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不拿手术刀,也不用听诊器,但经常穿梭于病房与门急诊,疏导释放患者与家属的情绪;她们灵活对接医疗救助,穿针引线般架起医患之间的温情桥梁。2021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创新性地设立了项目负责制医务社工岗,3位医务社工分别负责“安宁缓和医疗”“特困救治援助”“器官捐献和新技术”。医务社工不仅让患者获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还帮助他们链接资源获得社会支持,用专业知识、暖心服务弥补着医疗服务与患者社会需求之间的缝隙,为困在求医路上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医务社工合影(资料图片),从左至右:安宁缓和医务社工孙晨晨,特困救助医务社工刘锦涵,器官捐献和新技术医务社工王敏
一百多年前,浦爱德(Ida Pruitt)来到北京,在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服务部。时至今日,“浦爱德志愿服务队”仍在为门诊患者提供就诊帮助。与“全能型”社工不同,医务社工的领域相对更“专一”。“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医护团队与患者之间需要一个纽带来协同双方的需求。所以针对协和特色,以项目为抓手,首先启动了安宁缓和、特困救助、器官捐献和新技术的医务社工招聘。”医务处副处长、医务社工负责人常青表示,在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水滴汇聚公益基金支持下,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每个项目招聘了一名专职医务社工。“医务社工也要深入一线,了解患者的需求,从而提供精准社会服务。”
安宁缓和医务社工孙晨晨的大学专业是心理学。“入职协和前主要做教育培训,虽然都是和人打交道,但真正深入临床才发现不一样。”孙晨晨清晰记得,第一次在抢救室同时面对患者7位家属时的紧张,当时患者的需求与家属的请求发生了“冲突”,从尊重患者的角度出发,她与家属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沟通,“更重要的是倾听与安抚,可能就是一些细微的动作,比如握握手、拍拍背,又或者是在家属流泪时递上一张纸巾。”当患者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去者善终,留者善别,这是孙晨晨以及医护团队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患者为孙晨晨的细心服务点赞(资料图片)
截至目前,孙晨晨已服务73人次。她配合安宁缓和医疗组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社会心理灵性支持,开展患者个案服务,探索安宁缓和医疗与急诊抢救室的合作模式。她希望更多患者在被爱、被关怀和被尊重中走完最后一程。
“姐姐,我马上就出院了,谢谢你的小老虎。”2022年1月27日,骨科病房内,刘锦涵入职后接手的第一位患者准备出院了,临近虎年春节,她送给患者一只老虎玩偶当作礼物。2021年11月15日,因患者支付治疗费困难,医护人员将其转介至特困救助医务社工,直至患者出院,刘锦涵整整跟进了两个多月。在这期间,她协助患者家庭梳理当地医保政策并办理医保异地备案实现异地直结,申请院内特困救助基金,协调社会救助资源,为维持患者正常治疗想尽办法。她还多次到病房探视,用陪伴与鼓励支持患者及家属。截至目前,刘锦涵累计服务了来自20个科室的34名患者,“我学的就是社会工作专业,希望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最切实的帮助。”
▲刘锦涵积极跟进特困患者治疗(资料图片)
同样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器官捐献和新技术医务社工王敏负责识别、跟进潜在捐献人,完成器官劝捐、捐献患者家属辅导与支持、协调联系移植团队等工作。“开始我也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在家属承受巨大痛苦的时候,提出捐献是不是有些残忍。但通过与家属的沟通我释然了,这也是捐献者活在世上的一种方式,是家属的另一种寄托。”王敏表示,由于每个捐献者的家庭背景不一,需要医疗团队反复沟通诊疗情况,建立与家属的信任,疏导家属的情绪。“给予捐献者家庭更多关心,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温暖。”
▲王敏(左)与捐献协调员沟通工作开展情况(资料图片)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已开通器官捐献登记入口,可关注“协和医生说”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器官捐献登记。还可以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www.codac.org.cn)进行登记。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今后,医务社工将持续立足医患双方需求,结合项目重点开展个案服务,协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帮助患者及其家庭链接资源,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经济、家庭、心理等问题,让医疗更有温度,让世间充满爱。
文/孙晨晨 刘锦涵 王敏 王敬霞
审核/常青 张占杰
图片/医务处提供 孙良
编辑/王敬霞 陈明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