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梁晓春教授团队于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中科院1区)在线发表原创性论著。该研究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全面揭示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和动物模型中存在的能量代谢异常,并探讨了协和中医科用于临床治疗DPN的中药方剂“筋脉通”通过改善能量代谢从而发挥周围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理机制,该研究结果为筋脉通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的支持。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筋脉通是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糖尿病专业组梁晓春教授依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用于治疗DPN多年。既往临床研究表明,筋脉通可显著改善DPN患者肢体麻、凉、痛等症状,改善周围神经功能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良好。
本研究综合采用基于离子色谱-质谱联用的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细胞生物能量分析技术及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患者、动物及细胞三个层面开展研究,首次系统表征了DPN中存在的能量代谢异常,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中药筋脉通的药理机制。
▲研究路线示意图
代谢组学结果表明,DPN中存在明显的三羧酸(TCA)循环受损及糖酵解终产物蓄积,且上述代谢改变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中药复方筋脉通不仅显著改善了DPN动物模型中的周围神经功能异常、减轻了坐骨神经的病理损伤和超微结构改变,亦对能量代谢的多个途径产生影响,包括显著抑制坐骨神经的过度糖酵解、提升TCA循环功能等。体外研究中,筋脉通也显著抑制了高糖损伤导致的雪旺细胞凋亡,维持线粒体能量稳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筋脉通的周围神经保护作用与其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从而改善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中药筋脉通多途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能量代谢紊乱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能量代谢谱,发现DPN患者及DPN动物模型的循环系统及周围神经中均存在显著的能量代谢异常。中药筋脉通可以通过激活AMPK/PGC-1α通路,改善能量代谢的多个途径,从而缓解DPN症状、减轻周围神经损伤。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既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阐明其药理机制的难点。本研究不仅揭示了中药筋脉通“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也为其治疗DPN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能量代谢异常及中药筋脉通调控能量代谢发挥周围神经保护作用的整体机制
第一作者:赵炳佳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梁晓春教授,所在课题组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第一作者:张倩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医科院校级项目2项,主要科研方向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通讯作者: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通讯作者:宋玮
北京协和医院生物标志物研究平台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代谢组学及中药药理学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51篇,累计被引1500余次。2022年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任SCI期刊Chin. Herb Med.及Tradit. Med. Res.青年编委。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