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教育
谈谈中医治疗脂肪肝
时间:2017.12.10
字体:
作者:徐慧媛
来源: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脂肪肝又称脂肪性肝病,是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过多,超过肝湿重的5%或者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脂变的肝细胞功能下降或缺失,进而影响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紧张,运动减少,以及检测手段的普及,脂肪肝的诊断率不断提高,且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为降脂药物和保肝去脂药物两大类,短期效果好,但停药后易反弹。中医药具有多向调节作用,在改善肝功能、调降血脂、阻滞肝纤维化的演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根据中医特色,重在辨证论治
     按照所述病机,脂肪肝可分为4型,其治法如下:
     1.肝郁气滞
     主要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与情志变化相关,嗳气频作,善太息,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经闭等,舌苔薄,脉弦。治以疏肝理气,予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柴胡疏肝解郁;香附、陈皮、枳壳行气解郁;川芎、白芍活血行气,养阴通络止痛;胀痛明显者,酌加青皮、元胡、川楝子理气止痛;日久化热而见心烦、口苦、苔黄、脉数者,酌加丹皮、栀子、黄芩清肝泻火。
     2.脾失健运
     主要表现为食少、腹胀、便溏,脘腹胀满,食后胀甚,或饥时饱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治以健脾助运,以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中常用人参补脾胃益元气,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助运,茯苓健脾渗湿,香附、砂仁理气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调补脾胃;补中益气汤中常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中,升麻、柴胡升清举阳。
     3.湿热内蕴
     主要表现为胁痛口苦,脘腹痞闷,或恶心,或厌食油腻,口干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以清利湿热,以茵陈蒿汤加泽兰等。常用茵陈清热利湿,栀子苦寒以泻三焦之热,大黄清热通下,使湿热从二便而去;酌加茯苓、猪苓、泽泻、车前草、滑石淡渗利湿增强利小便之力;或加虎杖、田基黄、土茯苓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
     4.痰浊瘀阻
     主要表现为两胁及胃脘胀满或胀痛,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泛泛欲吐,食欲不振,便溏,舌质淡或暗,苔白腻而浊,脉弦滑。治以温胆汤加丹参、山楂等。常用半夏为主,降逆和胃,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益脾和胃;丹参、山楂活血化瘀并祛脂。
二、注重中医治未病,强调活血化瘀法
     5%的患者可以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而中医认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者多有血瘀。本着“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念,在脂肪肝还为发展为肝纤维化之前,予以活血化瘀的干预治疗很有必要。现代研究表明,大部分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及保肝的作用。
     活血片是我科肝病组治疗血瘀证常用药,也常被是用于脂肪肝的治疗,本药由我科史济招教授组创。主要由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王不留行、川芎、赤芍、生山楂等组成,经研究证实,活血片具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的作用。可显著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并可降低纤维蛋白原。
三、结合西医理念,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而中医之证由临床症状所组成,故无症则无证,然而临床中有诸多脂肪肝患者,经常无明显不适,多由体检时发现。笔者认为对于此类患者,则应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患者饮食起居、生活习性、个人体质等因素综合分析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1.依病因遣药: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按其成因不同,可分为营养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脂肪肝、内分泌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和妊娠期脂肪肝等。中医依据辨证论治的整体观,对不同病因的脂肪肝遣方用药不同,收到较好效果。
     (1)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选用山楂、茵陈、泽泻、草决明、五灵脂等。《日用本草》言山楂“化食积,行结气,健脾宽膈,消血痞气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含有脂肪酶,可促进脂肪水解,所含的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食易被消化,为现代防治脂肪酸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茵陈性味微寒,味苦,归脾、胃、肝、胆经,有确切的保肝作用,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肝损伤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茵陈具有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泽泻可以通过影响与胆固醇代谢有关的酶及抑制肝内三酰甘油合成等作用而抗脂肪肝;草决明味苦、甘,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作用。动物试验表明,草决明能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从而减少主动脉粥样硬化斑点形成, 能明显增加血清HDL-C 的含量,提高HDL-C/ T C 比值,改善胆固醇在体内的分布状况;草决明降血脂的主要成分蒽醌糖苷,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增加排泄,通过反馈调节LDL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延续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五灵脂苦泄温通,为活血化瘀中药,《本草纲目》曰:“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
     (2)酒精性脂肪肝 多选用葛花、草蔻、肉豆蔻、苦参、郁金等解酒醒脾之品。葛花性甘味凉,具有解酒醒脾作用。《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现代研究证明,葛花水提液能够减轻酒精性肝损伤;草寇、肉豆蔻二药也是治疗脂肪肝的常选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抗自由基、抗炎作用;苦参有清热燥湿之效。有研究表明苦参碱具有降血脂、保护心肌缺血的作用, 对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郁金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抗炎、保肝及影响脂质代谢的作用。中药郁金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炎炎症反应和良好的抗损伤作用,并能明显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组织再生;而郁金粉按134mg/100g 给予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大白鼠,血清胆甾醇有轻度上升,但能减轻家兔或大白鼠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及脂质沉积。
     (3)肝炎后脂肪肝 多用虎杖及清利湿热药。虎杖功效为: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于活血消炎,去湿热黄疸,降血脂。
     2.依实验室指标遣药:脂肪肝患者大多数伴有不同成度的肝功能损伤,对于肝功异的患者,常选用五味子粉冲服或五味子打碎煎服。五味子具有收敛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五味子主要活性成分能促进肝糖元异生和分解,具有降低AST、ALT的作用,近年来逐步引起人们重视;而对于血脂升高的患者多选用山楂、茵陈、泽泻、草决明、五灵脂、制首乌等。山楂具有活血化瘀,首乌含多量卵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茵陈、泽泻等具有调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而抗脂肪肝,故临床上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