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命名表彰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决定》,授予50名同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称号, 授予760名同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助理、青年工作部副部长、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肖盟同志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殊荣。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庚子年春节的平静。肖盟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检验科核心组成员,在武汉建立“火线实验室”,开展临床检验和科研工作,并火线入党。肖盟以其过硬的技术和优良的作风,履职尽责,彰显出青年的使命担当。
检验“突击手”建立“火线实验室”
肖盟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17年前的那个春天,母亲作为一名护士长、一名党员,义无反顾地冲向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一直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像母亲一样的英勇无畏的白衣战士。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当得知医院将组建第二批国家医疗队增援武汉时,他第一时间报名,于2月7日抵达武汉抗疫最前线,开始了他的战“疫”之旅。
▲2月7日,肖盟作为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出征武汉。左起:陈富强、肖盟、徐英春。
肖盟虽然年轻,却是武汉前线非常期盼的一股支援力量。协和医院整建制接管的ICU病房里收治的都是危重症和极危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及时知晓病人的检验指标并做出预警,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障。为此,协和医疗队高瞻远瞩,在多学科团队名单中纳入了肖盟这名来自检验领域的“突击手”,期望他可以尽快协调建立起火线上的实验室。
为尽快启动检验工作以支持临床,通过反复考察,肖盟协助医疗队制定了多种实验室建设预案。大家都非常珍视这名检验袍泽,希望他把检测区域建立在清洁区或半污染区,以减低检验过程中的感染风险、防护负荷和劳动强度。但当时的武汉已经封城停工,额外进行实验室改造并不现实。经过3天科学缜密的设计,肖盟不计个人安危,主动提出利用既有条件,将实验室就地建立在重症病房污染病区床旁——也就是收治新冠患者的“红区”内。最终,他的执着换来了医疗队领队的首肯。
2月12日一早,一辆悬挂着北京车牌的厢式货车满载着大后方紧急筹措的设备和物资到达武汉。肖盟同志立刻与医疗队同事投入实验室安装工作。“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污染区缺桌少椅,他们因陋就简,用病床、床头柜安置仪器,原本的晾衣间也被改成设备间。肖盟与队员们穿着笨重的三级防护服,连续安装设备10余台套,搬运整理物资近30箱,其中纯人力搬运的最大设备自重超过170公斤。大家喘着粗气,不一会儿雾气就布满了每一位队员的护目镜,防护服也全部浸透。作为当时队伍里唯一一名检验专业人员,肖盟坚持在“红区”内连续工作了8个小时。最终,北京协和医疗队“火线实验室”创造了一日内布装完成的奇迹。
精准救治患者 支撑科学防护
肖盟同志是队伍里的“攻坚多面手”。他第一时间协助解决了病区内床旁血气与当地检验科血清离子测定差异的问题。面对超过半数收治患者未经核酸确诊的急迫临床需求,肖盟迅速开展新冠血清学抗体检测,确保患者不漏诊、不误诊。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工作繁忙,他主动承担了绝大部分患者核酸拭子、包括高危开放气道标本的采集工作。当病区内出现多名患者继发感染时,肖盟与检验同事迅速建立下呼吸道病原细菌核酸检测、耐药基因检测及真菌血清学检测等方法,指导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同时协助医疗队进行院感监测,有效遏制了耐药病原在病区内的传播。
▲肖盟在火线实验室开展新冠抗体检测工作。
“临床需要什么就建立什么,患者需要什么就检测什么。”这是协和“火线实验室”的工作宗旨。为保障每一项检测能够及时完成,肖盟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在污染区“全副武装”一呆就是12个小时以上。在第四批医疗队检验力量增援到达后,火线实验室更是开启了日夜不休的运转模式。
▲每日在污染区高强度工作后,肖盟的防护目镜上往往布满水汽。
“火线实验室”运行伊始,肖盟还接到另一项任务——保障医疗队队员的安全。医疗队初到武汉,面对未知的病毒,许多年轻队员心怀焦虑,感觉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甚至每一次呼吸都担心会被病毒感染。为此,实验室为已在病区奋战了两周的第一批队员进行了全员核酸与抗体检测,同时开展病区内环境病毒筛查。“全部阴性”的结果极大鼓舞了队员的士气。此后,当任何队员出现发热不适症状或疑似暴露风险时,肖盟都第一时间为队员进行核酸检测。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国家援鄂医疗队领队张抒扬同志高度赞扬了肖盟的工作,“正是检验人的专业保障让队员们卸下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使协和援鄂医疗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病毒的科学防控,保障了医护‘零感染’目标的实现。” 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消化内科吴东副教授说:“检验科的同事细致检测了所有患者和病房各个角落的病毒载量,为科学防护提供了依据。”
一线科研成果在高水平杂志刊发
面对知之甚少的新型冠状病毒,肖盟时刻保持着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敏锐,与医护一线并肩作战,开展科研探索。医疗队发现许多重症患者出现肢端发凉、发紫,甚至出现坏疽等异常高凝状态,肖盟对此类患者进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后发现,近50%新冠重症患者存在抗磷脂抗体指标阳转,许多患者表现为多项抗磷脂抗体持续性、高滴度阳性,与患者出现血栓、脑梗等凝血异常事件高度相关。通过与前后方血液、免疫、感染、重症医学等科室专家深入探讨后,肖盟与同事们认为抗磷脂抗体的出现可能与广泛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有关,应重视新冠重症患者继发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新英格兰》上,肖盟是共同第一作者。藉此发现,医疗队开展了对所有患者的抗磷脂抗体监测工作,并对指标异常患者的血栓事件进行密切监测评估。同时针对重症患者开展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治愈率。
作为医疗队代表,肖盟还先后4次参与了由中国国际电视台组织的全球连线活动,向亚、美、欧等不同地区的医学同行分享了中国临床检验在抗击疫情方面的宝贵经验。
▲肖盟(左)多次参加中国国际电视台组织的全球连线活动。左起:肖盟、曹玮。
此生无悔入湖北
肖盟在疫情防控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出了检验科研人员一岗多能的特质与重要的攻坚作用。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依靠浸润在协和人骨子里的“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以及扎实的临床功底和科研能力,受到医疗队队员的一致好评。
凭借其优异表现,肖盟同志在前线光荣入党,也在那里度过了他32岁的生日。生日当天,母亲写给他的家书《祝你生日快乐!等你们医疗队凯旋!》不仅激励了医疗队队友们,也感动了许多关注武汉疫情的同胞。出征武汉时,肖盟的女儿尚未满2周岁,还不太会说话,但一看到电视里出现穿防护服的高个子,就会指着喊“爸爸”。虽对家人心有愧疚,肖盟仍无比坚定。他希望多年后,这一段逆行出征的经历,也能成为自己孩子心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肖盟同志(中)在武汉前线光荣入党。
▲肖盟同志在武汉前线度过了32岁生日,医疗队队友为其庆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所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以肖盟代表的协和青年群体,在疫情防控中展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神面貌与过硬本领,为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服务人民百姓健康、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了青春力量!
个人介绍:
肖盟,32岁,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助理、北京协和医院青年工作部副部长,“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协和杰出青年奖”获得者。以第一负责人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自然青年基金等课题9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23篇,总影响因子170.893分。2020年2月7日至4月15日,随北京协和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奋战在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