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5日,2023年度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在美国圣地亚哥会展中心召开。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团队承担了8场口头发言、13个壁报展示,在世界学术舞台展示了中国风湿免疫团队的风采,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声音。
协和风湿免疫科长期致力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合并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此次ACR大会上,团队汇报了泰它西普治疗甲氨蝶呤反应不佳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报告,以及TLL-018和托法替尼治疗活动性RA患者的头对头比较研究,不仅展示了协和医院在风湿病临床研究方面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也为RA治疗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在赵久良教授的指导下,邓小月博士后在ACR主会场发表了新型易感基因TRAF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肺动脉高压(PA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该研究为SLE-PAH防治提供了新型标记物与潜在治疗靶点。丁昱方博士的研究发现,SLE患者可根据复发严重程度与器官损害风险划分为三个亚群,并就管理策略展开讨论,为患者的个体化管理和精准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王迁教授的指导下,师佳博士代表团队汇报了合并快速进展肺间质病变的抗MDA5+皮肌炎患者外周和肺内存在显著不同免疫反应的成果,提示以单核巨噬细胞为靶向、抑制其免疫活化,或阻断单核细胞招募至肺可能是潜在的治疗策略。该研究结果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
彭琳一副教授代表张文教授团队汇报了国际上首个稳定期IgG4相关疾病患者免疫抑制剂和小剂量激素的减停药研究(Wins IgG4-RD研究),证实了免疫抑制剂在维持治疗、预防复发中的作用,将为患者带来获益。
方承隆博士代表田新平教授团队首次在国际上报道动脉平滑肌过早老化是大动脉炎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并为大动脉炎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王之冕博士代表郑文洁教授团队汇报的研究首次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聚焦初始白塞病患者CD4+ T细胞转录组异常,揭示其可能会影响效应T细胞的分化方向,提示lncRNAs有可能成为临床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11日,张文教授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基金会成员,参加了国际首个IgG4相关性疾病基金会(IgG4ward!)成立仪式。该基金会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John Stone教授发起,临床医生、病人照顾组织成员和患者共同组成,旨在推动IgG4相关性疾病研究领域的发展,造福患者。
田新平教授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血管炎临床研究联盟(VCRC)年会,介绍了我国正在进行的血管炎相关临床研究,并作为国际血管炎临床研究专家之一,围绕“大血管炎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主题参与专家讨论。
文字/邓小月 赵久良 张文 田新平
图片/风湿免疫科
编辑/严晓博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