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移动医疗,医学在互联网上的奇幻漂流
时间:2013.11.11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易丽叶 邴钟兴 余可谊

    2013年10月17日晚上6点,由北京协和医院团委&青年工作部和院友会主办、团委青工部SPRS团队全程策划的“mHealth Workshop(移动医疗之夜)”在北配楼三层职工之家精彩上演。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的医学发展”,特邀北京协和医院院友、杏树林公司创始人张遇升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同时还邀请了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微笑医生”张强教授、春雨天下卢杰先生、白天使首席医疗官程恩成先生和美康信李庐先生等几位活跃在国内移动医疗界的大咖。我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教授、妇产科万希润教授、五官党总支副书记贾青、院团委书记杨德彦和医事律师李惠娟等也出席了本次沙龙。本次活动还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周刊、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师报、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县域卫生杂志、中国健康界网站、爱思唯尔网及FI中文网在内的多家媒体、互联网和医务人员的关注。
    活动伊始,来自院友会的郭晶对张遇升先生进行了简短的采访,让大家首先了解了这位院友。采访结束后,张遇升先生围绕“互联网如何改变医学”的主题,先后从谷歌诊断、IBM Watson超级计算机等现象入手,生动形象地为大家解读了他对互联网如何推动和改变医学发展、互联网时代医疗服务所将面临的挑战等问题的见解,并结合其创办“杏树林”的经历和体会,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
    当前,互联网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塑着传统行业的面貌,渗透进生活的每个角落。告别了简单地将医疗信息搬上互联网的时代,随着医疗触网的深入,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医疗发展的第二次浪潮——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对移动医疗的定义是:mHealth,即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移动医疗应用和服务包括:远程患者监测、视频会议、在线咨询、个人医疗护理装备、无线访问电子病例和处方等。它为发展中国家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情况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有效解决办法。面对医疗的刚性需求,现有医疗资源分布不足、结构不均,移动医疗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现有资源最大化,让更多人享受到医疗服务和资源。随着智能手机的加速普及、手机传感器技术升级、APP等应用开发成本降低,移动医疗产业的加速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
    讲座结束后,为了让更多人能开放思维、积极交流,台上嘉宾和台下观众就时下的热门话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谈到关于互联网与医学发展的关系时,余可谊用D2D(医生对医生)、D2P(医生对病人)、P2P(病人对病人)类比B2B、B2C、C2C,界定了医学互联网的几种模式;张遇升结合“杏树林”现有的产品形象地描绘了医学中的互联网应用现状。其他几位嘉宾也纷纷围绕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医疗电话咨询、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的前景等主题,从个人经历、中美对比、创业体会、市场前景、商业模式等角度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尹佳教授认为,“面对移动医疗的市场和前景,我们应保持乐观的心态,要实现医生的融入参与,开发出更多贴近患者需求的产品,做到企业、医生和患者三方需求和利益的有机平衡”。中央电视台记者张萍指出,“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医患关系和多方主体,我们应重视采取多方途径和各方沟通的力量,推动该产业发展”。著名的医事律师李惠娟女士则强调,“当我们在处理移动医疗领域的困境时,应重视合法性和安全性,用技术支持的屏障保护医生的合法权益,用技术的力量去推动移动医疗产品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和可行性”。对于互联网与医学的关系,“微笑医生”张强这样来比喻,“大海无垠,你只有从海边的悬崖大胆跳下去,才能知晓海洋的魅力,窥探海里的世界”。
    移动医疗健康领域在中国就犹如这一片蓝海,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将会产生重大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给医护人员、IT人员提出了许多挑战,如果没有应对的勇气和能力,那必将会被这股移动医疗大潮的来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