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李梦涛主任、赵久良副主任团队牵头,与血液内科、妇产科、病理科共同合作,在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F:10.4)上发表原创性论著,以大样本队列验证了2023年抗磷脂综合征新分类标准。研究进一步证实,与2006年分类标准相比,2023年分类标准特异度提高,灵敏度降低,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2023年标准的灵敏度得到了提高。本研究获得了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的支持。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以往被认为是一种获得性易栓症。过去一直沿用的2006年分类标准要求患者符合血栓或病理妊娠的临床表现,以及抗磷脂抗体持续阳性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方可诊断APS。时隔17年提出的2023年新分类标准则更改为赋分制,在此基础上纳入了微血管病变(网状青斑、青斑样血管病变、APS肾病、肺出血、心肌病变、肾上腺出血)、心脏瓣膜病变(增厚及赘生物)及血小板减少症,将APS重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
▲人群及各亚组验证结果
本研究通过多学科合作,利用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队列,进一步证实了2023年分类标准采取赋分制后,与2006年分类标准相比,特异度提高、灵敏度降低,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具有微血管病变、瓣膜病变、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中,2023年标准的灵敏度得到了提高。研究首次提出,导致2023年标准灵敏度降低的因素有:某些微血管病变未被纳入(如非卒中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病理妊娠定义更加严格,以及孤立性血小板减少症、孤立性抗磷脂抗体IgM阳性不足以诊断APS。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上述临床表现及抗体与APS的关系。
共同第一作者:赵元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17级。师从李梦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抗磷脂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共同第一作者:黄璨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综合征的疾病标志物和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获得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支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SCI文章多篇。
共同第一作者:周央中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综合征的疾病标志物和免疫发病机制研究。曾获得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发表SCI文章多篇。
共同通讯作者:李梦涛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风湿免疫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肺血管/间质病学组组长,亚太抗风湿病联盟(APLAR)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组成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脏器损害诊治体系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共同通讯作者:赵久良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协和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青年编委。主要从事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等风湿免疫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承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科研项目。
图文/风湿免疫科
编辑/严晓博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