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医护团队以“协和速度”制定出分区诊疗和强化筛查为核心的“协和方案”,用“协和品质”打好疫情前沿阵地“守卫战”。8月20日,该团队在BMJ Open上发表了题目为《发热门诊升级改造对急诊工作影响和新冠疫情防控的效果分析》的研究文章,回顾性分析了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升级对疫情防控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积极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向世界介绍了新冠肺炎防控的“协和经验”。
▲疫情期间,发热门诊采取分区就诊,尽可能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2020年1月20日,新冠肺炎被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北京市提升为I级传染病应急响应。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传染病防控一线的发热门诊走向前沿阵地,迎来疫情急、病人多、责任重的挑战。为守好疫情第一道防线,北京协和医院院领导靠前指挥,急诊科管理团队深入一线,在医院各科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发热门诊的人力水平、抢救设备、空间布局在短期内得到全面提升。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承担了所有急性发热患者的筛查工作和危重发热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严防死守,确保不遗漏新冠肺炎感染者,保证院内患者和医务人员零感染。
发热门诊积极而有效的工作,筑牢了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其经验值得总结。研究文章回顾了1月20日前后各40天内所有在发热门诊就诊的6365例患者,统计发现发热门诊改造升级后,发热门诊总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发热门诊向普通急诊的分流人数降低,发热门诊留置时间延长,说明更多发热病人在发热门诊结束诊疗,减少与普通急诊的非发热病人接触,尽可能减少了交叉感染机会。在整个疫情期间,发热门诊筛查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例,无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文章在讨论中详细阐述了北京协和医院发热门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防控经验。其中,分区诊疗和强化筛查是两个主要经验,文章以流程图的形式予以清晰展示。
▲分区诊疗流程图。
在分区诊疗环节,所有发热、有呼吸道症状、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人接触史患者均需至发热门诊就诊,所有患者佩戴口罩,测量生命体征进行病情评估,询问流行病学史,根据病情将发热门诊分为普通区、密接区和危重区,专人专区分别接诊普通患者、接触史阳性患者和危重患者,尽可能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强化筛查流程图。
文章指出,所有不能明确发热原因的患者均应进行新冠肺炎强化筛查,包括流行病学史核查、胸部CT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单间负压病房隔离并转入定点医院治疗;有流行病学史,CT提示肺炎但核酸阴性患者需单间隔离,并在24小时后复查核酸;无流行病学史,核酸阴性患者,及上述核酸两次阴性者建议居家隔离治疗。以下三类患者建议居家隔离1周后复查核酸:有阳性接触史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提示病毒感染,但无其他可解释疾病;CT提示病毒性肺炎。
正是由于发热门诊采取了科学有效的防控举措,北京协和医院实现了新冠患者零漏诊、零交叉感染;发热门诊的升级改造,也在严密筛查的同时保证了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发热门诊改造升级后,提升了危重症患者就地救治的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世界范围内疫情仍在不断蔓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协和人展现出了独有的协和力量、协和品质、协和效率。协和人也会继续以积极而开放的态度,向国际分享科学经验,以协和智慧助力全球战疫。
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王江山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急诊科主任助理,门急诊团总支书记,急诊党支部宣传委员。急诊科教学组成员,急诊核心课程E-Training和I-Teahcer师资培训课程的导师,美国心脏协会(AHA) BLS&ACLS主任导师。
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宗良
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擅长急诊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累计影响因子近10分。
本文通讯作者:朱华栋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急诊质控中心副主任,北京急诊质控中心主任。擅长:危重病医学,在心肺复苏、休克、感染、机械通气、急诊超声等领域有较深研究。发表了70余篇学术论文。
图片/王鹏飞 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