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4日,新年伊始的第一个周六,一场“推理大剧”正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楼4层多功能厅上演,这既是一场住院医师临床思维的年度考核,也是一次基于临床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生动实践,吸引了线上线下超35万人次的“围观”。一年一度的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医师年度病例报告会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九届。今年的报告会上,神经科还推出了图文并茂的“参考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住院医师病例报告汇编(2021-2022)》,以及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口袋书”《协和神经科住院医师手册》。
在比拼打响之前,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彭斌的动员鼓舞人心,“培养临床思维是协和不懈的追求,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不仅要守正,还要勇于创新,充分展示当代协和青年医师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并有力体现临床研究成果。”
▲左:神经科崔丽英教授;右:教育处李航处长
神经科主任医师崔丽英、教育处处长李航同样对已经“出圈”的报告会充满了期待,即便已经是“传统”仍感到“激动”,期待年轻医生在传承前辈精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幕式由神经科主任朱以诚主持。
▲左:神经科朱以诚主任;右:神经科戴毅副主任
随着“金牌主持”神经科副主任戴毅的登场,报告会正式拉开帷幕。按照“老规矩”,由总值班打头阵。“诗篇中的卒中旋律”“打破‘僵局’”“谁偷走了他的平衡感”“家族沉‘淀’”“不速之痛:当行走成了奢望”……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普仁医院以及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回娘家”参赛的28位选手从题目入手,展开激烈角逐。
“真不想卷,但就是放松不了”,选手严婧文的题目刚亮出来,就引来观众的好奇。原来,这位患者同时具备僵硬、痉挛和强直三组症状,难怪“放松不了”。经过严婧文一番抽丝剥茧之后,答案揭秘——竟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是罕见病中的罕见表现。选手扎实的症候学基本功引得观众连连称赞。在幻灯的结尾,严婧文没有写寻常的感谢,而是“祝大家新的一年过得松弛!”令观众感到诙谐又暖心。最终,严婧文斩获了本届报告会的一等奖。
提到基本功,由北京天坛医院的张在强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袁云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黄旭升教授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专家组成的“点评天团”有话说,“‘火烧屏状核’翻译得特别好”“‘猎人弓’翻译得不太好”“头晕这个表述有很多含义,你能不能再细分一下”“发作性与一过性的区别是什么”……点评专家也会主动站出来“撑场子”,主抓选手们的基本功,针对临床诊疗思路、查体细节、定位诊断等,可以“刁难”,但绝不“超纲”。
病例报告会上还设置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环节——病例分析step by step,附带精心准备的思考题,台上选手与线上观众一起实时参与答题。神经科卢强副主任医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一例诊断过程一波三折的病例,病人以新发“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先后怀疑过自身免疫性脑炎、卟啉病,最终竟诊断铅中毒和非痫性发作,凸显了床旁观察才是解开谜题钥匙这一珍贵的道理。诊疗谜团环环相扣,却难不倒现场选手“步步为营”,难题成功被破解。
“医生是不停学习的职业,每年我们都能从报告会中学习到很多新内容,也希望报告会带给更多医生思考和启示。”朱以诚主任如是说。
文字/王敬霞 姜南
图片/神经科提供
编辑/陈恔 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