还邀请到了河北医科大学教研室主任孙轶飞、得到APP联合创始人兼CEO脱不花共同交流。这是临床医生、医学史专家与沟通专家的一次对话,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医患沟通的要点,为大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医患沟通技巧。

from clipboard


陈罡首先介绍了医患沟通过程中大脑的作用和机制。由于“布洛卡-韦尼克瓶颈”,人的大脑无法同时处理两项听觉任务。因此,在医患沟通中,建议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由于阅读也是一种特殊的“听觉信息”,会争抢大脑的处理能力,因此在沟通中要避免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信息。陈罡还介绍了大脑的“四层模型”:脑干、间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所有的感觉输入,如视觉、听觉等,首先会进入大脑较低的区域——脑干,最后才能到达大脑顶层——大脑皮质。陈罡建议在医患沟通中多运用微笑、友好动作释放善意,并留给对方一些思考的时间。让沟通的双方同处于“第四层大脑”的最佳状态,才能够进行良好、理性的沟通。

孙轶飞分享的主题是医患沟通、教学演讲和科普的共性。他认为,医患沟通、授课、演讲等社会活动有一个共性,都是在进行信息的传递。这之中最难的部分在于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然后再进行清晰表达。而这种表达,要有自洽的内在逻辑,专业性的知识,再加上一点点的小技巧。孙轶飞分享了一些医患沟通中的实用技巧,如给患者确定感、合理使用肢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重视和尊重、与患者产生情感共鸣等。

“医患沟通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合作”,脱不花从患者家属和沟通专家的两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并介绍了“5点沟通法”。“起点”是指告诉患者,医生目前对病情的判断,还要排除哪些风险,接受哪些检查。“终点”是指提示患者,大概多久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重点”是指一些特别重要的检查化验要单独“拎出来”告知患者。“卡点”是强调那些等待时间较长的检查,给患者合理的预期。最后,还应告知患者这种疾病的关键“节点”,疾病的预期,随访的间隔时长,在关键节点上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或挑战。脱不花表示,经过这种符合故事性记忆逻辑的沟通,患者接受到的信息量会增加,对医生的信任和依从性也会增加。

from clipboard


内科党总支书记康红、内科学系主任李雪梅共同主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袁钟、北京协和医院多位专家教授及医护人员、协和志愿服务队等积极参与。

from clipboard

文字 /干玎竹

图片/孙良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