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全体干部大会,是协和医院新百年第一次完成临床医技及平台科室中层干部换届后的第一次全体干部大会。在本次换届工作中,新提任干部占比65.4%;干部平均年龄44.1岁,较换届前年轻了4.7岁,其中最年轻的科主任39岁,最年轻的主任助理32岁。这样一支年轻的、有活力的、充满朝气和锐气的干部队伍接过了新百年学科建设的接力棒,你们重任在肩、使命光荣,首先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对大家的接棒履新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要向为学科发展建设拼搏奋斗多年、光荣卸任的老主任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当前医院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担负任务不断加重,面临挑战更加严峻,亟需大量储备干部人才。如何加快提升每位干部的胜任力、领导力、执行力,是医院的当务之急,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干部培训的首要任务。今天的干部大会上,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其中一位深受协和人尊重和敬仰的老前辈,一位卓越的医院管理者,百岁老人董炳琨老院长的故事。
▲2023年10月19日,董炳琨老院长百岁生日
董老院长1960年11月至1973年3月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与时任院长、党委书记的林钧才一起来到医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整顿工作,开始认识和总结协和“不成文法”的良好传统、习惯和作风,使协和迎来了“黄金发展阶段”。大家常听一句话,“所谓协和精神,就是两大意识流的汇合,一是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一是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这句话来自董老当年对协和精神的精辟总结,迄今仍是协和一切工作的指针。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任务,问题与困难也不同日而语。但协和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能否实现新百年持续引领,既是历史使命,又是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前辈们注重弘扬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创新、持续攻坚克难、注重培养人才的品格风范、政治智慧与干事韧性为我们在新时期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教科书般的启发。
01个人经历:烽火洗礼的红色基因
图片1923年,董炳琨出生于河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参加了八路军120师卫生部举办的在职医生训练班,正式参军。17岁入党。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他历任外科医生、手术队长、主任、院长、卫生处副处长等职务,从一名优秀的野战医生逐渐成长为战地医院的组建者、管理者。党和部队的培养以及三次战争的磨砺,确立了他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塑造了他忠诚、坚韧、严谨、担当的军人品性,锻造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02来院背景:百废待兴的严峻形势
1960年11月,37岁的董炳琨受命来院担任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医院秩序受到影响,体现在:
一是医疗任务不堪重负,医疗质量下降。各种医疗任务远超医院承受能力,严重影响疑难重症抢救诊治和其他重要工作。老协和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好传统被部分人置之脑后。二是人员队伍青黄不接,人才储备紧张。大批技术骨干支援各地,医大几度停止招生,医院技术队伍参差不齐,青黄不接,综合性医院的功能削弱。三是人员思想不稳定,工作秩序破坏。党政关系紧张、青老关系紧张。老专家行事谨慎,顾虑重重。医疗基础工作制度、医院物资管理、经济管理的正常秩序被破坏。四是指挥管理系统混乱,业务活动搁置。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被取消。业务骨干真正从事业务活动的力量非常薄弱。许多住院医师长期脱离临床搞科研,方法有欠科学。
03整顿建设: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1961年1月,中央召开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1年确定为“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
陆续出台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14条意见(草稿)》《高等教育60条》《医院工作40条》等文件为医院工作确立了总方针和指导思想,也为董院长与林院长入院放手大胆开展工作提供了最有力条件。
他们抢抓历史机遇,用好政策红利,乘势迎难而上,带领全院同志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整顿工作,使医院在60年代初期迅速恢复正常秩序,管理趋于规范,老协和注重质量和培养人才的制度得到延续,认真负责、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得以延续。
▲ 林钧才(右)、董炳琨(左)合影
(一)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解除知识分子思想顾虑,充分调动积极性
林董两位院长带领调查研究组深入一线,遍访专家教授,组织了很多场座谈会听取意见,当时叫开“神仙会”,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和“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的“三不”政策,鼓励老教授畅所欲言,既肯定成绩又不避讳问题。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关心知识分子,使他们解除思想顾虑,放下包袱,心情舒畅,轻装前进,积极投入到医院发展建设中。
(二)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关键问题,形成发展共识
通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原则性问题达成了思想共识,明确了医院发展的总方向。
在重点任务方面,明确协和不应过多负担一般医疗任务,应充分发挥固有优势,着重解决各地转来的疑难重症,培养医学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起到带动和推动医学发展的作用。在医院定位方面,明确医院的性质是综合性教学医院,确定任务方针是“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首先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管理制度方面,出台了《关于协和医院当前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十二条意见》《医院工作暂行条例》等标志性文件。
(三)坚持“统一、精简、效能和反官僚主义”原则,强化组织体系,健全指挥系统
