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不忘初心 | 第五临时党支部召开云上抗疫总结会
时间:2020.05.01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隔离不隔爱”,同样也隔离不了党员们的抗疫信念。4月25日晚8点,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北京协和医院第五临时党支部在北京隔离休整酒店召开了一场形式新颖的云上抗疫总结会。在支部书记宋锴澄的主持下,与会党员就近三个月的武汉抗疫生活进行了分享和总结。会议持续近两个小时,“震撼”“感动”“感谢”“关怀”“协和精神”等成为贯穿全场的关键词。


▲第五临时党支部云上抗疫总结会视频截图

关键词之“震撼”

       宋锴澄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次进病房时看到的场景,相较于平时工作的手术间,前线重症病房可以称之为“战场”。“第一次进隔离病区,听到每间病房里呼吸机、监护仪的报警声,确实有战地的感觉。作为外科医生,见到这种场面还是很震撼的。”张磊说。与此同时,病房里的耗材、仪器设备和平时用的都不一样,需要一步步去熟悉、适应,而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导致行动和呼吸不便,护目镜上的水雾更是加大了操作难度,这样的病房环境让从事护理工作的张雨辰和王汐嬅深深震撼。

       除了被工作环境震撼到,更多党员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出的强大行动力和制度优势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撼和自豪。高婧勃看到所有党员同志在接到援鄂通知后,主动请缨、毫无顾虑。位涛在一线工作中深刻领悟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火线入党的周璐说,她很荣幸生在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数万医务工作者驰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火速完工,十多家方舱医院快速建成,基层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抗疫规模和速度都是史无前例,强大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之“感动”

       抗疫前线每天都有感动的故事在发生。谈到最感动的人,江琳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她护理过的一位患者贾阿姨。有一次,江琳为贾阿姨进行排痰仪震肺排痰操作,阿姨转过头来对她说:“好人一生平安,谢谢你。”江琳很感动,她说她要将这份善念传递下去,并把阿姨的感谢转达给大家:谢谢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也有人被身边共同战斗的队友所感动。奥登苏日塔在工作中深深感受到了王京岚教授以身作则的精神,以及他对年轻人的关爱。“王京岚教授在更换转运呼吸机时会让我们离开病房,因为断开呼吸机的瞬间可能会有病毒气溶胶的暴露。转运病人时,遇到上下坡或是颠簸的路,他会主动选择难推的一侧,并时刻保证患者的安全。”奥登苏日塔说,“王京岚教授让我看到了负责任的医者形象,我将以他为榜样,以身作则教好师弟、师妹和未来的医学生们。”

       崔秋菊说:“90后年轻人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他们克服了无法想象的心理压力,面对困难没有退缩,积极、乐观、坚强的闯劲儿,超乎我的想象,为他们骄傲!”

       4月15日离别那天,与协和队员并肩作战的武汉同济医院的同事送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卡片上写着“春光不老、山河无恙,定有相逢之期”,这份有特殊意义的礼物让赵晶感动,她说武汉已经是她的第二故乡。

关键词之“感谢”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有着英雄的人民。” 王丽梅和邢宝坤不约而同地感谢武汉和武汉人民,感谢他们在抗击疫情中的无私奉献和付出。谭骁更想感谢的是默默坚守在不同岗位上的武汉人,有班车司机、餐厅大厨、酒店服务人员、保安小哥等,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但他们仍然一丝不苟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疫奉献着自己。患者家属是蓝国儒和李天佳两位麻醉科医生最想感谢的,很多家属在接到患者去世的电话后,忍着心中的悲痛还依然表示理解,感谢医护人员。他们说,来到武汉抗疫一线,更深刻理解了希波克拉底誓言:以生命救治生命。

       孙羲昆、逄岩、崔永豪和史迅最想感谢身边的同事,他们来自手术室、外科和妇科病房,工作中,有重症工作经验和高年资的老师给了他们很多帮助。作为支部最年轻的同志,崔永豪说:“刚开始进行救治工作时,身边有很多人不断地鼓励和帮助我,其实他们的压力也很大,但还是主动承担了很多额外的工作,让我度过了最难熬的时期。经历这些以后,我成长了很多。”孙玉姣和史迅也表示,这次抗疫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很感谢这个温暖的集体。

关键词之“关怀”

       从出发驰援武汉那天起,到圆满完成任务返京休整,援鄂医疗队员们时刻感受着来自医院的关怀。刘湘玫说:“医院不仅关心我们前线每个人,连我们的家里人都照顾到了,协和大后方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了无牵挂,可以在前线安心工作。” 来自后方无微不至的关怀,精心准备的各类物资,也让孙羲昆感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崔秋菊说:“协和大后方的全力支持和保障,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有底气、有信心、有力量战胜疫情。”

       武汉支援的这段经历也引发了队员们很多思考。王丽梅作为参加过17年前抗击“非典”的老兵,她表示这一次新冠战疫有很大不同,也让她再一次成长。周琳说:“对于我来说,驰援武汉的经历是一场职业教育,也是一次生命教育。”让崔秋菊欣喜的是,经过这次疫情,她10岁的儿子已经懂得了坚持和责任。史迅和张飒表示,以前为父母做得太少了,以后的日子里要珍惜眼前人,多陪伴家人。

关键词之“协和精神”

       “协和精神”是大家在分享中提到最多的词。在高婧勃看来,协和队员们把协和精神带到了武汉前线,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人文关怀,大家都做到了极致。陈洁说:“我们凝心聚力、群策群力,一切都为了患者。工作中我们对患者倾注了无私的关爱,让医疗护理工作更有温度。”程龙表示,病房收治着病情极为危重的患者,在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进行护理操作,对专业性和精细度都是很大的考验。但我们不畏艰难,坚持到最后,作为最后一批撤离的国家队,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做到了不辱使命、不负协和。

       张磊说,内科、ICU大夫身先士卒,护士兄弟姐妹们相互扶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无论是病人的日常护理,还是诊疗方案的反复讨论,都体现着协和人严谨的作风,也体现了协和的水平。对马乃翠来说,最难忘的经历要数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了,她说:“以前常觉得支援武汉虽然很辛苦,但也算不上拼命,但在那一刻,我真心觉得这个团队是在拼命。”

       “有幸参与、见证这场堪称伟大的战‘役’,我倍感荣幸。我们踏实工作、团结进取,实现了来时的承诺,不负使命、不负协和。”崔立强说,“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不忘初心!”


▲宋锴澄书记作总结发言

       支部书记宋锴澄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这是有别于其他大多数职业的特点。在这次疫情中,广大党员同志面对危险和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因为我们肩负着武汉人民的期望、肩负着协和大后方和家人的期望、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期望。相信这次经历将成为每位党员难得的人生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也会有无穷的动力去战胜。

       武汉重症患者清零标志着我们国家抗疫战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我们仍不能松懈,要把前线好的工作经验、顽强的工作作风带回协和,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未来的防疫环境更加复杂,大家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工作中谦虚谨慎,不辱使命、不负协和、不负党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