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北京协和医院举办老专家与青年座谈会
时间:2021.12.20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团委&青年工作部 张琪 李文博 罗欣


2021年10月21日,北京协和医院离退休党总支与团委&青年工作部联合举办“学讲话 讲传统 传家风”老专家与青年座谈会,邀请老专家代表、青年代表就弘扬协和优良传统、共促医院新百年发展等专题进行分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柴建军出席会议并代表院党委对老专家代表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严谨治学、默默耕耘表示衷心感谢,寄语青年要感恩协和、敢于突破,接过老专家手中的接力棒,高标准、严要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蓄力前行。会议由离退休党总支书记张晓静主持,团青干部、临床博士后、科研博士后及青年医护代表等20余位青年参加。

“学讲话 讲传统 传家风”老专家与青年座谈会与会人员合影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协和医院所作的重要指示,重温了李克强总理在医学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播放了新华社《国家相册》微纪录片“家国百年心”,回顾了钟惠澜、刘士豪等协和前辈们坚守医者仁心、弘扬科学精神,为攻克医学难题、守护人民健康所作出的卓越贡献。6位老专家依次讲述了老协和人“严谨治学、待患如亲”的协和故事。药剂科主管药师左玮、内科住院医师张硕、眼科护士谢海燕、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山其君4位青年代表纷纷表示,作为协和青年工作者不仅要在专业水平上千锤百炼,更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不辜负协和的悉心培养,传承和发扬协和文化,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续写百年协和新篇章。

老专家话传统(按发言顺序)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苏长保:协和要持续攻坚克难,注重培养人才。一方面,青年人要传承协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张孝骞教授与病人沟通时总是弯下身子仔细倾听,态度和蔼、平易近人,为病人查体时也总是先用手捂热听诊器,他待病人如亲人的态度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另一方面,青年人要秉承“三基三严”,尤其要重视病历的撰写,也要学习老协和的创新精神,正如张孝骞教授随身携带笔记本详细记录患者病症并不断补充病人资料,注重临床积累;神经外科尹昭炎教授开展国内第一例现代经口鼻蝶窦显微外科垂体瘤切除术。前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青年一代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老专家们持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药剂科主任药师张继春:陈兰英主任是药剂科第一任女主任,1948年来院,一辈子“泡”在图书馆,长期从事医院药剂的研制和教学工作。当时药剂都需要人工配制,科里不仅能够配制500余种药剂,同时会考虑临床方便、经济等因素,尽量减轻患者负担。1984年,协和成立全国第一家药事管理委员会,以病人为中心,严把药品质量关,高度重视医德医风,药品采购始终风清气正。青年人要传承百年协和精神,夯实基础,注重创新,机器自动化给我们节省下来的时间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勇攀高峰。

肾内科主任医师、原副院长李学旺:医者父母心,无德不成医。我1965年来协和学习,医院非常重视教学以及能力培养,比如内科医生做腰穿必须达到一定数量才算合格。遇到问题时,学生要首先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老教授再与之讨论,从而培养年轻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党和国家的全力支持下,协和医院建立了一套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科学的教学机制,严进严出,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青年人要重视“三基三严”,在充斥大量碎片化知识的当下,更要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系统地熟读教科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定能在临床做出成绩。

眼科主任医师叶俊杰:我来协和43年了,总结出四点感悟。一是珍惜,很多进修医生、实习生都很珍惜在协和学习的时光,以在协和学习为荣,协和青年医护人员更应珍惜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不断历练和督促自己。二是敬畏,作为医生,要始终秉承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以仁心施仁术。三是热爱,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看到很多病人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协和,他们把希望寄托给我们,所以要敢于试一试,看到病人重获光明的那一刻,我们真心为患者感到高兴。四是勤奋,对待问题要有寻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作为协和青年要时刻思考:我能为协和做点什么,能为患者做点什么,要感恩协和提供的舞台,将协和精神代代相传。

原外科护士长陈红:老一辈临床专家的敬业奉献精神一直感染着我,黄家驷院长要求无论医生、护士都要巡视病人,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护士的职责不仅在于打针、发药,还要观察病情、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护士是医生的眼睛,永远要值守在第一线,青年护士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身业务能力,继承协和医院待病人如亲人,待同事如家人的办院理念。百年协和的辉煌是老一辈协和人用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铸就的,青年医护人员要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百年协和精神薪火相传。

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沈瑛:我是1983年调动工作来到协和医院的,协和老专家爱院如家的精神始终感染着我。检验科老主任李林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带领林其遂主任、宋耀虹副主任引进全国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仿制进口试剂,在八十年代自制酶学试剂。陈民钧主任在微生物领域的发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倪安平主任曾说:“协和培养了我,我就要为协和奉献。”2015年,邱玲副主任主动报名首批“组团式”援藏,建立海拔最高的、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实验室,又5次返藏,为“大病不出藏”贡献力量。我从协和青年一代身上看到了老协和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相信协和下一个百年一定更加辉煌。

 图/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