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一个很少被科普的话题——死亡。从古至今,医学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是为了对抗死亡。但我们终究是逃不过的,所以我想问大家:该怎样面对死亡?
有这样一个场景:病危的父亲躺在床上,吃力地喘着气。少年跪在床前,看父亲受罪,不知所措。“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 “父亲!父亲!”“大声点,他听不见!”“父亲!父亲!”父亲本已平静下去,忽然眼睛又微微一睁,低低地说“不要嚷”。“父亲!父亲!”少年还在大叫,一直到父亲咽了气。这个惶恐的少年,后来有了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名字——鲁迅。
面对死亡,人们能做些什么?鲁迅父亲去世,已过去了120年。当年,是买人参熬汤来吊命。今天,我们有科学的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心跳呼吸停止可以用心肺复苏来抢救,器官衰竭可以用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来维持。可以说,现代医学让延长生命成为可能。但是,医学的目标,真的就只是延长生命吗?
要知道,延长生命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方面,病人临终时常会疼、出血、衰弱、意识混乱,还有离别的伤痛、未了的眷恋和未知的恐惧——这些身体和精神的痛苦,如果应对不好,反而会“活得越久、受苦越多”。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经济压力。有统计指出,中国人一辈子看病的钱,80%花在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月。
听到这儿,大概有人会问:你是要讲“安乐死”吗?不,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舒缓医疗。它注重临终关怀,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提高危重症患者最后的生活质量。以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例。特别疼了,就用吗啡镇痛,让他安心地睡个好觉;觉得憋气了,就吸点儿氧或者给点儿药,让他舒服些;当然,舒缓医疗还提供精神支持,缓解焦虑与恐慌。
舒缓医疗绝不是放弃治疗,更不是安乐死,它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甚至有一项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研究表明,与不断进行各种有创检查、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舒缓医疗的病人在最后阶段,不仅活得更好,而且更长。
成年的鲁迅,每每回想起打扰了父亲临终时的平静,就悔恨不已。他反思说,我们中国的孝子啊,总是不惜一切代价,想尽所有办法,希望临终的父母能多喘几口气,哪怕半天也好。但直面死亡,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其实,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让他走得没有痛苦。
我们常说,幸福在于质量,而不仅是长度。所以当死神临近,与其惶惶不安于对黑夜的恐惧,倒不如尽情沉醉于对晚霞的叹赏。让患者舒适、坦然地度过每一分、每一秒,这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也是对亲人最好的告别。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让我们勇敢地,直面死亡。
直面死亡
时间:2017.01.23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科研处 彭俊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