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一场长达45年的接力,“您的腿,我们一定管到底”
时间:2024.06.27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66岁的李阿姨感到右侧下肢无力,上下楼困难。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冯宾团队为李阿姨量身定制了3D打印髋关节翻修假体+双动髋设计方案,顺利实施了髋关节翻修术,取得了理想效果。此前,她在北京协和医院已经接受了4次骨科手术,一代代协和人,正如冯宾承诺的那样,“您的腿,我们一定管到底!”

from clipboard


一页页泛黄的病历见证了李阿姨与协和的不解之缘,也记载着协和骨科人的薪火传承。

因先天性右侧髋关节发育不良,李阿姨6岁半时就在外院接受了右髋关节复位术,但手术效果并不理想。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1979年,李阿姨因“双踇外翻”到协和就诊。在时任骨科主任张光铂的指导下,李世英、许和平与李汉忠医生为她完成了踇外翻矫形术。

医生看到片子时,发现她的髋关节也有问题,便向她征求手术意愿。得知自己疼了二十年的髋关节居然有办法治疗,李阿姨高兴极了。1981年,骨科许和平、任玉珠、王世华医生为李阿姨行创伤较小的“右股骨粗隆下截骨矫形术”。1982年,时任骨科主任吴之康带领李世英、许和平医生为李阿姨进行“右髋关节全髋置换术”,术后,李阿姨的下肢运动基本恢复,关节疼痛也得到明显缓解。

李阿姨体内的人工关节认真“工作”了14年,于1996年出现松动。患者的需要就是医者的使命。已经退休的吴之康再次出山,与王以朋、仉建国、金今医生一起为李阿姨行“右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

“那一年,吴教授已经72岁。他当时确诊了癌症,也是个病人。他在帮我做完手术后的第二年就不幸去世了。但他留给我的人工关节,我每时每刻都在用。”谈到这里,李阿姨的眼眶湿润了。这个髋关节,李阿姨一用就是28年。“我跟病友们交流时,他们都好奇,谁做的关节可以用这么久!”

2023年,李阿姨开始不时出现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无力的情况。“开始还不觉得严重,直到一次刚上公交车,一位小伙子马上给我让座”,李阿姨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一次,李阿姨来到骨科冯宾的门诊。冯宾为她做了详细检查,发现李阿姨的右侧髋臼骨缺损已达到Paprosky分型中最严重的IIIB型,原始髋臼骨质已被假体“磨穿”,并且移位明显。右侧髋关节已经做过4次手术,目前大量骨溶解、骨吸收、骨缺损,给手术带来相当大的挑战。

重建稳固、持久耐用的髋关节假体是手术的首要任务。翻修手术脱位的发生率高达10%—28%。对于李阿姨这种多次手术史、合并巨大骨缺损的翻修病例,术后关节稳定性的维持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翁习生、林进、金今三位专家的指导下,冯宾用半年时间精心准备,并多次征求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发源地——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骨科主任Bostrum教授及Peter Sculco教授的意见。

“争取术后走路,基本看不出来跛行。”李阿姨一直记得冯宾给出的这个“小目标”,“当我看到了他的设计方案,从第1版到第8版,特别震撼!冯大夫花了太多心血,有实力完成这个‘小目标’。”

from clipboard

▲第一版到第八版3D打印重建方案


术前显露、假体取出、固定骨床放置、锁定螺钉、血栓预防等,围术期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假体的存活期限。得益于术前的精心准备,冯宾带领团队用了5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这台手术。手法牵引复位后,患者髋关节的张力、稳定性、活动度都令人满意。

from clipboard

▲为李阿姨量身定制的3D打印髋臼翻修假体


术后,李阿姨顺利下地行走活动,恢复状态良好。医患双方在这场长达45年的接力中,再次携手打败了病魔。李阿姨开心地期待着,“三个月后,我的腿就可以负重了,我要自己开车回来看冯大夫!”

from clipboard

▲李阿姨为冯宾送来的锦旗

文字/干玎竹

图片/孙良 冯宾提供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