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国家对高水平、复合型、国际化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北京协和医院持续提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步伐,设立各类人才项目,孵育打造创新型精英医学人才;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拓宽医学人才国际视野。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率先启动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并专门设置“临床博士后海外培训项目”,择优选拔在站第三年学员,为其提供高水平国际交换学习机会,接轨国际化资源、拓展全球化视野、提高综合素养能力。2024年8—10月,内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滕雅群受这一项目资助支持,在美国洛杉矶的西达赛奈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CSMC)学习访问。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滕雅群的脚步,共同学习她在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的见闻。
▲Cedars-Sinai医学中心
2024年8—10月,我有幸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博士后海外培训项目的支持下,来到美国洛杉矶的西达赛奈医学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CSMC)学习访问。Cedars-Sinai医学中心是美国西部最大的非营利性学术医疗机构,拥有百余年历史,于1961年由Cedars of Lebanon和Mount-Sinai两所医院合并而成,连续9年入选美国最佳医院荣誉榜,10余个专科排名美国前十。虽然Cedars-Sinai医学中心不隶属于医学院校,但却能够在医学科研和教育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今年10月,医学中心成立了研究型大学(Cedars-Sinai Health Science University)。这家医学中心取得成功的道路独特,其创新发展模式和体系具有独特的借鉴意义。
▲Cedars-Sinai医学中心
我本次海外培训的重点之一是科研训练。导师Dr. Jennifer Van Eyk是临床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的现任主席。她领导的实验室由学术型实验室、精准生物标志物实验室、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平台三部分组成,坐落于Cedars-Sinai的三个不同院区,并独立整合为高级临床生物系统研究所。实验室利用质谱平台为医院提供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中心的科研服务,并成立了基于蛋白质组学平台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开发公司(PBL)。实验室与许多临床医生和基础实验室建立了广泛合作,开展多中心临床队列生物样本与多种动物模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短短的三个月中,我有幸接触到多个课题研究,体会到临床医学-蛋白质组学-基础生物学跨学科沟通合作的优势,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转化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实验室质谱平台
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学术氛围浓厚。我所在的Smidt心脏病研究所几乎每周都会举办一次大型学术讲座,邀请美国其他机构的知名心血管病学专家授课,内容涉及从心血管病的预防到终末期移植的多个领域,既包括前沿的临床进展,也涵盖基础研究。此外,实验室博士生毕业答辩、研究实习生科研成果壁报交流会等学术活动也十分精彩。8月底,Cedars-Sinai联合主办的2024年国际心脏研究学会北美分会年会(ISHR-NAS)在长滩举办,我与实验室成员一同参会并聆听了许多心血管领域专家带来的精彩讲座,内容包括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心血管代谢与衰老、免疫炎症与纤维化、基因编辑与干细胞、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由我们实验室组织的大会青年学者壁报展示环节也吸引了大量心血管领域青年学者的踊跃参与。
▲研究实习生壁报交流会
Cedars-Sinai临床科室的学术活动同样丰富精彩。许多临床专科都会定期举办查房和讲座交流活动,如风湿免疫科的查房邀请呼吸科和心内科医师组成的肺动脉高压团队,分享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诊治进展,体现了Cedars-Sinai在多学科领域的综合实力。许多临床亚专业也定期举办病例讨论,如超声心动图病例讨论、心脏导管会议和电生理会议等,住院医师和心内科专培医师作病例汇报和文献复习,专科教授进行教学讲座等。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场超声心动图讲座主题是“人工智能在超声心动图精准测量中的应用”。演讲者David Ouyang教授用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人为估测左心室射血分数的误差。他的团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了射血分数准确测量的模型,并在大规模超声心动图影像数据库中验证,近年已发表2篇Nature主刊文章。我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治疗和病人管理中应用的理念在这里已深入人心。
▲ISHR-NAS青年学者壁报展示环节
模拟训练是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在这次学习访问中,我参观了Cedars-Sinai医学中心的高级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模拟中心面向从医学生到高年资医生各层级人员,进行各类操作技能培训。模拟培训的医疗场景有:急诊抢救室、ICU病房、手术室、创伤中心、院外转运救护车、产房、NICU,以及消化内镜、气管镜、超声心动图等操作室。每个医疗场景中都有模拟病人和相应操作的仪器设施,通过后台制造各种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锻炼医护人员的快速应变和决策能力。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模拟病人道具都极度“真实”,它们不仅包含不同性别、种族,而且面部表情、皮肤血管条件都很逼真,也拥有能够检查和测量的各类体征。环境设施也是完全真实的,甚至包括价格不菲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同阶段的医生可以在这里通过大量的模拟训练提高医疗操作技能和抢救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医疗风险、提升患者安全。这里的模拟训练也促进了多种创新医疗器械的临床转化应用。
▲滕雅群(左五)与同期访问的清华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和Cedars-Sinai医学中心国际部孔亚玮博士(左一)共同访问高级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
非常感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的培养,让我在完成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时获得了宝贵、丰富的学习机会,不断提升核心胜任力和综合能力。这次宝贵的国际学习经历,让我拓宽了研究思路,增强了国际视野。作为协和青年医师,我深怀感恩之心,更加感受到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希望能够将学习收获转化为前进动力,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编辑 / 傅谭娉
图片 / 滕雅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