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协和书斋 |《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真实的底色,医学的温度
时间:2023.02.13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读书是最好的学习。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新时代,我们更要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风尚。本公众号特开设“协和书斋”专栏,与大家一起发现和品读好书。

from clipboard

《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谭先杰教授。该书从医生视角出发,真实记录了作者30载从医生涯的各种经历。

“男生为什么要做妇产科医生?夜班的妇产科会发生哪些事?在飞机上为什么会捂住女子的嘴……”在《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中,作者以生动、感性的笔触,描绘了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的诸多人生特殊经历,有惊心动魄,有诙谐幽默,有生离死别,有温情圆满。从一个个故事中折射出人性的温暖与光辉,汇成了一部生命教育、女性健康教育的温暖乐章。

全书共分为五章,内容丰富,故事鲜活,感情真挚。第一章“身为医生”讲述了作者亲历的印象深刻的医患故事;第二章“诊间随笔”收录了健康科普主题的医学随笔;第三章“协和印记”讲述了作者在协和妇产科学医、从医的职业成长生涯;第四章“医在旅途”讲述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传奇故事;第五章“百味人生”讲述医生作为普通人感受到的人生百味。

“谭大夫在书里写了医生,写了医学,写了病人,写了家人,写了同事,写了工作,写了学习,也写了生活,都非常感人。写得都像故事,但我以为并不是故事,而是真实写照。医生的本职和医学的本源是‘真’,包括我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包括我们和病人、同事的谈话,‘真’可能是我们最重要的底色了,当然还有善良,还有美好。这一切构成了谭大夫写作的基本背景,也是我们行医的出发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在推荐语中写道。

《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出版后,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家庭报》等主流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广泛赞誉,“30载医患故事折射人性光辉”“跨越性别的共情”“医者心中有阳光”……这部医学人文作品,将传递给读者医者的仁爱和医学的温度。

书中有不少女性健康知识,与纯科普作品不同,没有将知识点一一罗列,而是将它们融入到一个个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中,让科普知识更有温度和趣味。正如作者谭先杰教授所说,“我相信,珍爱自己的女性,关爱女性的男士,以及那些正在经历各种困境的人,都会在书中读到笑出眼泪的段子,哭到释怀的温暖和触动内心的感动的同时,得到关乎健康和生命的医学知识。”

[精彩文章分享]

万分之一

“万一呢?其实,万分之一只是概率,摊到了就是百分之百。过去了,就是故事;过不去,就是事故。”

01

那年我在急诊值班,接班不久就看见一个女性患者被救护车送到了急诊门口。病人是中年女性,脸色青灰,腹部膨隆,血压低到几乎测不到。转送病人的当地医生说,病人十多天前在他们医院做过人工流产手术,手术中看见了胚胎组织,也就是绒毛团,还把手术记录拿来了。

当地医院给病人抽血做了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每微升4万多(正常不超过1万),中性粒细胞占比95%(正常不超过75%),符合重度感染的血常规表现。我的第一判断是人工流产导致子宫穿孔,引起腹腔感染,引发感染性休克!我让护士将病人直接推到抢救室,请内科医生实施抢救。

我之所以做出如上判断,是因为一段进修医生老杜讲给我们的离奇“故事”。

02

老杜是东北人,年龄比我大了不少,资深主治医师,已经是当地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副主任。通常而言,像他这样高年资的医生,都不会出来进修了。我和老杜开玩笑说,是不是和嫂子闹翻了才来的?老杜不置可否,笑而不答。

老杜喜欢唠嗑儿。那个时候没有微博、微信,值班闲下来的时候,同事们还能在一起聊聊八卦,老杜就给我们讲了一件他亲历的事儿。

一天下午,老杜接诊了一个剧烈腹痛的年轻女患者,脸色苍白,脉搏又快又弱,血压只有80/50毫米汞柱(正常不低于90/60毫米汞柱),在急诊验了尿,显示妊娠试验阳性。

病人半个月前做过人工流产手术,是老杜刚工作时的带教老师做的。老杜对老师的技术颇为佩服,认为不太可能是流产不全,更可能是异位妊娠(宫外孕)。尤其是患者阴道流血不多,而且有休克征象。

