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媒体聚焦
【生命时报】赵海涛,科技创新一定要让病人受益
时间:2019.12.10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 张 健

专家小传:赵海涛,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通讯作者SCI论文73篇,总引用2370次。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医学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做个好医生,首先要善良,处事不惊、淡泊名利、勇于担当也不可或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需要内心对医学的热爱,因为医生不仅仅是开处方做手术,更应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突破、勇于创新。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赵海涛教授,就是这样一位纯粹的临床医生,也是一位坚定的研究学者。

从医25年来,47岁的赵海涛回顾过往,从对医学的懵懂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再到将“做医生”转化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乐趣,赵海涛感慨,正是北京协和医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团队氛围给予了他深远影响,激励他挑战晚期肿瘤的治疗极限。

近年来,赵海涛及其团队在进展期肝癌、胆管癌、胆囊癌的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提出的“立体免疫治疗3.0”理念,临床证明可有效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生存期,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他提出的“胆系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策略”于2018年应《科学》杂志邀请正式发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曾有一位24岁的肝癌女孩,伴随脑部广泛的点状转移,经常头疼,生活质量很差。经过多学科团队会诊(MDT),治疗两个月左右,脑转移逐渐消失了,头疼也消失了,女孩恢复了精神状态。赵海涛复查发现,女孩的脑转移消失,肝上病灶缩小,果断手术切除肝脏病灶。他说:“对我们来说,能让年轻的肝癌脑转移患者做到降期手术,使患者无瘤生存,并且有长期生存的可能,比患者说一万句感谢都有激励意义。”

行医前20年,赵海涛觉得自己是很标准的外科大夫,聚焦于免疫机制研究、二代基因测序等偏基础类的研究。近5年来,免疫类药物治疗、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治疗出现了。临床发现此类新药、新技术能给肿瘤晚期病人带来新希望,赵海涛逐渐将研究方向转向晚期肿瘤治疗。记得最早时,基于基因检测使用药物,病人可以无瘤长期生存,从只能卧床到每天去钓鱼。看到新科技在原本没有治疗机会的病人身上创造奇迹,一个个奇迹变成规律,刺激着他不懈地努力下去。

为了更好治疗患者,赵海涛2015年主导发起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公益专项基金”,并构建了“新型多学科讨论(MDT)基础上肝胆系恶性肿瘤精准免疫治疗诊疗模式”,创新性地将公益、科研及临床治疗相结合。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将重大疾病救助和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慈善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近70期公益会诊,受助的晚期肝胆肿瘤患者达1000余人。

“医生做科技创新一定要让病人受益,而且能直接导向临床。”在赵海涛看来,医生是打通科技和应用的关键环节,科技创新需要非常审慎、一步一个脚印。因此,医生一定要带着枷锁起舞,对相关知识、背景有足够的了解及掌握,绝对不能放任思维天马行空。

目前,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呈双高状态,其中恶性度更高的肝胆系肿瘤在常规化疗失败后更是无药可选。为解决这一临床难题,赵海涛将精准医学的理念和技术向临床治疗转化,积极探索肝胆恶性肿瘤精准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方案。赵海涛带领的团队首次在晚期传统治疗失败的胆管细胞癌中建立了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队列,采用靶向药物联合PD-1单抗类药物治疗,疾病控制率可达90%,生存时间接近12个月,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靶向药物联合PD-1类单抗免疫治疗在晚期胆系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有很好的生存质量。

作为探索者,赵海涛带领团队正在尝试将一部分晚期肝癌患者向临床治愈方向转化,攻克新的难关。“只有病人在完全无瘤的情况下,才可能真正充满希望地活着。”科学创新的道路险阻且长,挫折已是常态,但赵海涛努力着、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