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北京晚报 | 400 万份病历中的百年协和
时间:2022.01.28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绪军

“性命相托的最后一站”,这句朴素的表达,道出了北京协和医院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协和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最好的医院,又为什么能成为长盛不衰的传奇?答案,就在协和的历史里。

建院百年之际,北京协和医院举全院之力推出百年协和院史陈列馆、百年协和病历展,一件件饱含温情的珍贵藏品,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照片,一份份精心保存的病历档案,过万件展品还原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协和,一个与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协和。

from clipboard

▲192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开幕典礼大合影

from clipboard

▲张孝骞的小本本是协和人心中的“特级文物”

from clipboard

▲林巧稚带领赤脚医生为孕妇做产前宣教

from clipboard

▲实物、展板浓缩北京协和医院百年历史本报记者 阎彤 摄

from clipboard

▲刘士豪在实验室做实验

from clipboard

▲书籍、资料卡片、讲义等展品见证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本报记者 阎彤 摄


观展·亮点

56 个现存“小本本”首次完整展出

展厅里,我国胃肠病学创始人张孝骞独占一席。墙上挂着 他生前最喜爱的字画,办公桌上,一盏老式台灯、一部老式电话按原样摆放,而最令人惊喜的,是他的56个“小本本”首次完整展出。

“张孝骞在协和医院担任了31年内科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之一。在大师云集的协和,遇到诊断不了的病例,大家都会请张老会诊。所有的奥秘,都在这些小本本里。”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处长陈明雁说。每看一个患者, 张老就记下姓名、病历号、主要诊断和特殊病情。遇到疑难病例,他随口就能说出同类患者的病情。“小本本”就像“大内高手”的武功秘籍,是协和人心中的“特级文物”。

渊博的学识、惊人的医术,“小本本”里留下太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患者故事。20世纪60年代初,张孝骞为马寅初夫人诊病,她的症状非常奇怪:一感冒就休克。在其他医院,她被诊断为肝炎,但张孝骞却认为事出有因。他记得自己看过这名患者,时间是30年前,患者曾发生难产大出血的情况,这会引起脑垂体坏死,继而导致内分泌不足和应激反应缺陷,在受感染时就会休克。前后对比,他准确地作出诊断:席汉氏综合征。

矗立在院史馆内,张孝骞的谆谆教导仿佛仍在耳边回荡, 他留下的名言至今仍激励着协和人,“患者以生命相托,我们如何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张孝骞看来,对待生命, 一定要用最严谨、最认真、最负责任的态度。

为了让观众能近距离感受大医风范,院史馆搜集了不少教授生前的“老物件”。展厅里,“万婴之母”林巧稚的床头柜和电话被精心布展,电话的另一端永远连接着病房,任何时候有紧急情况,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还有中国现代基本外科奠基人之一曾宪九在1984年给患者写的亲笔信,“张贵纯同志, 您于9月14日诊视后已将近一个月,应该返院随诊,希望您不要延误。”其实,此时的曾宪九已是肺癌晚期,从家走到医院仅200米的距离,都要在路上歇几歇。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 他的心里还满满的都是患者。

400 余万份病历里的中国史

病历被誉为“协和三宝”之一。一百年前,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中国最早的病案室,400余万份字迹工整、文辞流畅、记录翔实、分析得当的病历是协和最珍贵的财富。如今,病历展也再次“升级”。

“病历展是协和400余万份病历的微缩景观,这里不光能 看到孙中山、宋庆龄、高君宇等多位历史名人的看病记录,还 能通过病历看到不少动人的故事。”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王怡说。

96年前孙中山手术的病理报告完好地保存在协和病案库里。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入住北京协和医院,由外科专家为其进行手术。病历还显示,为了争取一线生机,协和医院在当年2月16日用镭锭对孙中山进行了放射治疗。放疗在当时非常罕见,在中国,只有北京协和医院有两钱镭。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遗体送病理科进行解剖,病理结果证实为胆囊腺癌伴肝转移。

病历还呈现了不少重大历史时刻。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侵略者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北京守军第29军奋起抵抗,而北京协和医院也收治了许多在这次战役中英勇负伤的抗日战士。病历显示,当时入院的伤员全部是枪伤,伤及胸、腹、肝脏、四肢等多处,不仅记录了抗战伤员的基本信息、负伤和救治情况,也是29军官兵们浴血奋战的史料佐证。

一些跨越不同年份的病历也首次被梳理展出。“来协和就诊的患者中,有不少都是疑难杂症,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病历见证了医学的发展进步,也记载了协和服务人民的坚实足迹。”王怡说。

