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下次见。”当孙晨晨离开时,听到肿瘤患者李大爷(化名)这样说,就知道自己已经逐渐走进他的心里。经过一个月不间断地陪伴与支持,李大爷的情绪逐渐稳定,病情也在好转,他打算回家后继续进行化疗。
孙晨晨是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学中心的一名社工,服务对象为重症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包括心理、社会和灵性等方面的支持照护和个别化干预。李大爷就是其中的一位。
70多岁的李大爷身体一直比较硬朗,但自2021年底脑梗后开始逐渐衰弱,此后半年都在与医院打交道。2022年初,一纸惰性B细胞淋巴瘤诊断书,又把他彻底推向了谷底。随之出现的消化道出血、感染、呼吸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各种身体状况,更是让他苦不堪言。
2022年3月初,李大爷因夜间持续发热,被家人送至协和就诊。最开始,李大爷想着发热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回家,并不想做化疗。但在家人的极力劝说和主管大夫的评估建议下,李大爷还是妥协了。但在化疗过程中他出现了强烈的不良反应,被送进了内科ICU进行抢救。在此期间,主管大夫发现李大爷情绪低落,存在焦虑和恐惧心理,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陪伴与支持,于是向医务社工孙晨晨发出请求。
两个星期后,李大爷从内科ICU转入普通病房,孙晨晨开始介入。在最开始的接触中,李大爷对孙晨晨态度很礼貌,但有明显的距离感,求助意愿并不强烈。转机出现是因为老伴儿打来的一通电话。
由于身体很虚弱,李大爷无法自行接听电话,只能由护工帮忙举着手机。“别担心我,大夫说过几天我能回家了。嗯,我要陪你久一点,尽量多陪一天。”他的语调听起来很正常,但孙晨晨却察觉到李大爷的眼眶已经湿润,他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情绪。见此情景,孙晨晨主动握住了李大爷的手,他的眼泪迅速从眼角滑过。在李大爷挂断电话后,孙晨晨拿起纸巾为其擦掉眼泪并轻抚后背。“姑娘,让你见笑了啊,你快坐,咱们聊聊。”李大爷开始拉着孙晨晨唠起了家常。
如果知道生命即将走到终点,该如何好好告别?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这是一个很难开口谈论的话题,正因如此,很多重要事情容易错失交代的机会,造成遗憾的局面。对于缓和医学中心的社工而言,这个话题是躲不掉的。在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后,孙晨晨主动聊到关于疾病预后的话题。但没想到,李大爷已经做好了安排,但一直瞒着家人,打算独自承受这一切。“您这段时间的遭遇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创伤,您能亲口跟他们谈谈您的心里话也非常有必要,好的坏的想法都能说。”孙晨晨一点一点开导着。
“您的相册拿过来了吗?”孙晨晨轻声问李大爷。李大爷请护工从柜子里拿出来2本厚厚的相册,一边翻开照片,李大爷一边讲述背后的故事,不时笑着,有时也陷入沉思,“要是我状态好,邀请你来我家,给你讲讲我的故事,都能写一本书了。”在不知不觉中,李大爷的眼睛里有了光。
一个月后,经过持续的对症治疗,李大爷的身体指征逐渐稳定,说话吐字也越来越清晰。一天,他老远见到孙晨晨就挥手示意,原来是医生评估他符合出院标准了。“我就回家住2天,很快就回来了,时间久了我也怕给家里添麻烦,照顾我不容易的。到时我还能来找你吗?”
“可以的,我始终都在。”孙晨晨坚定地回答道。
文字/孙晨晨
图片/杜禹甫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