成立了院务委员会,发挥民主决策作用。建立、充实了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教研科、药材科以及行政、后勤、财务方面的职能部门,树立为科室服务的思想,尽量减少临床科室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充分发挥科主任对医教研等业务工作的全面领导。由正副主任、支部书记、总住院医师、护士长共同组成科室领导核心。病房由主治医师和护士长负责管理工作。大科下设专业组,正副组长分工领导病房、门诊、实验室的业务工作,根据需要成立教研组。为著名老专家搭配助手,保障其主要精力用在业务工作、专业建设和培养人才上。
(四)科学调整医教研任务,以“五定”为抓手,整顿秩序、提高质量,恢复重建医院制度规范
医疗方面,合理调整门诊时间、病床数,把主要力量用于各地转来的疑难重症病人。召回部分调往其他医院的业务骨干,把拆散和严重削弱的科室逐步恢复和健全起来。大力整顿规章制度,从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消毒隔离、临床送检、交接班等入手,健全医疗记录,加强病案管理,建立医疗护理常规。教学方面,集中力量准备新复校协和医大学生的临床教学,招收了一些高级进修生和研究生,培养后继力量。科研方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恢复定期学术活动;扩充和新建了一批临床专科实验室,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临床基础研究。各科根据医院总的方向任务实行“五定”,即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定设备、定制度,对各项任务进行合理安排。
(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总结老协和教学工作经验,提出影响深远的“三基三严”的办学理念
千方百计拓宽人才来源渠道,从1962年起每年从卫生部直属院校中挑选一批读完五年级的优秀学生来院实习,安排老专家作导师,毕业后选留住院医师,形成人才培养渠道。像陆召麟院长、罗爱伦教授他们第一批20名优秀学生就是董院长从上海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亲自挑选的。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先后恢复了总住院医师制度、实习医师制度和住院医师制度,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
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座谈的基础上,董院长林院长对协和几十年来办院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1962年提出著名的“三基三严”原则。这一在医疗、教学、科研中普遍适用的原则从20世纪60年代起被印在医学教材的扉页上传遍全国。
04董炳琨管理思想的鲜明特征
董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的坚决贯彻者,是协和精神和优良传统的总结者、践行者和传播者。精准研判时势、准确把握政策、辩证看待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尊重科学,遵循科学规律,是董老管理思想的鲜明特征。协和前辈老师们的回忆让我们更近距离地走进董老、了解董老、学习董老。
(一)讲政治、明方向,坚持将思想建设摆在第一位
董老的讲政治体现在始终牢记国家领导人“协和必须办好,办不好影响不好”的嘱托,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加旧协和”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充分利用“科研14条”、“高等教育60条”等中央政策,把转变思想、统一认识作为拨乱反正的首要任务。相信依靠群众,发挥专家作用,明确了医院当时的重点任务与性质定位,统一了全院思想,激发出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讲科学、重规律,将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作为行动准则
他始终坚持深入一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研究方法。单渊东老师回忆,1962、1963年,董院长每天7:30准时到医院参加临床科室的交班,一天不落,雷打不动。蒋朱明、张尤局老师回忆,青年医师出门诊时,董院长会坐在旁边一起看病人,深夜也会到病房看看。为什么他做出的管理决策是务实有效的?就是因为真正做到了深入临床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
始终坚持辩证看待问题,善于从多角度、多维度听取专家教授和群众代表的意见。他说,“我们正在走着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在探索前进中出现一些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是正常的,在矛盾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通过不同意见的充分辩论,才可能探索出比较正确的道路。”
(三)抓医疗、育英才,坚持“三基三严”常抓不懈
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始终把病人安全放在第一位。董怡老师对当时提出的“医疗是拳头”的口号至今印象深刻。钟守先老师回忆,董院长亲自参与查房,直接到病房了解患者治疗情况,参与重病患者的病情讨论,检查病房工作。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把“三基三严”作为治学和管理的根本并常抓不懈。要求医生在病房工作时,做到白天晚上一个样,上级医生在不在一个样。要求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24小时在医院,对病人高度负责,病人有情况哪怕半夜也要来处理。
(四)抓制度、建标准,孕育现代医院管理理念
董院长把制度建设作为医院秩序整顿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医院是一架庞大复杂的机器,各项工作沿着自己的轨道自律运转,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每级都有自己的职责,凡事都有标准和规范,各种工作有制度、各种操作有规程。”因时因势恢复重建了一些老协和在医学教育、人才成长、业务发展和质量保证等方面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建成覆盖医疗、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相对完善的医院制度体系,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要求,基本形成了医院运行的有效机制。这一时期规章制度的形成,为延续协和的规范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加固了协和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发源地的根本地位。
(五)讲传统、爱人才,发掘和弘扬协和优良文化传统
董院长林院长领导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对协和优良传统和精神的研究和总结,找到了老协和好的经验和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凝练和发扬,没有让文化断层。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在董老的带领下,尊老敬贤、关心青年成为协和风尚。朱元珏老师回忆,董院长关心青年、关心同事,无论是科里还是家里的事,都会热心帮助解决。朱文玲老师说,就餐时,董院长经常坐到大家旁边,询问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大家感觉很温暖。麦灿荣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实习大夫住在护士楼,董院长经常到宿舍和他们谈心,讲协和的要求和传统,甚至会半夜来看他们,给他们盖被子,大家都特别感动。
