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怡教授生平
董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1993-1997),兼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三至四届)、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一至二届)、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会联盟(APLAR)副主席、《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主编等。
▲1947年6月,董怡初中毕业照
▲1960年国庆,董怡与爱人纪宝华在协和留影
董怡教授1932年2月生于上海,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后转入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年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后,长期投身于临床免疫及风湿病的医疗、教学、研究工作。1979年董怡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风湿免疫学组,之后她受世界卫生组织派遣赴英国肯尼迪风湿病学研究所访问学习,将国际先进的风湿病学理念和技术引入国内,推动了我国风湿病学的发展。1993年在张乃峥、董怡教授主持下,我国首次举办了国际风湿病性学术会议——ILAR-BEIJING;2000年董怡教授任APLAR执行主席期间,我国首次承办APLAR大会,对于中国风湿病学事业走向国际具有重要意义。董怡教授还于1996年参与创建了我国风湿病学领域的第一本专业期刊——《风湿病学杂志》(即《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前身)并担任第一届主编;1997年牵头成立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学组,1999年成立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并担任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为北京市风湿病学事业作出开创性贡献。
▲1979年,董怡(左三)在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创立了中国首个风湿病免疫学组
董怡教授终身致力于提高我国风湿病的早期诊断水平,积极探索自身抗体谱检测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她参与的风湿病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董怡教授是我国干燥综合征研究的开拓者和倡导者,提出了我国首个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并与国际同行一起组织了干燥综合征的国际多中心研究-SICCA项目,参与制订了干燥综合征国际分类标准。她还主编了专著《干燥综合征》,为干燥综合征在我国认识普及、深入研究和国际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7年11月《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创刊,董怡教授(前排右四)任主编
董怡教授一直坚持“教学为基础”的建科理念,严谨求真、慈祥宽厚的教学风格熏陶感染着身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她的指导和筹划下,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每年主办风湿病学高级研讨班,学员多已成为全国各省市级医院的风湿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被称为“风湿病学的黄埔军校”。她积极参与《内科学》《临床诊断学》等国家高校教材的编写工作,为我国培养风湿病学专科队伍贡献良多。
董怡教授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亚太地区风湿病学联盟(APLAR)大师奖和终身荣誉奖、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国之名医 “国之大者·特别致敬”称号、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风湿名医”称号以及第九届医学家年会“致敬医界丰碑·十大医学泰斗”荣誉等。
▲董怡教授工作照(摄于2010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董怡教授是我国风湿病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开拓者、临床医学家和教育家,她的一生,是求知、奉献、创新和卓越的完美结合,为推动中国风湿病学研究和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深切缅怀董怡教授!
【扩展阅读】
图文/风湿免疫科
编辑/严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