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ritical Care (IF:19.344)以论著的形式刊发了北京协和医院周翔教授、刘大为教授、杜斌教授团队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回顾国家医疗质量控制系统中1267家医院的质控数据,发现ICU的质控指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死亡率存在相关性。其中,对于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死亡率而言,过程指标比结构指标更值得关注。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是重症患者所面临的严重院内感染之一。VAP发生的机制非常复杂,一直是国际重症医学界研究的难点与热点之一。尽管临床上尝试提出了一些预防VAP发生的方法,但效果似乎并不令人满意。患者一旦发生VAP,容易造成脱机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对患者家庭与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本研究团队的既往研究已经显示,特定的ICU质控指标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
周翔教授、刘大为教授、杜斌教授带领的国家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团队通过回顾2019年国家医疗质量控制系统中与VAP相关的质控数据,探求ICU相关的质控指标与VAP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共纳入了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1267家医院,分析了10个相关的质控指标,其中包括5个结构指标(患者床位比、医生床位比、护士床位比、患者医生比、患者护士比),3个过程指标(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率、48小时再插管率、应用抗生素之前病原学留取率)和2个预后指标(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研究也收集了各个医院VAP最常见的致病菌以及最常用的抗生素信息。
▲研究中30个省、市、自治区医院的分布占比
研究结果显示,这1267家医院2019年VAP的发生率为5.03/千机械通气日,VAP的死亡率为11.11%。VAP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是鲍曼不动杆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第三代头孢菌素是使用最多的抗生素,其次是碳青霉烯、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研究表明,所有的ICU结构指标都与VAP的发生率显著相关,但与VAP的死亡率无显著相关性。过程指标均与VAP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率、48小时再插管率与VAP的死亡率存在相关性。另外,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与更高的VAP死亡率相关,而首选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
▲ICU的结构因素和过程因素对VAP发病率的影响
▲ICU的结构因素和过程因素对VAP死亡率的影响
本研究明确了ICU质控指标与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出,对于VAP的质控管理,过程指标比结构指标更值得重视,这对于今后质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022年,周翔教授带领中国国家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团队(China National Critical Care Quality Control Center Group,China-NCCQC group)在Critical Care发表了三篇重症质控的高质量论著。1月份发表的“Association between hospital and ICU structural factors and patient outcomes in China: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Clinical Improvement System Data in 2019”探讨了2820家医院和ICU的结构指标对ICU患者预后影响。6月份发表的“Association of annual hospital septic shock case volume and hospital mortality”研究了1902家中国医院的收治容量与3404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住院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中国国家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团队近年来在重症质控领域发表SCI论著近20篇,成为国际重症质控领域一支颇具影响力的学术团队。本文并列第一作者马旭东是北京大学外科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处长,在本研究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对国家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工作长期给予有力指导和帮助。
第一作者:丁欣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
第一通讯作者:周翔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信息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重症血流动力学、重症循环机械辅助等领域的研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2020年9月8日,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共同通讯作者:刘大为
重症医学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一和第二任主任委员,国家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项,主编多部专业著作。
共同通讯作者:杜斌
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多种危重病的治疗,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9月8日,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编辑/干玎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