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烧烫伤的高发人群,据统计,烧烫伤在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疾病中位居第二。约75%的烧烫伤发生在0至3岁的婴幼儿时期,15%发生在3至7岁的学龄前儿童。
烧烫伤后,家长在第一时间自救是否及时、处置是否正确,对患儿后续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如何正确有效处理烧烫伤是每个家长都需要了解的。
五步急救法
烧烫伤后怎么办?
一旦发生烫伤,家长千万不要慌张。牢记五步急救法:冲、脱、泡、盖、送。
冲
第一时间操作。将烫伤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或浸泡,持续20~30分钟,这样可以使局部快速降温,缓解疼痛并减少余热对深部组织的损伤。
脱
在充分浸泡及冲洗后,家长应迅速帮患儿脱去或剪开衣服、去除热源等,减少持续性的热损伤。但在脱除衣物的过程中,不要强行撕开衣服,以免造成皮肤撕脱,导致二次伤害。更不要随意将水疱撕破或撕脱疱皮,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如果衣服粘在受伤处的皮肤上,可以用剪刀轻轻剪开衣服。
泡
如果患儿疼痛明显,哭闹不止,可以持续将伤处泡在冷水中,对缓解疼痛有明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时要特别注意水温和时间,防止水温过低或浸泡时间过久,导致伤口冻伤。
盖
待患儿情绪稳定后,可取无菌纱布或家中干净的棉质布类覆盖于伤口处,并给予适当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创面再次受到污染或外界刺激,然后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将伤口处擦干后再覆盖伤口。
送
由于儿童的皮肤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在同样的致热源伤害下,儿童烧烫伤比成人更为严重。因此烧烫伤患儿一定要及时就医,原则上要选择就近的正规医院烧伤科处理烧烫伤,避免延误病情。
烫伤处理误区
家长在处理烧烫伤时会产生的三大误区包括:
误区1
直接使用冰块冷敷创面,这样会导致已经破损的创面基底血管因为温度过低发生收缩,从而导致创面恶化。
误区2
采用在烫伤处涂抹牙膏、酱油、红药水、燃烧后的草灰等所谓的偏方,这些处理方法不仅对创面没有帮助,还会污染创面,加重受伤情况,增加感染风险。
误区3
在烫伤处抹盐,食用盐并没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反而会加重患儿的脱水,加重烫伤深度,造成二次伤害。
婴幼儿缺乏自理能力及自我保护意识,家长要担负起照护儿童的责任。特别是在处理热水、热汤、火种、电器等事物时要避开儿童,以防造成意外伤害。
家庭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有责任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安全港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远离滚烫小怪兽,健康快乐成长!
文字/整形口腔病房 张伟
审核/整形美容外科 王阳
图片/网络
编辑/陆灵煜 洪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