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青囊发新芽 医脉总相承 |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下午茶活动精彩回眸
时间:2025.06.25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北京协和医院自2024年9月12日以来,连续举办“内科下午茶”活动,聚焦青年所思所需、呵护医护人员成长。近六期活动精彩纷呈,青年医务工作者围绕心理调适、国际交流、科研成长、人工智能等前沿和热点话题深入交流。内科党总支、内科学系着力打造友好、积极、互助的支持性环境,厚植成长沃土,激发青年潜能。

from clipboard

▲“内科下午茶”活动精彩瞬间


守护“心灵绿洲”

替代性创伤、反刍思维以及道德困境是青年医护在重症与终末期病患诊疗中常见的心理挑战。为了帮助青年医护人员应对这些挑战,第14期内科下午茶活动特别邀请缓和医学中心宁晓红主任分享重症与终末期诊疗场景中的心理调适密码。宁晓红主任建议大家正视自己的情绪变化,不要逃避或压抑,还传授了大家许多简单有效的自我调适方法,包括手握冰袋、深呼吸、正念练习等,这些“情绪急救包”均可帮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迅速平复情绪。宁主任还鼓励大家主动寻求同事、上级医生或朋辈帮助,获取团队支持,共同创建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内科党总支书记康红表示,青年医护只有守护好自己的“心灵绿洲”,才能为患者带来更加温暖与专业的医疗服务。


国际交流“添翼”

近年来,医院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持续派出优秀医务工作者前往国外深造。第15期内科下午茶邀请医院国际合作办公室陈嘉婧介绍医院的多元化海外学术交流平台。“百人计划” “CTSI科研培训”“芝加哥大学领导力提升”三大核心项目为青年医师铺就国际化发展路径,NEJM主编论坛、自然大师课堂、国合智库论坛以及协和国际讲堂等把国际师资“引进来”。针对英语口语养成路径,陈嘉婧建议大家采取“沉浸式学习+场景化应用”策略,希望青年医务工作者将语言训练融入日常工作。


感悟诚慎仁术

“御医药馆”长啥样?在第16期内科下午茶活动中,青年医务工作者一同赴故宫博物院永和宫参观“诚慎仁术:清宫医药文物展”。精心炮制的中成药、精美的传统药具、珍贵的古方档案等展品生动诠释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在参观中领略了中华传统医学“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深厚底蕴,从历史中感悟了先贤智慧,获得了精神启迪。


挫折与成长

第17期内科下午茶活动聚焦“挫折与成长”,邀请内科学系2023级临床医学博士后刘晓航分享他的成长历程。刘晓航在临床工作中探寻临床研究方法,通过个案报道掌握了基本研究方法,继而熟悉SCI论文写作,此后在心内科副主任陈未的指导下,开展了移动医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管理的探索性研究,以及对嗜酸性粒细胞累及心脏相关的研究。

刘晓航说:“成长之于我,是早一点开始,没有课题,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找到以临床问题驱动临床研究的方向;没有基础实验的经历,就从能学的学起;没有时间,就挤一挤时间,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拥抱变革

第18期内科下午茶活动与内科住院医师科研沙龙联合举办,活动邀请了检验科马超超主管技师介绍科室的大数据及智能化平台组工作进展。检验科大数据及智能化平台组通过整合资源和机制创新,旨在打破专业壁垒,促进科研合作,推动信息化与智能化进程。在临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和思路分享中,马超超介绍,临床预测模型的构建需严格遵循一系列科学方法,模型通过整合多变量数据来预测疾病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旨在帮助医生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本次活动不仅拓宽了青年医务工作者的视野,也为跨学科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


专注的力量

“临床研究就像房屋装修,同样需要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原则,确保研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血液内科副主任张路在第19期内科下午茶活动带来“从罕见病个案到创新性临床研究”主题分享。针对国内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既往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问题,血液内科团队创新性提出全口服TCP方案(沙利度胺-环磷酰胺-泼尼松),并通过一项前瞻性单臂研究证实了该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该成果也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NCCN)作为该病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也是所有一线推荐方案中的唯一全口服方案)。当前国际指南推荐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IL-6靶向治疗)存在价格昂贵、需长期静脉用药、有效率仍不满意、且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暂未上市的问题,TCP方案不仅价格便宜,还采取口服方式,能够更为高效地惠及患者。

张路说:“帮助到患者的欣悦感是最大的自我奖励,科研产出则是这一过程的伴随产出,这也是我对于医生职业价值的理解。”

文字 / 张   宁   阮戈冲

审核 / 康   红   李雪梅

图片 / 内科学系提供

编辑 / 傅谭娉   陈   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