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微信时代,请擦亮您的眼睛
时间:2017.09.22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妇产科 彭澎

在这个几乎全民使用微信的时代,在这个很多人热衷于在朋友圈转发各种信息的时代,作为一名专业医疗工作者,我却看到了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那就是“虚假医学资讯”!
大家对健康保健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分享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因为医学知识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有意还是无意)利用微信,当然也包括微博等其他一些快捷的、大面积的传播渠道,散布一些虚假的、甚至有害的医学信息。这些信息轻则误导大家对真相的了解,重则耽误真正有需要的患友的诊断和治疗,后果不可小觑!
所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者说这个“垃圾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我们要擦亮眼睛,学会辨别哪些是虚假的医学信息。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揭露一些骗子的伎俩。
夸大疗效,漫天胡吹
这种伎俩利用的是有些慢性病迄今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而病人又急于求医的心理。微信上曾出现过报道,说“某国研究出了一种免疫疗法,通过这种疗法可以根治糖尿病”,还有报道说“一种失传多年的秘方最近被发现,能根治XX癌”。慢性病和恶性肿瘤的根治是世界性难题,那些吹嘘“治愈率”的报道无一例外都是假的。
利用新名词,唬你没商量
有的微信动辄拿出很高深的医学名词,甚至是洋文的缩写,让不明就里的老百姓觉得“高大上”,不由你不信。比如,现在热议的“免疫过继治疗”、“生物靶向治疗”、“LASK细胞攻击”、“生物全息疗法”等等,其实都不是新东西,都是研究了很多年的手段。客观讲,这些新名词、新手段不全都是假的,有些是有一定疗效的,但是对效果的评价要客观,不能唬人。能治好一分,不要吹嘘成治好二分,更不能说治好十分。有的新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还有很多技术难关没有突破,有的仅仅是老鼠身上有些效果,离运用到人体上还有十万八千里,过早拿出来宣扬不是科学的态度!
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微信上有两条很著名的广为转发的信息。一条说“心脏支架是很落后的技术,有很多的不好,会让人死得更快”。还有一条说“现在的医生都是被药厂收买和控制的,所谓的那些西药,都是药厂骗大家钱的结果,疗效也是医生和药厂联手编造的”。乍一看,多么骇人听闻。但是你仔细往下看,第一条信息在最后开始宣传“有一种治疗方法多么安全、多么有效”;第二条是让大家“不要再吃西药,应该吃XX保健品或者采用XX治疗”。这两条信息都被很多医生驳斥过。
这种骗术因为隐蔽性很强,把别人打击一通后立马显得自己很“专业”,很容易博得外行的信任,所以尤其可恨。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的药、你的治疗方法比现在的医学手段好,那也要请你拿出客观、科学的证据来说话。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很不道德!
夸大副作用,危言耸听
有条微信说“阿司匹林被很多人用来预防心脏病和脑中风,但是阿司匹林会导致大出血、胃肠道穿孔、甚至致癌,劝大家千万不能吃”。阿司匹林是有这些副作用的,但发生的前提是不遵医嘱大量服用。如果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不瞎吃,那就能发挥药物的正常作用,避免其副作用。所以,对现在医学手段和药物的局限要正确宣传,不回避、不夸大。
玩弄概念,不懂装懂
比如很多微信中都说到“酸碱体质对健康有影响,酸性体质会致病,碱性体质最健康。所以要吃各种碱性食物,让血液越碱越好”。问题是医学上的“酸碱性”并不是让血液保持碱性。正常人体必须维持酸碱平衡,血液应保持在pH 7.35~7.45的略偏碱性状态,但是超过这一范围就是碱中毒或者酸中毒了,对身体都非常有害。再说碱性食物,也不是仅靠口感来判断其酸碱性。与其整天琢磨什么是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不如想想怎么把食物混合搭配,保证营养均衡更好。
微信上的这些虚假报道,往往打着“XX专家、教授”的旗号。有的会注明“来自XX国XX大学”、“论文发表在XX著名杂志”等等,听起来非常权威。但如果您发现有上面所说的几个特点,就要小心了,这很有可能是一篇“虚假资讯”。
当然,有些虚假资讯写得比较专业,老百姓很难判断,需要专业的知识才能辨别真伪。所以,在此也号召医生朋友们,如果看到这样的报道,一定要站出来揭露他们,捍卫医学的神圣,捍卫人们对健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