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切除手术是许多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但不少患者和家属会疑惑:“肿瘤已经切除了,为什么还要化疗?是不是多此一举?”其实,术后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关键环节。今天,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医护人员将带您了解术后抗癌接力赛的科学知识。
手术的局限性
手术能切掉的只是看得见的肿瘤
肿瘤切除手术主要通过外科医生的精准操作,将肉眼能看到、能触摸到的以及影像学检查能发现的肿瘤组织切除。
但某些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手术无法彻底切除所有癌细胞。或是手术非常成功,但身体里仍有可能残留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癌细胞,如:
残留在手术区域组织周围的微小癌细胞;
已经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的癌细胞;
术前未能发现的微小病灶——这些微小残留就像“定时炸弹”,虽然暂时无害,但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复燃”,导致肿瘤复发或转移。
术后化疗的重要性
术后化疗,是一次隐形的“扫雷行动”
术后化疗,医学上称为“辅助化疗”,其目的正是为了清除手术后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尽可能降低复发和转移的危险,防止肿瘤细胞“死灰复燃”。
化疗的特点
1作用范围广
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杀灭可能已经扩散的癌细胞。
2杀灭速度快
尤其对分裂活跃的癌细胞更敏感。
3提高生存率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中高危分期(II-III期)肿瘤、 病理类型恶性度高(低分化、Ki-67指数高等)的肿瘤患者,进行术后化疗,相比于仅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因此,术后化疗对许多肿瘤患者来说是关键一环。
4时间窗合适
手术后3~8周内开始化疗,效果最佳。
术后化疗的决策依据
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化疗,治疗需要个体化
是否需要术后化疗,医生会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断:
1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不同类型的肿瘤,其恶性程度和转移倾向不同。肿瘤分期(分为I~IV期)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复发风险越高。
2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是癌细胞常见的扩散途径,若发现转移,说明癌细胞已有扩散的趋势,需加强后续治疗。
3肿瘤的病理分型和分化程度
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越“不像正常细胞”,生长越快,侵袭性越强,复发风险越高。
4分子标志物、基因检测等辅助判断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肿瘤的治疗决策依赖于分子水平的“基因标签”。
5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决定了能否承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若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器官功能稳定,通常能较好的完成周期性化疗。而老年或体弱患者可能采用低剂量化疗或单药化疗。
因此,是否需要化疗,要进行医学评估,听从医生的建议是最安全可靠的做法。
科学面对化疗
化疗虽然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但大多数是可控制、可缓解的。
肿瘤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手术是第一步,术后辅助化疗是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其目标是“彻底清除隐患,争取长期生存”。因此患者需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通过科学护理减轻毒副作用影响。
文字/肿瘤内科 杨佳妮 侯秀凤 郭苗
审核/邵亚娟
编辑/陆灵煜 洪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