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清晨,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告别厅,安静而肃穆地,向为医学倾尽一生的王爱霞教授,致以最后的敬意。
王爱霞教授于2023年7月1日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1岁。王教授离开了她挚爱的医学事业,离开了她为之奉献一生的协和医院,走完了她光辉的91载人生历程。
上午7时许,王爱霞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楼告别厅举行。告别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横幅:“王爱霞教授一路走好”,两侧挽联上写着“笑容依旧伴春风,神韵犹在花丛里”。王老躺在鲜花翠柏丛中,神态安详。
▲王爱霞教授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进入告别厅,人们手持白菊,肃立默哀,含泪鞠躬,敬献鲜花,与王爱霞教授作最后的告别。厅外的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王爱霞教授的纪念短片,引发人们无限哀思。
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以不同方式表达了对王爱霞教授逝世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慰问。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纷纷发来唁电或唁函,北京协和医院领导、各科室及职工、兄弟医院同仁、学术团体代表、王爱霞教授亲友与社会各界人士敬赠的花圈、花篮摆满了告别厅。
钟南山院士在唁函中写道:“爱霞教授是我的大师姐,多年来我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她学贯中西,成就非凡,著述颇丰,桃李满天下,她的很多学生都活跃在国内外各个专业领域,并作出了不菲的业绩,我想这正是爱霞教授精湛专业技术和人格风范的延续。我特别感触的是,爱霞教授一生淡泊明志、与世无争,潜心学问、甘守寂寞,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这更是我们当代医学人需要传承的瑰宝。”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姚建红(右)敬献鲜花
▲名誉院长赵玉沛院士向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院长张抒扬向王爱霞教授鞠躬并敬献鲜花
▲党委书记吴沛新向王爱霞教授鞠躬并敬献鲜花
▲党委副书记柴建军、总会计师向炎珍、副院长韩丁、副院长杨敦干、副院长杜斌鞠躬并敬献鲜花
▲昔日同事深深鞠躬,与王爱霞教授痛别
▲协和职工们向王爱霞教授献上寄托哀思的菊花
▲7月5日清晨,诸多亲友同事赶来送别王爱霞教授
王爱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感染病学专家,一生致力于内科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她发现了我国大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和第一例中国人经性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制定并主持修改了艾滋病诊治的国家标准;20世纪90年代,在国家和医院支持下,她建立了中国医院院内第一个P3实验室,著名的308份SARS病人血清检测就在这个实验室里完成,检验科还利用该实验室分离出了三株SARS病毒株;她在国内最早从事院内感染细菌变迁的动向研究,率先提出要警惕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交叉感染,有效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对于医学事业,王爱霞教授无限热爱、满怀热情、执着追求,她以拯救病人生命和为患者解除痛苦为己任,同事形容她“看见病人,就像战士听到了枪响”。她在临床诊断方面,特别是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中所展示的高超技术常令同道赞叹不已,被称为疑难病例的“活字典”。她强调:“要想当一名好的临床大夫,那就到病人身边去。”一位王爱霞教授曾经的患者如此留言深切缅怀:“九四年我大叶肺炎高烧42度不退,已报病危,是王教授及时出现,挽救了我,才有了我一个完整的人生。她是我的救命恩人!”
在医学教育事业上,王爱霞教授亦倾注了大量心血,育德育才并重,为北京协和医院乃至我国医疗界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她是一位让学生“又怕又喜欢”的严师,给学生上的第一课是“要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最重”,同时,“她感知着、关注着每个孩子的成长,总是在关键的时刻扶一把”。其学生回忆道:“1973年,是王爱霞老师教给我临床技能, 在为病人查体的肝脾触诊中,我曾经得到王爱霞老师手把手的示范和指导……这些年来,我对王爱霞老师对我的教诲和训练不敢有须臾忘怀。”
斯人远去,音容宛在。
“传承前辈精神,教诲永记心间。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对待每位患者,是对前辈最好的告慰。”这是所有协和后辈的心声。
文字/严晓博
图片/孙良
编辑/严晓博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