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初夏,但午夜微凉。一辆救护车从北京协和医院南门驶入,目的地是老楼建筑群的东南角。素日紧闭的大门此刻敞开着,等候在门口的两个“大白”在漆黑的夜色中格外显眼。他们把救护车上的患者接进治疗室,交给治疗室内的“大白”进行摆位、关门,门外亮起耀眼的红灯。一段时间后,红灯熄灭,结束治疗的患者被送回救护车上。完成消杀后,门口的“大白”开门迎接下一辆救护车的到来。几个来回之后,时针悄悄划过凌晨2点……“我们想方设法帮助肿瘤患者不因为被封控而中断放疗。”熬红了眼睛的放射治疗科治疗技师组长孙显松坚定地说。
▲深夜守候在老楼东侧小门前的放射治疗科“大白”
4月末以来,首都疫情防控严峻复杂。“放疗会不会被迫中断”成了封管控区肿瘤患者的“心头大患”。肿瘤患者放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长时间中断会严重影响放疗效果,每日完成一次放射治疗是患者抗击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保证封管控区的患者“治疗不中断”成为了摆在放射治疗科面前最大的难题。“我们能不能把这部分患者放在每天常规治疗的最后?”一个大胆的想法被提出来,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东西两院联手保障癌症患者治疗不中断
经过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等多部门协调,放射治疗科的“深夜加班计划”悄然实施。针对封管控区患者,科室实行了分时段、分区域、专人、专治疗室的闭环模式。封管控区患者与普通患者之间没有交叉,封管控区内的患者也没有交叉。治疗全程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防护、消杀,当日全部治疗结束后及时环境采样,保障患者治疗时效及效果的同时,也为第二天的正常诊疗提供了安全保障。
▲深夜,当日治疗全部结束后,工作人员进行终末消杀
“在保证普通患者平稳治疗的前提下,我们科的全体同志积极参与科室工作调配,任劳任怨,值夜班的同事主动加班,发扬了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及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的同事们,放射治疗科主任张福泉除了心疼,也感到骄傲,“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人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放疗的第一步是定位,按照既往工作流程,定位都被安排在白天进行。然而一位直肠癌患者在定位的前两天,接到了所在小区实施管控的通知。“做定位的老师专门等到半夜,为患者完成了定位,保证了后续治疗。”在协和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为患者解决了大难题。
采取视频方式谈话签字、采用互联网诊疗方式复诊患者、医生建立医患沟通微信群及时解答患者问题……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放射治疗科从未中断收治肿瘤患者,为了减少患者来院风险,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科室妙招层出不穷,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的根源是“一切为了患者”的医者初心。协和的一盏盏长明灯,照亮了患者的健康之路。
文字/陈恔 李楠
图片/孙良 西单院区事务管理处
编辑/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