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 协和星原计划
协和医生送给新手妈妈的母乳喂养实用手册
时间:2022.08.11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2022年8月1日-7日是第3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为“母乳喂养促进,健康教育先行”。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好,但如果不能做到,那也就是“纸上谈兵”了。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母乳库负责人李正红教授带领的“37℃的关爱科普团队”将为新手妈妈们分享一些实用的母乳喂养“干货”知识。

母乳喂养需要做哪些准备?

母乳喂养需要科学的方法,准妈妈准爸爸们需要做好产前措施。对,您没看错,就是产前措施。母乳喂养的实施从分娩时就已经开始了,它是一项技能,甚至需要先学习、练习、改进、再学习。其实,您现在就在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因为您已经知道了产前要学习的重要性。纯母乳喂养的定义是产后6个月内除母乳外,不给宝宝喂其他食物(包括水,但维生素D除外),世界卫生组织(WHO)鼓励母乳喂养至生后24个月。

除了学习外,还需要准备好母乳喂养会用到的一些物品。您可能又会问了,万一到时候没奶呢?这就是第二个误区了,因为这些物品可以帮助促进母乳的产生,比如电动吸奶器(双侧为优)。如果有乳头扁平或内陷的问题,需在专业医护的指导下准备乳头矫正器或乳盾、哺乳枕和免手扶内衣。

不光新手妈妈,新手爸爸也要做好准备。是的,您没看错,爸爸们也要参与进来。因为母乳喂养的成功实施与家庭的支持理解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情绪舒缓,促进母乳喂养。所以,希望爸爸和妈妈一起学习母乳喂养的科学知识,多多参与孩子的喂养。

如何成功实施母乳喂养?

首先要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也就是我们医护口中的“三早”。那么,多早算早呢?就是出生后立即将新生儿放在妈妈腹部,进行90分钟持续地皮肤接触。不仅宝宝可以感受到妈妈的体温,更有利于刺激妈妈分泌乳汁。有了早接触,新生儿开始展现“本能”,主动寻找乳头,这时就可将乳头放入新生儿口中了,这就是我们说的早吸吮、早开奶,希望在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内完成,最迟不要超过1个小时。越早开始哺乳,母亲产后14天的产奶量就越多。

第二是母婴同室。产后母亲和新生儿一天24小时都在一起,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导致母婴分离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进一步促进喂奶的次数。

第三是按需哺乳。其实需求是双方的,也就是婴儿饥饿时需喂养,母亲觉得涨奶时也需要喂。一旦有乳涨,大脑就会发出负反馈减少乳汁分泌,这也是人体为防止乳腺炎的保护机制,所以一定及时吸空乳汁。

第四是正确哺乳的姿势。包括摇篮式、橄榄球式、交叉式、侧躺式、半卧位式等。无论哪种姿势,婴儿头与身体呈一直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母亲不仅要托住婴儿的头部,还要托住臀部。其中的关键词是“直线”“鼻子对乳头”“托臀”,但在临床中经常发现有很多新手妈妈的哺乳姿势不正确,总误以为自己“没奶”,其实是细节没做好。

含接是另外一个易忽视但会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环节。正确的要点包括“一托”“二刺激”“三含乳晕”,也就是母亲用C字形手法托起乳房,用乳头刺激婴儿的口周围,当口张到足够大时,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到婴儿的口中,因为只含乳头会引起明显的疼痛且婴儿无法有效吸吮。

from clipboard

▲“一托”“二刺激”张大口,三是含住乳头及乳晕(图片来自网络)



第五是识别婴儿早期饥饿信号。哭闹是晚期饥饿信号,俗话说“饿过头了”,所以要在婴儿饥饿早期就开始母乳喂养。早期的饥饿信号包括:醒来、张嘴、舔嘴唇、伸出舌头、流口水、扭头寻找奶头、试图吃手,因此要及时观察婴儿饥饿信号,尽早实施母乳喂养。

第六是保证喂奶次数。产后母亲可能会感觉婴儿永远“喂不饱”,实际上这是婴儿正在努力地为扩充自己的”粮仓“做工作呢。研究证明,每24小时吸乳8~12次,尤其是夜间保证1~2次吸乳将有利于尽早分泌足够的乳汁及延长母乳喂养婴儿的月龄,所以也是促进产奶的黄金时间。

第七是产后饮食不宜油腻。产后早期乳腺导管尚未完全通畅,泌乳的过程尚未完全建立,此时不宜“大补”,否则易“堵奶”“涨奶”,此时应保证清淡易消化饮食以及充足的水分摄入,“鸡汤”“鱼汤”“下奶汤”“大补汤”等都可适当延后。

第八是吸奶器的使用。当新生儿因疾病等原因母婴分离时,使用吸奶器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仍像婴儿在身边一样每日吸奶8~12次,每次15~30分钟,尽早启动泌乳,所以前面推荐的双边电动吸奶器是效率最高的,通常产后两周泌乳量至少达500毫升。

37℃的关爱科普团队

“37℃的关爱科普团队”汇集临床一线医疗、护理及协和母乳库管理人员,围绕“母乳喂养”主题,进行科学知识、方法指导、最新科学研究、家庭及社会支持、母乳捐赠、婴幼儿保健等科普传播,并从生命早期关键1000天入手,提供全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文字/37℃的关爱科普团队

视频/37℃的关爱科普团队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