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下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召开启动会暨首次多学科会诊。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MDT由皮肤科牵头,联合整形美容外科、基本外科、乳腺外科、骨科、口腔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眼科、核医学科、放射治疗科、肿瘤内科等11个专科,共同搭建皮肤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平台,为病人提供一站式的高效、精准、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至此,北京协和医院门诊MDT已达26个。
▲皮肤科晋红中主任介绍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MDT的成立背景。
启动会上,皮肤科晋红中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MDT的成立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皮肤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皮肤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这类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产生深度侵犯甚至播散转移,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复杂皮肤恶性肿瘤的首诊通常都在皮肤科,但是治疗涉及多科室,任何科室都无法独立完成,患者只能奔波于不同科室甚至不同医院来求治。为了切实解决患者疾苦,在皮肤科的倡导下,在医务处、门诊部、医疗委员会以及所有的MDT成员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医院设立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MDT,希望此平台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近年来,皮肤科的皮肤外科手术团队开展了Mohs手术等多种方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医院首批新技术新项目基金支持下,未来也将为MDT提供技术及设备上的综合支持。
门诊四层刘彤护士长介绍了MDT的管理规定及系统使用,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将为MDT会诊专家和患者提供有力的支持。
▲皮肤科张舒主治医师主持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MDT首次多学科会诊。
多学科会诊由皮肤科张舒主治医师主持。第一个病例为53岁男性,上腹部有直径约15厘米的巨大皮肤鳞状细胞癌,在腹壁表面形成巨大深溃疡,甚至有胸骨下端骨组织外露,局部组织深部侵犯伴淋巴结转移。
▲患者上腹部的巨大皮肤鳞状细胞癌,在腹壁表面形成深溃疡。
MDT全体成员为病人查体及阅片后,进行了热烈讨论。晋红中主任首先总结了该病例特点,并提出胸部皮肤肿瘤的诊断考虑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而非转移性,可进一步行免疫组化检查明确病变性质。针对具体病情进展情况,核医学科霍力主任结合PET/CT结果,提出腹股沟淋巴结考虑为反应性增生,肿瘤转移可能性较小,腹壁肿瘤已伴有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基本外科王维斌副主任结合磁共振影像学资料考虑腹膜仍较为完整,可以尝试切除,需要用人工腹膜覆盖腹膜缺损后,由整形美容外科修复。胸外科赵珞医师考虑胸骨下段可离断,但是肿瘤侵犯病灶能否彻底清除尚不确定。整形美容外科曾昂副教授提出可应用皮瓣转移覆盖手术后腹壁及胸壁缺损。乳腺外科茅枫教授针对内乳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提出清扫方案。针对放化疗的应用,放射治疗科刘志凯主治医师提出缺损为深溃疡,张力较大,可考虑术后辅助放疗;肿瘤内科李孝远主治医师提出可以尝试化疗及PD1单抗等药物,两位医师均认为手术并结合放化疗为首选方案。口腔科张韬教授指出需充分考虑患者意愿,以延长生存期为目的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可有不同方案。
▲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MDT成员集体阅片。
专家们经讨论,提出三种治疗方案:第一,基本外科、胸外科联合手术扩大切除病灶,整形美容科进行皮瓣修复,乳腺外科进行内乳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放化疗;第二,姑息性切除肿瘤并修复缺损,术后辅助放疗、化疗,改善生活质量;第三,如患者不愿手术,可通过化疗或免疫治疗等手段进行保守治疗。
第二个病例是53岁女性,因银屑病长年口服不正规“中药”致砷角化症,手掌、足底均出现较大范围的皮肤侵袭性鳞状细胞癌,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上肢有可疑滑车上淋巴结转移。
▲患者手掌、足底出现较大范围的皮肤侵袭性鳞状细胞癌。
核医学科霍力主任结合患者PET/CT结果,考虑上肢滑车上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较为明确,全身其他部位无明确转移证据。骨科邹雄飞主治医师及整形美容外科曾昂教授就手术方案进行了讨论,提出手掌病灶可通过扩大切除联合游离植皮,足底病灶可选择截肢或扩大切除+皮瓣/植皮,截肢后使用假体可以为患者提供功能支持,可能获得较局部修复更佳的生活质量。基本外科花苏榕主治医师提出腹股沟淋巴结可进行彻底清扫。放射治疗科及肿瘤内科讨论了术后的放化疗方案,均可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全体专家与患者及家属均进行了沟通,充分了解他们对治疗的疑惑及期待,并详细介绍了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2010年,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将疑难病MDT引入门诊医疗服务。10年来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的办院方向,大力发展MDT模式,为广大疑难病患者提供了高水平、高效率的诊疗服务。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MDT将同样肩负起“患者性命相托的最后一站”的使命,在皮肤癌、黑色素瘤治疗这一国内外尚待完善的领域攻坚克难,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协和皮肤恶性肿瘤/黑色素瘤MDT启动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