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世界睡眠日 | 睡不着,睡眠时间短,倒夜班?协和医生小妙招助您良好睡眠!
时间:2025.03.31
字体:
所属分类:健康知识普及
来源:本站原创

睡眠是健康的基石,良好的睡眠是身心修复剂。您是否经常因为失眠、睡眠时间短而焦虑?您又是否作为夜班工作者,常常发愁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医生就来为您解码科学睡眠之道。科学管理睡眠,让每一场休憩为生命蓄能。


我们需要睡多久?

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

在医学上,根据睡眠需求不同,把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标准睡眠需求者,睡眠需求大约在7.5-8小时之间,大部分人都属于这个群体;一类人的睡眠需求会显著延长,每天睡不够10个小时,整个白天都会无精打采,这部分人群被称为高睡眠需求者;第三部分则是睡眠需求显著减少,每天睡眠在6小时以内就足以满足自身睡眠需求,这类人被称为低睡眠需求者。

有些人总是纠结自己的睡眠时间不够,担心自己“睡眠不足”。那么,一个人到底需要睡多久才算是睡眠充足?

答案是,只要睡眠能够满足自己日间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精力和体力恢复,就是充足的!

不要因为没有“睡到足够的时间”而让自己过度焦虑,反而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首先关于光线,可以参考以下四条建议:

1、如果窗帘太薄了就会透光,建议换成厚窗帘,隔绝外部光线。

2、我们在室内需要避免使用光谱中带有大量蓝光的LED照明。如果您经常起夜,可以安装小夜灯。

3、电气设备一般有电源指示灯,会在工作或待机时亮起。如果其过度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可用胶布将其遮挡。

4、如果上述三条做起来有困难,我们可以直接选择佩戴眼罩睡觉。

对于卧室的噪音,我们可以进行控制。

1、如果噪音来自室外,建议在家中安装隔音玻璃。

2、不建议将宠物带进卧室。

3、建议选用低噪音的空调、加湿器等设备。

4、除了闹钟,还可以使用一些具有唤醒功能的灯具。这类产品可以模拟清晨太阳的升起,逐渐增加亮度来慢慢唤醒身体。

以上措施有助于减少噪音,但我们还可以人为增加一些噪音来帮助睡眠。例如通过舒缓的音乐或者一些被称为“白噪声”的声音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入睡。白噪声可以给人平静、安宁、舒适、放松的感觉,通常可以在一些助眠App中获得,或者使用专门的白噪音音响;舒缓的音乐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我们只需要在睡前听45分钟,就可以在当晚获得睡眠的改善,并且听的天数越多,效果越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睡眠时戴耳机,可能会造成听力损伤和耳垢堆积。


倒夜班,如何改善睡眠?

长期夜班可能会引发精神疾病,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放任不管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那怎么如何倒夜班,才能尽可能地改善睡眠呢?

首先,我们要为睡眠创造理想的环境。白天睡觉的挑战在于,强烈的光线和更多的噪音。

建议在卧室安装更厚的窗帘和隔音玻璃,佩戴耳罩或耳塞。和家人提前沟通,避免打扰。手机可以调整为免打扰模式,设置语音信箱,防止电话或信息中断我们睡眠的同时,也避免错过重要的事情。如果需要接收快递,可以与快递员事先沟通好,或者在备注中写上“放在门口”等。

夜班后要给自己留出恢复期,在夜班之后的休息日抓紧时间补觉,把消耗精力的事情往后推迟。

利用策略性睡眠。一般在上夜班之前可以睡上约3个小时。如果工作岗位允许,最好能在工作间歇小睡一会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持精神的灵敏,减少困意和节律的紊乱。如果工作岗位不允许,我们就需要保护好日间睡眠,如果在下班路上过多接触阳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回家后入睡就会更加困难。建议下夜班(尤其在天亮时下夜班)路上佩戴墨镜,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日光的影响,也可以使用褪黑素来辅助睡眠。

我们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安眠药物。这类药物要遵循低剂量、间断性、按需服用等原则,除非情况非常紧急,否则不推荐使用。

保持健康,让我们从睡个好觉开始。

文字/心理医学科 姜忆南

整理/洪成伟

科普作者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