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百年红色传承 | 解放前夕的协和:这里的黎明并非静悄悄
时间:2021.07.05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杜寿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我们党的一百年

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

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

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

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医院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百年红色传承

与全体协和人一起

传承红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

坚定理想信念、迈上新的征程

“百年红色传承”专栏第十八期分享临床营养科杜寿玢教授的文章《这里的黎明并非静悄悄》,让我们一同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协和。


这里的黎明并非静悄悄


在协和学营养

1948年夏,我从燕京大学营养专业毕业后,被推荐到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复院后第一届营养师培训班进修。该班由周璿主任举办,聘请时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原营养科主任Mrs. Drummond为专职老师,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全班仅招收学员7名,老师为我们精心安排了课程与实习内容,还邀请林巧稚、曾宪九等教授为我们亲自讲课。

这一年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学习到“三基三严”在临床营养领域中的体现,各科专家对营养工作的重视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譬如张孝骞教授曾邀请周璿主任为全体内科医生讲授医院膳食,查房时关注病人的营养摄入状况;又如曾宪九教授根据他多年临床经验,提出“许多病人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营养不良”的观点,至今仍深深地留在我脑海中。营养界的老前辈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坚定了我终身从事临床营养事业的决心。1949年,我取得营养师的职称,留院工作直到离休。

学生运动在协和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开展“抗议美军暴行”“反饥饿、反内战”等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学运高潮迭起,声势日益壮大,成为反蒋全民运动中的第二条战线。在风起云涌的学运中,燕京、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学子们都是冲锋在前,唯独未见到协和人的身影,故有人把这里比喻为“象牙之塔”。如果你对这种提法信以为真,认为协和人真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事实告诉我们,这里的黎明并非静悄悄!

我1946年在燕大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创社”(简称C.T),1947年C.T与校内另一秘密组织合并成“民主青年联盟”。地下党员饶毓菩、郑企静,护校的顾承英,生化系的研究生李佩珊,再加上在职的吴缓先、邹德馨、沈淑尹,以及后来从北医调进的祝寿河,一共有地下党员8人。当时协和没有建立党的组织,党员之间也没有横向联系,各自接受原组织的单线领导,共同完成党的任务——站稳脚跟,壮大革命力量,迎接北平解放。我虽不是党员,但有在校学运中共同战斗的经历,地下党对我已有了理解与信任,由党员李佩珊与我联系,彼此配合十分默契。

为了团结群众、组织革命力量,党的工作从成立“秘密读书会”开始。如《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只要将封面精心包装后,换上其他书名,即可在会员间秘密传阅。学习的地点多选择在协和附近的青年会里,有时就干脆在我们的宿舍里。根据形势的需要,读书会发展为“协新社”,后来又成立了“唯物社”,她们都是党的外围组织,在协和地下党的领导下做了不少工作。解放后,两个组织的成员分别转为团员或党员。

和平解放的前夕

城外解放军包围了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和唐山地区,城内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斗争。地下党的任务是保护好这所高等学府,包括人才与物资均免遭破坏。众所周知,教授是协和“三宝”之一,国民党有意动员知名人士撤离北平。协和地下党设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布告》《告北平同胞书》译成英文,寄给美方代理人、医学院及医院的领导,宣传党的政策,并要求他们保护好所有的财产及设备。对于知名专家,则通过写信、谈心,宣传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请求他们留下来为祖国服务。除教授外,对于其他人员也一视同仁。譬如有位护校学生,出身资产阶级,她怕解放后受到歧视,打算前往美国,这时护校的党员对她进行了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服她留下来完成学业。党员还设法掌握了全院员工的花名册。在物资方面,地下党调查了解贵重仪器与设备的情况,绘制了协和的平面图。当时协和就已经拥有自己的锅炉与发电厂,那是全院的心脏,协和的工人们在护厂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我们的医学院及医院从人才到物资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2月3日,全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解放军入城式。在欢欣鼓舞的人群中,首次出现由协和学生与部分职工组成的队伍。他们能参加这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是来之不易的,因为人事大权掌握在美方代理人手中,他们是冒着可能被停学或解雇的危险走上街头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队伍把“欢迎解放军”的旗子事先藏起来,全体走出校门后才一齐亮出,这时如有人企图阻拦已经无济于事了。此后,协和成立了腰鼓队,我也报名参加了,每逢五一、国庆,协和的队伍,总是以腰鼓队开道,伴着响亮而整齐的鼓声大踏步前进,每个人感到无比兴奋与自豪。

从地下走上地面

欢迎解放军入城式的次日,北平举行了地下党员会师大会。彭真、聂荣臻等领导出席并讲了话。平时互不相识或心照不宣的战友们,今朝欢聚一堂,终于互相见面了,兴奋之情不言而喻。当我接到通知可以出席大会时,真是受宠若惊,因为我是协和地下党发展的第一批党员,论党龄根本谈不上,论工作我所做得最少,能参加地下党的会师大会,是党组织给我的最高荣誉。地下党公开后,我发现在校时精心培养并发展成外围组织的一位新生,年纪虽小却是拥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政治上是多么幼稚。

继会师大会后全市党员要向群众公开,以便接受群众监管。但协和的党组织仍处在秘密状态,直到1949年8月才向群众公开。

迎来政治上的春天

北平解放后,1949年2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大学部在协和建立了第一届党支部。为了开展工作的方便,分别建立职工与学生两个支部,有党员26人。职工支部由祝寿河、邹德馨任正副书记,学生支部支书李佩珊,委员饶毓菩、郑企静。这时协和的群众渴望学习党的政策,党支部因势利导,群众组织纷纷成立。例如1949年2月成立了第一届学生自治会。孙国贤任主席,陆钟琦、罗慰慈任副主席。5月成立了工会,主席为邹德馨、副主席张林培。5月份成立了教授联谊会,由张锡钧教授任主席,林巧稚、张孝骞等13位教授都是联谊会的委员。为了满足学习马列主义的要求,11月成立了全院性的学习委员会,由张锡钧、李佩珊任正副主席;聘请院外知名教授如于光远等利用星期天来院讲大课。通过政治学习,学生自治会又组织同学参加内蒙防治鼠疫,教授联谊会还组织参加土改、救灾等活动。全院群众革命热情高涨,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工会成立不久,突然发生院方解雇11名工人和1名职员的事件,被解雇的人都是工会会员。这件事引起全院职工的惊讶与关注,纷纷要求工会维护工人的权利。工会代表与院方商谈,学生会、教授联谊会大力支持并从中协调。在上级党组织和工会的领导下,历时两个月,终于为员工赢得复职的胜利,至此工会的威信大增。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政府1951年接管协和做好了准备。

1949年是难忘的一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协和医学院和医院开始了新的征程,融入到全国大好形势中。

from clipboard



编辑/董   琳 李苑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