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景和院士点评】本文为我们细腻地描述了一个有惊无险的病例,如同一幅朴素的工笔画,几个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有情理、有磁力;有情景、有思想。这也是爱的图解,对病人,对职业;医患间,同事间。就从医而论,也体现了“不打无把握之仗”“有备无患”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最后的具体手术,似乎并不那么复杂惊险了,这正是之前充分准备的结果,否则一定会荆棘丛生,危机四伏!这里,也还印证了我常说的另外一句话:外科手术,决策占75%,技巧占25%。决策、设计、计划是决胜的关键。
一等奖作品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台手术背后的故事
妇产科 谭先杰
一
小昭很年轻,娃娃脸,笑眯眯地和妈妈一起进入诊室。
刚进诊室,我的助手就说:“这儿不是产科,您是不是走错啦?”
“没错!”小昭妈妈很干脆地说。
等小昭把衣服撩起来,连我都惊呆了——小昭的腹部膨隆,像一个即将分娩的双胎孕妇!
更让人崩溃的是,检查起来肿物周围一点缝隙都没有,丝毫推不动!
小昭说她今年29岁,两年来一直在努力减肥,但效果不好,最近一个月走路越来越沉重,晚上不能平躺,呼吸越来越困难。
小昭先看的外科,CT报告说肿瘤直径约30厘米,有可能来源于妇科,所以小昭从网上约了我的门诊。
凭直觉,我认为是良性的,可能是子宫肌瘤。但无论什么性质,手术风险都不会小——突然从腹腔中搬出这么大的肿瘤,病人的血压会维持不住,搞不好会呼吸心跳停止。
果然,小昭说她去过好几家医院,都建议她到协和。
由于后文提到的原因,我有些犹豫,但我无法拒绝小昭妈妈信任的眼神。
二
我让小昭到麻醉科会诊,做术前评估——后来证明,这一步非常明智。我按惯例将小昭的病情提交妇科肿瘤专业组讨论,请老教授和同事们一起帮拿主意。
我特意让小昭来到讨论现场,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思。
近年人们对医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大小小的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医生们的胆子越来越小。在某些医院,高风险的手术能不做就不做,这也许是那几家医院不收小昭的部分原因吧。
尽管协和人仍然坚守有一线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信念,但我感觉大家的勇气也有些打折扣。我担心如果只根据影像学片子判断,讨论结果有可能是不做手术。但是如果大家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就可能改变主意。
事实证明我完全多虑了!小昭进来之前,专业组讨论就达成了共识:手术一定要做,否则病人没有活路!
三
我告诉小昭床位紧张,要等较长一段时间,如果病情加重,只有去急诊。小昭说她家经济条件还可以,希望住国际医疗部。
这倒是解了我的围,但我并不希望她住国际医疗部。一是肿物性质不清,如果是恶性,住国际医疗部的花费很大;二是手术难度较大,一旦发生意外,花费更难估算。第三,一旦结局不好,或者诊治过程有瑕疵,追究起来,后果更严重——诉求通常是与付出成正比的,几年前我有过教训,直到最近都被作为教材在使用。
然而,小昭丈夫执意希望住国际医疗部。
两天后,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在走廊遇到我,说:“小昭的麻醉风险很高,但不做手术太可惜,到时候麻醉科会全力配合。”
这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四
3月29日,清明小长假前的周三,小昭住进了病房。
由于CT报告肿瘤压迫输尿管,所以计划先放置输尿管支架管,防止术中损伤。然后行血管造影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减少术中出血的危险。3月31日,也就是周五手术。
然而周五的手术已经排了不少,小昭的手术要在下午较晚才能开台。一旦前面的手术不顺,小昭的手术就有被取消的危险。
正在协调的时候,我接到了黄宇光教授的电话。他说放假前做这样大的手术很危险,建议假期后再做。他说,如果需要,他亲自保障。
我感动得差点落泪,为我自己,也为病人。
于是,小昭暂时先出院了。
五
4月4日,周二,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小昭再次住进了医院。4月5日,周三,如期放置了输尿管支架管。
按理说我的心可以放下了,但事情出现了一些变化。会诊的外科医生提醒我,肿瘤已经把下腔静脉压瘪,静脉和肠管长期受压后,可能异生血管和粘连,分离搬动肿瘤过程中可能撕破大的静脉,导致难以控制的致命性出血!