百年协和所积淀形成的协和精神、协和品格,办院方向、办院理念,都孕育在协和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作风之中,成为协和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北京协和医院第二届协和精神研讨会
05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科室带头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好的致敬。在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如何做好科室管理工作,董老为代表的老前辈身上有许多的宝贵经验汲取。
(一)明辨形势,把控全局,把科室发展主动融入医院发展战略
过去决定现在,当下成就未来。各位凭着自身多年的奋斗和积累,靠着全科人的信任和期待,走上今天的领导岗位,成为本学科的掌舵者。你们的站位、学识、能力与格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学科未来能走多远。新时代新征程上,机遇和挑战并存,机会稍纵即逝。这就要求每位主任要带领核心组,明辨形势,抢抓机遇,锚定目标,找准路径,覃思布局,将每个科室发展的小溪流,汇入医院整体发展的大河流,乃至国家社会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洪流中。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医院“十四五”规划、双中心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试点任务,每一项举措、每一个指标的落实落地,都要靠各位干部及核心组带领全科笃行奋斗。
医院摊子大,任务繁重复杂,工作千头万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优秀的科室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领悟力、学习力、洞察力、思辨力、突破力、改变力、辐射力,尤其是资源调度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开放协作能力,要借助一切有利因素,实现学科的“黄金发展”。
(二)弘扬传统、培育文化,把科室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协和的优良传统、文化基因是我们最重要的“传家宝”,是我们攻坚克难的重要基石和支柱,不仅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更有责任要让她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科主任要做科室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要对科室自身专业特色和人员组成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定位,明确学科愿景、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要对科室自身的发展历程、理念和文化传统进行挖掘梳理,把传承科室前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与贯彻落实本科室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用扬弃的思维,巩固长期积累的、实践证明管用有效的好制度、好方法、好作风,摈弃惯性和惰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形成新时期科室核心价值理念。
(三)管理有方、率先垂范,把“领导就是服务”贯彻落实到位
群众路线、调查研究、民主管理,这些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哲学,需要结合实际加以运用。我们向董老学习,不仅学习他忠诚于党的政治品质,忠诚于人民的光明磊落,忠诚于事业的担当务实清廉,还要学习他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的管理思维,更要学习他“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宗旨。
管理科室的本质不是制约人、治理人、控制人,而是要眼光向下,平等待人,服务人、凝聚人、激励人。我们倡导科主任要做服务型的领导,关心科里每个人的利益和成长,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千方百计为科里人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和资源。只有把群众工作做好了,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科室才有凝聚力,医院才有战斗力。
董老讲过一句话,“制度重在落实,过程必须从严,只有领导带头坚持才能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科主任作为“舵手”“火车头”,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发扬甘为人梯、甘当基石、吃苦在前、奉献在前的精神,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尊老爱幼、和谐有爱的科室氛围,激发每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合力。
(四)筑牢基础、久久为功,把出成果、出人才作为最主要任务
今天,各位科主任向医院递交了责任书,也是军令状。第一责任,历历在册;五张清单,任务明确,关键要靠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医教研管发展建设各项工作。科主任要把出成果、出人才作为自己最重要、最首要的任务,不搞“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主义,多做“润物细无声”的基础性工作,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引领学科向上向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宏伟的目标等待我们去实现,更加光荣的使命等待我们去担当,更加艰巨繁重的考卷等待我们去回答。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协和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
业务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各个科室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创新能力、人才梯队、文化理念和人的精神风貌构成了医院的整体形象。你们怎么样,学科就怎么样。学科怎么样,协和就怎么样。致敬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书写新的历史。
最后,借用董院长在总结协和精神一文中谈到的对协和的期望作为结尾。“希望协和医院在紧跟时代步伐中,工作扎扎实实,务求加强基本建设,不图虚名,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希望她永远保持:牝牡骊黄之外,麟凤龟龙之中。”
与各位干部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