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教育动态
搭建医学生职业认知与角色转换之桥
时间:2010.12.01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搭建医学生职业认知与角色转换之桥
2009至2010年度协和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顺利开展

    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程是协和医学院根据老专家委员会一号提案制定的学生工作方面的重点工程。自2008年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临床学院教育处指导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致力于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促进学生尽早开始职业规划,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为成为更好、更全面的医学生和医生做准备。在2009~2010学年里,在协和医院教育处的支持引导下,更多的临床医生参与到工程中,使工程落到实处,走向深处,加深了学生对于职业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

八年之路
    2009年10月16日,协和医院原教育处处长倪超与清华医预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了他眼中的协和八年育才之路。倪处长详细介绍了协和的历史文化和医学大师,同时还介绍了协和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使同学们初步明确了自身定位及奋斗目标。


女医生的幸福生活
    2009年11月19日,协和医院肿瘤内科赵林医生和内科张上珠住院医师与低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女医生生活的幸福密码。女医生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还需要有内涵。

从新人出发看医学生成长
    2009年11月26日,协和医院青年工作部部长、内科主治医师吴东向同学们娓娓道来他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教导学生如何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医师。活动采用互动交流为主的沙龙形式,大家从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病例到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摆正自己的心态等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优化设计
    2010年春季学期,经过两个月的设计、讨论和多方意见的征询,“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优化设计正式启动,并首次在2007级的学生中进行了第一次的试点,并制定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指南”。改革获得护理部大力支持。课程还邀请到了医务处关键老师,以“法律知识对医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为主题,为大家补上了一节法律课。

2007级ANA2010解剖学讨论课
    2010年春季学期,为配合课程改革,解剖讨论课被引入到解剖教学中。协和医院放射科薛华丹医师、血管外科吴巍巍医师、外科黄久佐医师、内科吴东医师亲自参与到课程教学中,胸外科梁乃新医师还参与了课程的设计工作。课程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教师们把解剖知识和临床应用结合起来,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因及症状,细致说明了一些简单插管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实地观摩、模拟情景、标准病人等形式,提高解剖课学习的效率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协和的魅力——沈悌教授清华行
    2010年4月10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任沈悌教授做客清华园,通过精彩的讲座与问答,为同学们解读了协和人和协和精神的魅力所在。沈悌教授儒雅的风度、对协和的深情和对晚辈的关怀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同学们深受触动。

遇见未来的我之24hours
    2010年5月30日,协和医院血液内科李剑医师、外科王常郡医师、妇科张蓉娅医师及来自医大02级、05级、07级的三位同学,向医预同学讲述了他们一天的生活及感受。几位嘉宾年龄跨度大,阐述的层面和角度多样,使同学们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为立体的认知。活动还通过“24hours”一日生活图片展,生动、完整、真实、立体地呈现了医生的日常生活。

面试玄机我先知
    2010年10月16日,协和医院教育处副处长潘慧为同学们讲解了面试的具体过程、注意事项、面试技巧,及被面试者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活动更添色彩的是,现场还进行了实战模拟面试,以出国交流为面试情景。通过这次活动,使低年级同学能够更早更直观地接触面试,为以后做准备。
   
临床零距离
    2009及2010年暑假,医大07、08级的同学分别在见习阶段的04、05级同学的带领下,深入协和医院接触临床。低年级的同学们对医院的大体组织构架、医疗系统有了一定认识,了解了各级别医生的日常工作、早交班和主要交班内容、查房的主要内容和级别层次等。活动得到了内科、外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二十多个临床科室的大力支持,近百名同学参与到活动中。

    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程作为一项有着重大而深远意义的项目,也因为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配合,在过去的一年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和长足进步。未来一年中,工程将继续向临床阶段延伸,结合医院教育处设置的临床辅导员,探索新的活动模式和内容,继续搭建好医学生职业认知与角色转换的桥梁。

(供稿:医大学生 唐文娇 黄华 傅麒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