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我的援藏故事 | 协和检验科程歆琦:熟悉的地方 新的使命
时间:2022.04.27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程歆琦

from clipboard

十年前,我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第十四批援藏医疗队员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于2011年8月起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了3个月,起草了自治区检验科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协助组织了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培训”。自此,西藏于我如同磁铁一般,有着不可抑制的吸引力。每当听到藏区科室建设取得成绩,科室人员能力获得提升,或是设备迭代更新的消息时,我都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from clipboard

▲2011年10月,程歆琦(右一)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第十四批援藏医疗队员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医技楼前合影


时隔十年,再度援藏。2021年7月,我加入北京协和医院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回到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充满期待地开启了新的征程。

from clipboard

▲2021年8月3日,党委书记吴沛新入藏慰问北京协和医院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此时的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经过6年“组团式”援建,在邱玲、刘中娟、窦红涛、赵颖、郭野和秦绪珍6名检验专家的接续奋斗下,已成为全球海拔最高的ISO15189认可的医学实验室,检验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

接过第七棒接力棒,我立志为高原的临床医生、检验同行和患者做更多实事,为“健康西藏”战略下实现“大病不出藏”目标贡献力量。

from clipboard

▲ 2021年10月,京藏“协”力,医检融“和”检验与临床系列讲堂举办


本地人才培养是“造血式”帮扶的关键。入藏的头两个月,我便积极筹办了京藏“协”力、医检融“和”——检验与临床系列讲堂。精心设计讲堂题目,紧紧围绕西藏地区常见疾病及实验室检查技术展开培训。贴心设计讲堂形式,灵活应用线下、线上等多种方式,在日喀则、阿里、山南等地市设置分会场,方便当地医务人员集中观看。令人高兴的是,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授课形式,都得到了西藏地区检验和临床同仁们的充分肯定,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from clipboard

▲彭斌副院长(左上)、检验科徐英春主任(右上)在京藏“协”力、医检融“和”讲堂线上致辞;拉萨(左下)、阿里(右下)会场留影


作为一名检验医师,我深知,只有让检验医学贴近临床、贴近患者,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援藏期间,我充分利用时间尽可能多地参加临床疑难病例讨论和查房。

在一次联合查房时,我们遇到一位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血栓仍有复发。几次调整治疗方案后,计划使用利伐沙班继续口服抗凝治疗,但是该地区并没有开展可用于监测利伐沙班的抗Xa活性检测。为满足临床需要,检验科紧急从内地协调抗Xa活性测定试剂盒,第一时间梳理完成了新项目开展所需要的全部流程,并由此启动了西藏自治区首个抗Xa活性检测项目。

项目开展之初,又遇到一例血栓患者,虽然肝素用量不断增加,但抗凝效果并不理想,抗Xa活性结果也异常偏低。在检验科的建议下,我们为患者追加了抗凝血酶检测,证明患者肝素用量较大,但抗Xa活性偏低是由于其抗凝血酶活性下降引起的。临床医生相应调整了治疗方案后,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from clipboard

▲《西藏新闻联播》2022年4月12日报道:我区首个抗Xa活性检测项目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落地


在深入临床、了解需求、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我还观察到多血对APTT检测的影响,找到了针对高原地区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结合科室现有工作条件开展了proGRP、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等新项目,多个临床急需新项目也在同期筹备开展中。

第二次的援藏任务还未结束,我会倍加珍惜余下的宝贵时光,为身处高原的临床医生做好支撑,造福更多高原患者。我坚信,自己和西藏的缘分,在人生的未来旅途中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图片/程歆琦提供

编辑/傅谭娉 范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