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第十七届协和神经科年度病例报告会上演精彩“狂飙”
时间:2023.02.13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全球报道不足100例的病例、让90后医生感到陌生的“那个年代的病”、自身炎症通路的新认识、拷贝数变异(CNV)检测等新技术的运用、对百年前医学大师的思考给出新答案……2月4日,恰逢立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楼多功能厅内上演着精彩的“狂飙”——第十七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医师年度病例报告会召开。这既是一次实实在在的临床诊疗复盘和再提炼,更是一堂珍贵的医学病例大课。

from clipboard

▲彭斌副院长致辞

from clipboard

▲杜斌副院长致辞


彭斌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年度病例报告会是神经科一年一度具有协和特色的“节日”,有助于培养年轻大夫的综合诊疗思维,从而提升临床能力。自称来自“小众”科室的杜斌副院长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到现场,“临床大夫只有到床旁才能真正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教授表示,“报告会不仅仅是对年轻大夫的考验,也是对指导老师教育成果的检验”。

from clipboard

▲从左至右:崔丽英、朱以诚、戴毅


“我问翟菲菲为什么戴着帽子?她说因为刚值了夜班,头发有点乱。”随着报告会主持人戴毅副教授的开场白,第一位选手登场,从一例快速进展的意识障碍拉开了“狂飙”序幕。

“对于90后来说,麻风病非常陌生,所以在定性诊断的时候有困难,经过不断排‘雷’,麻风病才逐渐浮出水面。”“一位年轻女性,没有头发,这不是为了耍酷,而是被里吉综合征盯上了”……北京协和医院及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27位选手带来的病例覆盖了神经科各个专科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神经变性病、遗传代谢病等,其中不乏“谜团重重”的案例,以及曲折复杂的诊治过程,线上线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19岁前生存率100%,50岁以后这个比例就降到了5%以下”“H3K27M突变的弥漫中线胶质瘤,原发柔脑膜受累仅占3.1%”“生物素-硫胺素反应性基底节病,全球仅报道了140例”……现场选手语出惊人,观众席不时爆发出一声声惊叹。

本次报告会还邀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黄旭升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袁云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张在强教授,与协和专家共同担任评委。现场多次掀起讨论的小高潮,俨然一场场“会诊”。提问时,评委们从专业知识、思维方法、经验分享等方面“步步紧逼”,“这个病人做过血管壁MRI吗?”“我们只能依靠二代基因测序了吗?”“痴呆和认知障碍有什么区别”“足跟行走不能和足尖行走不能,定位诊断应该分别定到哪里?”看到精彩的病例报告,评委们又不吝点赞:“这个病例选得好,很有警示作用。”思想碰撞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与分析,也鞭策大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from clipboard


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直播平台同步直播。在特设的“病例分析step by step”环节,线上观众也可通过直播平台实时与现场选手pk答题。神经科毛晨晖副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他在6年前诊治过的一个“颅内病灶待查”的病例,初看患者主诉和检查,似乎有点像病毒性脑炎,但症状反复,抗病毒治疗无效,虽然脑活检排除了胶质瘤,但病灶仍在不断扩散。还要再做二次活检吗?依据是什么呢?毛教授带领大家抽丝剥茧、步步为营,最终识破了“结核”这个万能模仿者的伪装。递进式、沉浸式的问题设置引人入胜,也考验了住院医师的临床基本功、临床思维和对复杂病例的处理能力。

from clipboard

经过一天的海量信息和复杂病例的洗礼,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报告会主持人、神经科主任朱以诚教授用网友的一句留言激励住院医师:“现在被问哭,以后问哭别人。”年度病例报告会对协和神经科人来说,是学不完的新知和永不止步的前行。

from clipboard

文字/王敬霞 姜南

图片/神经科提供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