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提升
时间:2023.12.11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今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发文,对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等作出部署。国家所呼,患者所盼,协和所应。6月起,北京协和医院部署启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出台行动方案,明确实施路径,深入推进落实,取得一系列工作实效。而背后真正的内驱力,是协和人对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始终不渝的执着追求。

日前,一名急腹痛患者辗转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急诊科为其完善了超声、CT等检查,初步考虑急性胆囊炎明确、胆管炎可疑。因患者病情快速进展至休克,急诊外科团队紧急上台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道荧光显像(ICG)提示肝外胆管存在梗阻,但术前超声和CT结果未见明确胆总管扩张和结石。术后患者休克进行性加重,感染相关指标飙升。急诊外科即刻再次启动MDT会诊,消化内科经请示杨爱明科主任,决定做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发现并取出胆总管隐匿小结石,放置胆道支架。此后患者快速好转,术后8天康复出院。

对于这么一个不典型的病例,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本应庆幸,但协和医院没有止步于此。多学科团队在医务处的统筹下认真剖析患者病程,制定《急诊中低位胆道梗阻多学科协作共识》,一鼓作气对中低位梗阻性黄疸、急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急性嵌顿等多个病种的诊断治疗及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了规范。“临床医师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急诊外科团队与消化内科(镜)医生要加强特殊以及不典型病例的密切沟通,共同商议处置方案。我们把这条建议写到了共识里。”主刀医生、现急诊外科团队负责人刘乔飞说。

from clipboard

▲刘乔飞副主任医师(左一)看望患者


从疑难复杂不典型病例中找根源、循路径,抽丝剥茧、作出改进,是协和一贯的医疗作风。最终的目标,是使这一类生死攸关不再发生。

协和急诊科接收的大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都面临疑难复杂情况,病程长,反复发作,炎症反应重,常合并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或者胰腺炎等。对于此类患者,选择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BD)还是急诊胆囊切除手术,尚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PTBD创伤较小,但需要患者长期带管,后期还需要再接受择期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只是三级手术,但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往往面临粘连重以及解剖结构难以辨别等困难,所以术中大量出血以及胆道损伤的风险较高。此类患者的及时有效处理,是对急诊外科手术团队应急处置能力的一个考验。

2021年,另一次有惊无险的困难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基本外科下决心要攻克这个难关。急诊胆囊切除术全面应用胆道荧光显像技术(ICG),举行相关技术培训,制定诊疗规范,倡导多学科协作,使“老大难”的急诊中低位胆道梗阻成为“家常便饭”,三年来,急诊外科团队成功完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00余例。

from clipboard

▲急诊外科团队正在施行急诊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ICG荧光胆道显像)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经典的质量改进模型,通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动态调整,周而复始不断改进。基本外科在这个环上再提出一个“Q”,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QPDCA”使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底盘不断加固。

“QPDCA”的应用在基本外科有诸多实例。基本外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王维斌介绍,“很多医院急诊科都施行‘交班轮流负责制’,弊端是容易脱节、使医疗风险增加。我们急诊外科团队推行‘首诊全程负责制’,手术医生全流程负责病人的诊疗过程直至出院,包括复诊一管到底。”

明确了责任人,不仅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患者满意度也大幅提升。王维斌进一步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医疗行为,建立了非计划二次手术讨论制、律师公正谈话制、死亡病例讨论制、急诊跨专业组会诊制、核心组督导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严把医疗质量关,不仅使急诊外科团队战斗更有底气,也让基本外科的医疗安全得到了保障。

from clipboard

▲10月20日,医务处牵头召开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第三季度总结调度会


急诊外科团队所坚持的管理改进只是“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的一个缩影。主题活动开展3个月以来,医院已推进或完成各项工作100余项,制定制度7项,完成分解任务24项,产出经验做法10篇。围绕指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最终使广大患者真正获益。

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协和人永远在路上。

文字/陈明雁

图片/急诊外科手术团队  医务处

编辑/严晓博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