1981年,张孝骞接诊了一位因反复腹痛、发热辗转多家医院的患者,为他明确了克罗恩病的诊断。病历展中,该患者1990 年的门诊病历、1996年的住院期间查房讨论记录、2014年的急诊入院治疗记录等被集中展示,最后一份病历是去年7月30日的消化内科查房记录。数十年的时间里,患者曾出现过消化道大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到2014年患者小肠剩余长度甚至不足一米,而协和多学科团队在每个年代都尝试了当时最新的治疗方法。“坚持随诊治疗40年,超过30个科室260余位医生曾经参与到这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王怡感慨,正是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才能坚定直面“短肠”,永不言弃。

公共卫生事业从这里走向全国

院史馆结尾部分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展区里,重症医学科提交的联名请愿书、凯旋而归时特制的“胜利号”返京车票被精心陈列。在展厅开头,“中国公共卫生的起源地”则翔实记录着协和人在公共卫生领域所作出的成就。一头一尾,勾勒出协和风云变幻的百年战“疫”史。

1921年9月16日,北京协和医院开幕典礼举行,典礼设置了国际顶级的学术讲座。而在这场重量级的学术盛宴上,唯一受邀发表演讲的华人,正是抗击东北鼠疫的核心人物伍连德博士。

传染性疾病,是当时对老百姓影响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协和在建院之初就建立了公共卫生系,系主任兰安生实地调研, 在东城的内务部街将一座废弃的庙宇改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卫生事务所。利用这个事务所,兰安生传授预防医学知识, 服务关爱辖区内10万居民的生老病死。短短10年,这个区域居民的死亡率就从22.2%下降到了18.2%。“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的理念引领了无数预防医学的后来人。

兰安生还开设了公共卫生课,要求学生走出医院,走进社区,这一理念也深深影响了协和毕业生陈志潜。后来,陈志潜构建了举世闻名的农村三级医疗网的“定县模式”,成为全世界初级医疗保健的标杆,他自己也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  所谓“三级医疗网”,就是建立一个由村卫生员、区保健所和县保健院构成的公共卫生防治体系。上世纪30年代,天花在中国广泛流行,许多地区试图通过预防接种来控制疫情,但由于缺少有效组织,大多劳而无功。而依托覆盖所有村庄的卫生保健网络,在周边各县天花肆虐时,河北定县却安然无恙。从1932 年到1937年,陈志潜举家在定县忘我工作了五年,“三级医疗网”的公共卫生防治体系也沿用至今。

“近百年来,协和人的身影始终活跃在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陈明雁介绍,一部协和史,就是半部中国现代医学史,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协和人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勇担使命。

抗日战争期间,协和人在文海楼前列队准备出发驰援前线的背影,与2020年初北京协和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在外科楼前列队准备驰援武汉的背影,是如此相似。陈明雁介绍,展览通过巧妙的结构编排,再现了多个重大历史时刻。从抗日烽火中的协和人的珍贵照片,到抗美援朝三等功的喜报和勋章。从奋战在“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签名,再到援鄂抗疫医疗队186 人联名签字的防护服,这些故事被展陈定格,被世人铭记。


观展·解码

黑白照片 还原时代瞬间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能够拍一张照片是非常难得的,而院史馆展厅里到处都能看到珍贵的黑白照片,数量超过百张。比如,在“老协和”的历史中,有一项成果特别引人瞩目,就是刘士豪和朱宪彝命名了“肾性骨营养不良”这一疾病。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钙磷代谢研究对数据精确性的要求非常高,展厅照片中,刘士豪在北京协和医院当时最先进的代谢实验室里专心地做着实验,通过观察患者排泄物中钙磷的变化,来分析病因并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时的首张全家福、1925年协和礼堂前拍摄的孙中山葬礼的珍贵历史照片、林巧稚在湖南农村为孕妇做产前检查……这些黑白照片真实记录了一个个时代瞬间。

医学美术 呈现医学之美

一画抵千言,复杂的人体结构通过一幅幅生动直观的图画生动展现,手术画面不再血腥,医学教育内容也不再抽象晦涩。1933年,蒋汉澄在协和成立医学绘图室,这是中国医学美术的起点,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图像资料。

展品里不光有1934年蒋汉澄先生珍贵的手术绘画手稿,还 有许小波在手术前手绘的胰腺外科复杂术式解剖图,以及新一代协和人记录跟骨手术等致敬前辈的作品。一幅幅大师级的医学美术作品,彰显了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医生通过画图、列表观察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情况,将临床观察的数据以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科学精神在临床医学中的体现,有利于人们对疾病规律进行认识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