我当然害怕这种情况,病人死于台上,无论如何都难以交待。
我的压力陡然增加。
六
4月5日,周三下午,血管造影如期进行,我同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肿瘤血供来源于髂内动脉,基本肯定了老教授和我的判断——巨大子宫肌瘤;坏消息是从造影中无法判断肿瘤与下腔静脉和肠系膜血管有无交通,肿瘤和周围器官似乎有粘连。
我再次和小昭的丈夫和妈妈谈话。小昭妈妈对病情的严重性很理解,非常焦急。但小昭丈夫似乎很淡定,不停安慰岳母,说医生总会有办法的。
这让我有些不安。其实,医生有些时候也没有办法。
七
忙完后回到家,已经晚上7点多,敲门无人应答。开门后我看见闹钟上别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饭在锅里,菜在微波炉里,自己热一下吃。烤箱里有一只虾,别忘吃!我俩出去遛弯了,一会儿回。
我突然心里一酸!是啊,我不是扁鹊华佗,只是一个普通医生而已。病人需要活下去,我也需要工作,需要养活家人。
但是现在,医生已经几乎是一个完全不允许失手的行业,我如此冒险,值得吗?
四年前,同样是同学介绍,同样是浴血奋战,同样是出于好心,同样是在国际医疗部,因为规则问题,我得到了一次大大的教训。
病人输不起,我同样输不起!
于是,我在朋友圈发了妻子给我留的纸条,并配了这样一段话:1. 家人:这也是家常便饭!2.病人:开弓没有回头箭!您信任我,我便全力以赴。天佑病人,天佑我!共同搏一把!
回复很多,有安慰、有理解,有鼓励……
一知名电视栏目的编导希望实时报道,被我婉言谢绝。
我需要心无旁骛!
八
其实,我更需要的是有人分担压力,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分担责任!太太不是医生,不懂我们这行的苦衷!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老师——郎景和院士。
我给郎大夫打电话,不通。我只好试着给他发短信,问周四上午他是否在医院,有事求助。他回复:“好的,上午在呀。”
随后我给他发了一条比较长的信息,叙述了病情和我的担心。郎大夫很快回复:“到时候叫我。”
我一直认为自己心理素质不错,虽然考试前会紧张,但一打开试卷就没有问题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沾床就着,但那晚上我脑海中却一遍遍地预演手术,想象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对策,前半夜居然睡不着了。
我起来从冰箱里拿了一听啤酒,喝完后很快就睡着了。睡眠时间不算长,但质量颇高,起来神清气爽。
九
4月6日,听起来很吉利的日子。连续霾了几天的北京,也清朗了不少。
7点半,我到郎大夫办公室向他详细汇报了病情,郎大夫让我手术开始后通知他。他说上午有一场讲演,但可以随时电话,手术优先!
临走时郎大夫告诫:“第一,切口不要贪小,否则一旦出血,止血很困难;第二,如果能把瘤子顺利搬出来,就基本成功了;第三,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慌乱,有我在呢!”
从郎大夫办公室出来之后,我走路都轻快了很多。
万事俱备,只等开台!
十
10点整,小昭被接进手术室,黄宇光主任和病人打了招呼后,回头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
他亲自给小昭输液,开局很顺利。
然而小昭很快说头晕,问是不是低血糖。其实,应该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病人的腹部像小山一样隆起,这样大的包块压迫到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压自然就低了。
所幸小昭很快就被麻醉了。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大出血,麻醉后还要行深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静脉穿刺比较顺利,但动脉穿刺遇到了困难。小昭的血管都瘪了,黄主任亲自上手,也遭遇到了麻烦。
“不要再等,消毒开台!”黄主任果断地说。
十一
10点35分,再次核对病人和病情之后,宣布手术开始。巡回护士通知了郎大夫。
切开皮肤之后,我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消失了!关于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的担心,也不知道去了哪儿。我的全部精神,刹那间集中了!
是巨大阔韧带肌瘤,血管非常丰富,和周围有粘连!我们小心地一处处将粘连分解后,瘤子被完整地从腹腔中搬了出来!
我们将情况简要汇报给郎大夫,告诉他暂时不用来手术室,可以继续讲演。
我们一层层剥离瘤子表面的包膜,一根一根结扎血管。得益于前一天的血管栓塞,一滴血都没有出,瘤子就被完整剥了下来,结扎了蒂部的血管之后,子宫留了下来,检查输尿管也没有损伤。
当黄教授和我一起端着这个比两个皮球还大的肌瘤到家属等候区,小昭妈妈双手合十,当场就哭了……
十二
等病人离开手术室后,我和主管大夫抱着瘤子拍了一张“庆功照”,笑容灿烂。然而,进入医生休息室,我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
是啊,我并不是一名优秀的医生,这仅仅是一台子宫肌瘤手术而已,我不够单纯,想的太多!但我似乎又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我敬畏生命,尽心尽力!
既然答应给小昭手术,只能想办法,创条件,精心准备,寻求帮助…….
恰如一支已经满弓的箭!
我拿起一张废弃的麻醉记录单,写下了几句话,作为对这段协和医事的记忆:开弓没有回头箭,千方百计总向前。幸有良师左右扶,一箭中的终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