所谓宫外孕,就是正常情况下应该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的胚胎,生长到了子宫腔以外的区域。由于“爱情种子”播撒的不是地方,那里的“土壤”不如子宫内膜“肥沃”,很难开花结果。不仅如此,胚胎的生长通常会导致流产或出血,严重时可造成腹腔内出血休克。

宫外孕是妇产科的夺命急症,在现代女性因为怀孕分娩而丧生的情况中,四分之三以上的原因都是宫外孕,所以急诊值班医生对此都很重视。一旦诊断为宫外孕导致的腹腔内出血,就要尽快手术,绝不敢怠慢。

老杜也不例外。他按照诊疗常规进行了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也就是通过患者阴道的最顶端进行腹腔穿刺。人体在站立或半坐位的时候,子宫与直肠之间的凹陷是腹腔内位置最低的地方,如果有血或者液体,自然会积存于此处。

一旦穿刺抽出来的血液不凝固,就说明有腹腔内出血。因为如果血是从血管内抽出来的,由于血液中存在着一种称为凝血酶的物质,血液会很快凝固;如果血液是从腹腔中抽出来,由于腹膜具有特殊的抗凝作用,血液会长时间保持不凝固的状态。

老杜医院的人手很少,没有实习生和进修生,即使是副主任,穿刺也得亲自操作。他一针进去就顺利穿出了血,足有5毫升,不凝固!腹腔内出血诊断无疑,更支持了宫外孕的诊断。

老杜决定急诊手术。

03

当时他们医院还没有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宫外孕急诊手术都是通过开腹途径进行,也就是传统的“开刀”。患者做过剖宫产,有些粘连,但老杜经验丰富,很快进入了腹腔。

然而老杜发现,腹腔里只有几十毫升血,并不是事前估计的数百上千毫升!老杜说他当时就傻眼了:没有大量出血,病人的血压怎么会下降呢?是不是宫外孕的发生部位被肠子遮住了,或者是在肝脏与横膈之间的罕见位置?老杜全面探查了腹腔和腹腔,仍然没有找到出血部位。

事已至此,老杜只好让护士给他的上级——妇产科主任打电话。

04

主任其实不比老杜大多少,虽然是位女医生,但脾气比较火爆。她一进手术室,对着老杜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这么点血你就敢开肚子?这是开刀,不是开玩笑!”

的确麻烦。郎景和院士说过,外科医生有三大忌讳,他称之为NOT。第一,不能在病人体内遗留任何异物(Object),例如纱布、纱垫、钳子等,这是一辈子都不能犯的错误,关腹前医生、护士要反复核对。第二,不能让病人死于台上(Table)。如果病人死在手术台上,会被指手术指征把握不当,根本不该做,或者被指术前准备不到位,操之过急。第三,本来以为体内有肿块、病变或出血,但打开之后却没有,也就是“开空”了(Nothing)。

主任骂完之后,刷手上台,再次对腹腔及盆腔进行了全面搜索。奇怪的是,仍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老杜说他看见豆大的汗珠从主任的额头渗出,都差点掉到台上了,幸好巡回护士过来帮她擦掉。

医院和军队差不多,等级森严,有时上级大夫批评起下级医生来会不留情面。但是这也有好处,一旦将情况汇报或求助上级后,下级就轻松了很多。手术台上负责的,是年资高的大夫。

05

无奈之下,主任只好让护士打电话向刚刚退居二线的老主任求救。老杜说,老主任是科里的救火队员,哪里出了问题,她就会出现在哪里。

老主任很快来到手术室,但她并没有刷手,而是站在较高的凳子上,居高临下查看手术野,让老杜他们再仔细检查。突然,老主任让他们停下,看看子宫的后壁。在那里,老杜他们发现了一个0.5厘米左右的破口,周围有炎性反应和少量出血,很不明显。

老主任分析,患者做过剖宫产,子宫粘连到腹壁了,位置极度靠前(前倾位)。她十几天前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手术中探宫腔或者吸宫的时候子宫穿孔了。可能当时血止住了,但后来感染,再次发生了破裂,导致出血,引起腹膜反应,因此出现剧烈腹痛,并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增快。很巧或者不巧的是,这么一点儿血恰恰就被老杜的“金手”给抽到了。

