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大新闻
实现多项零的突破,协和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西藏百姓“家门口”
时间:2024.06.19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雪域高原频频传来令人振奋的喜讯。针对西藏本地肝胆系统恶性肿瘤及肝包虫病发病率高、病情重的特点,在协和“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帮助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先后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推动藏区肝胆外科规范化诊疗再上新台阶。系列先进医疗技术在雪域高原的推广应用,不仅为患者送去了健康,也成为了实现“大病不出藏”目标的强大底气。

from clipboard


自2023年7月底入藏以来,北京协和医院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徐海峰已带领当地普通外科团队成员开展了一系列藏区或医院首例手术,如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LPPS手术、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手术、腹腔镜前入路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等。能做的手术越来越多,当地百姓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福利。

一位中年女性慕名找到徐海峰。她肚子里三个肿块中最大的一个已达11cm,被诊断为“右肝巨大肝细胞癌”。肿瘤体积大,血供丰富,如果切除部位过大,容易造成肝功能不全,但肿瘤切缘不净,会使肿瘤复发,术中挤压肿瘤也容易造成血行播散。

徐海峰另辟蹊径,大胆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及术中超声,为患者制定出个性化方案——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该术式可降低术中肿瘤破裂的风险,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降低肝癌术后的复发率。但手术程序复杂、技术难度高、风险大,术中一旦损伤血管,将造成大出血等难以预料的后果,且当地此前从未开展过这样的手术。

患者的需求就是医者的使命。

徐海峰带领团队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出详细的手术方案。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3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不多,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from clipboard

▲徐海峰(左一)在手术中


协和大夫的精湛医术在高原上口口相传,疑难重症患者接踵而来。

“见到徐大夫时,我母亲已经快撑不下去了。她的眼睛是黄的,皮肤也是黄的,整个人就像被刷了一层黄漆,肚子疼,一点儿食欲也没有,身上日夜瘙痒不止。”患者家属回忆,“徐大夫安慰说,别怕,我们有办法。”

“这位藏族阿姨的情况很不乐观”,团队用最快速度完成了必要的检查和化验,患者确诊了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癌。考虑到患者年纪较大,长期营养不良,基础疾病多,徐海峰决定为她行创伤小、恢复快的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而这一手术也被誉为腔镜手术中的“珠穆朗玛峰”。

凭借高超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徐海峰带领自治区人民医院普外科团队成功切除了病变部位,清扫了器官周边的淋巴和脂肪组织,并顺利完成了消化道三重吻合。通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阿姨在术后第二天就开始下床活动,目前恢复良好。“母亲的手术非常成功,现在还能给全家人做饭!”家属对徐海峰充满了感激。

from clipboard

▲患者向徐海峰(左一)团队赠送锦旗


“我们最大的心愿,不仅在于救治更多患者,而且要变‘输血’为‘造血’。”徐海峰表示,协和“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采用“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模式,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教授,培养了一批“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地人才队伍,更传递了医学的“火把”和希望。“在高原上,只觉得时间不够用。我已经申请了援藏延期一年,希望能为藏区人民再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from clipboard

▲北京协和医院第九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吴东院长的带领下来到海拔4700米的聂荣县中心医院义诊


文字/干玎竹

图片/徐海峰 提供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