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陈有信教授团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疗体系的建立及理论创新”荣获2022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二十年磨一剑,研究团队潜心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基础及临床研究,建立中国PCV数据库,主持编写指南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深入探索适合中国人群的PCV诊疗方案,使更多患者以更低的经济负担获得更好的长期视力预后。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亚洲地区高发的严重致盲性眼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累及我国数百万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约半数PCV患者因眼底出血与瘢痕导致视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然而,目前针对PCV的国际认知仍存在较大争议,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难以针对有效靶点精准治疗,长期预后不佳且治疗价格昂贵,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带来负担。因此,探究PCV发病机制、建立符合中国人群的PCV分型、明确治疗靶点并制定相应治疗策略,是PCV的研究重点,也是目前眼底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
▲ PCV患者并发视网膜下大出血及出血性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远期预后差
近20年来,陈有信团队潜心研究,应用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联合近50家联盟医院,收集近千例可长期随访的PCV病例,组织建立世界上样本量最大且资料完整的PCV研究数据库,最终形成真实世界证据;主持发布亚洲地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T&E方案治疗PCV指南,并参与多部国际PCV诊疗指南编写。作为中国PCV研究联盟发起人,陈有信还牵头连续举办九届“PCV高峰论坛”,推动国内外PCV研究成果共享,带动了我国PCV诊治水平的整体提升。
▲陈有信教授团队主要研究成员合影
在PCV临床研究方面,研究组利用无创多模式影像学检查诊断PCV,发现具有较高诊断准确性的影像学特征;对目前存在争议的PCV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比较PCV、nAMD(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CSC(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并提出上述疾病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以数据库为基础,基于脉络膜形态学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创新性开展针对PCV分型的系统性研究,为PCV的分型提供重要线索;利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实现PCV的识别诊断以及治疗后视力和解剖的双元预测,并首次实现PCV患者的5G远程诊疗;利用真实世界研究和高等级循证医学方法全面总结PCV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远期预后,研发一次性使用前房穿刺器及配套房水检测以实现PCV的精准治疗。
▲研究组PCV临床研究成果示意图
在PCV基础研究方面,项目组发现PCV与脉络膜血管通透性、细胞外基质、上皮细胞结构及功能、MHC受体活性及细胞内骨架改变等相关基因位点密切相关;通过眼内液及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对PCV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索,并发现一系列可能参与PCV发病过程的生物标志物。项目组首次提出PCV发病的涡静脉回流受阻理论、成功构建食蟹猴及青紫蓝兔的涡静脉回流受阻疾病动物模型,并为脉络膜循环高压力与PCV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提供了有力佐证。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诊疗体系的建立及理论创新”项目主要完成人:陈有信、赵欣宇、杨景元、赵潺、罗明月、陈露璐、徐至研、刘子扬、周慧颖、原铭贞、夏松、张潇、李冰、王月麟、孟丽慧
文字/赵欣宇 赵清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