缝好子宫破孔后,手术很快就结束了。病人术后恢复很好,如期出院。

06

不久之后,病人把老杜的老师(做人流的医生)给告了,索赔的金额很大。而医院认为子宫穿孔属于人工流产的并发症,不能完全避免。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僵持了好几年。

老杜说他老师是一位资深的计划生育专家,做了一万多例手术,从来没有事故,不久前还获得“计划生育手术万例无事故”的称号,这次的子宫穿孔是第一次……

讲完故事,老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幽幽说道:“患者遇上了万分之一的“事故”,挨了一刀,的确不幸,而赶上这万分之一的医生,同样不幸。”

老杜说他老师本来就有抑郁症,被官司折磨后,病情急剧加重,最后完全无法工作,只好提前退休。老杜为此伤感了很久。更糟糕的是,等老杜当上副主任后,那个病人转而反复投诉他,所以他才决定来北京待一段时间。

原来,这就是老杜笑而不答的进修原因。

07

老杜的故事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却也因此差点把我带进坑儿里!

正是因为老杜的“故事”,我将急诊的那个病人毫不犹豫地转给了内科抢救。然而,十多分钟后,内科医生跑过来,说病人的情况不像感染性休克,可能有腹腔内出血,是失血性休克!

简单说说感染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的区别。血管中的血量是一定的,由此维持血压和营养的供应。失血性休克就是血管破裂了,血液流到血管外面(或者腹腔),血管中的血容量降低了。而感染性休克是血管本身没有破裂,但由于感染后毒素的作用,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中的液体成分渗透到血管外的组织中,同样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休克。

两者处理方法当然不同。对于失血性休克,首先要做的,就是堵住血管破口!

我飞奔到抢救室,直接给患者进行了腹腔穿刺,一针就抽出了不凝血液,证实确有腹腔内出血!患者是中年女性,出血原因自然考虑与妊娠有关,首先考虑宫外孕,手术当然是妇科来做。

我电话报告上级医生,同时联系手术室麻醉科。幸运的是,那一刻所有电话都畅通无阻,一路绿灯。

十多分钟后,病人从急诊室被送到了手术室。我们很快探查腹腔,发现里面全都是血!我们将一摞大棉垫填塞到腹腔中,十几秒钟后就清空了腹腔的积血。这一招,年轻同行遭遇此类情况时可以参考。绝对不能用吸引器去吸,太慢!

清理完积血后发现,的确是宫外孕!破口就在子宫右角,还在出血。右侧宫角妊娠的诊断明确无误——这是宫外孕中最为凶险、出血最猛的类型,因为子宫的双侧角部血供极为丰富。

我们迅速钳夹了出血的地方,切除了右侧输卵管,修补了子宫。麻醉科很给力,病人的血压和脉搏很快恢复正常,手术顺利结束。

那一刻,我没有成就感。相反,我知道自己一定会挨批。

08

果然,第二天早上病房交班讨论会上,我受到了批评。我把一个宫外孕患者推给了内科,好在当天的内科值班医生很有经验,怀疑腹腔内出血并及时告诉了我们,否则再耽搁一时三刻,病人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当时管病房的是连利娟教授,她说话很温柔,让我自己先分析一下。我说病人二十多天前做了人工流产,手术记录明确无误地描述刮宫刮出物中已经见到绒毛团,也就是胚胎组织。我真的没有想到过,居然还有子宫内和子宫外同时怀孕的情况。

连教授点点头,温柔而严肃地问我:“你知道宫内宫外同时怀孕的概率是多少吗?”

我老老实实地低头回答说不知道。

连教授说:“三万分之一!你回去查查资料,明天早上给我们讲一讲宫内宫外同时怀孕这个题目吧。”

09

从那以后,三万分之一这个数字令我终身难忘。也就是说,每三万次怀孕中,就会发生一次宫内和宫外同时怀孕。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的开展,这一概率上升了很多,最近有报告说是三千分之一。

有一句话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都说万一,万一,那么万分之一到底是大概率事件,还是小概率事件?老杜的老师和患者遇上了万分之一,我和我的患者遇上了三万分之一。概率虽小,总有人摊到,这,就是生活。

很多情况,处理好了,过去了,就是故事;处理不好,反过来,就是事故。这,不限于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