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推进科研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 北京协和首届创新转化大赛圆满落幕
时间:2024.12.17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加快培育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2024年9月-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举办首届创新转化大赛。决赛于12月12日拉开战幕,经过赛前院内投票、院内外专家和大众评审现场打分,口腔科青年医生何新宇基于临床痛点难点,突破理论与技术瓶颈,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牙髓治疗机器人”斩获一等奖。基本外科郭俊超教授和眼科赵潺教授的项目获得二等奖,核医学科朱朝晖教授、骨科副主任杨波教授、骨科赵宇教授的项目获三等奖,口腔科主任万阔等6位专家的项目获优秀奖。

from clipboard

▲获奖名单


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刘登峰司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顾金辉主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潘苏彦、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刘晖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彭斌副院长出席大赛并致辞。近30位来自医药、医疗器械、投资等领域的产业专家,以及20余位院内专家、青年医生代表应邀观摩大赛并担任评委。

from clipboard

▲会场全景


本次大赛自今年9月启动以来,吸引了47个项目团队积极报名。经过初赛、复赛,涵盖医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等方向的12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from clipboard

▲由左至右:刘登峰司长、顾金辉主任、潘苏彦一级巡视员、刘晖副主任、彭斌副院长


决赛正式拉开帷幕前,与会领导对选手们提出殷切期待。刘登峰司长勉励大家围绕临床重大需求和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医学科技创新,探索形成高水平临床研究的协和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环境。顾金辉主任表示,期待看到更多富有创意、实用性强的成果脱颖而出,希望北京协和医院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更多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应用。潘苏彦一级巡视员希望大家在切磋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秉持医者仁心与科学家精神,让项目经得起临床检验、耐得住市场打磨。刘晖副主任表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一如既往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的成果转化工作,促进医疗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彭斌副院长指出,本次参赛项目不仅代表了北京协和医院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更体现了科研团队对于患者需求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与把握。随着科研处负责人包新杰教授提出“为科研创新而战,为转化落地加冕”的号召,决赛战幕正式拉开。


满足“刚需”,让更多患者受益

牙髓炎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期疼痛等级可达到10级,甚至超过女性生产时的宫缩疼痛等级(7-8级)。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的首选方案,虽然已有150年悠久历史,但操作技术要求高,而培养一名心灵手巧的专科医师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也面临很多问题。”口腔科医师何新宇介绍,牙齿根管系统呈弯曲网状,多数器械难以匹配,不仅可能导致感染残留,还可能造成一些并发症;化学消毒需要切割大量原始牙齿组织,可能会影响远期预后效果。

from clipboard

▲自动化牙髓治疗仪工程样机(右侧)


何不换个思路?何新宇带来的“自动化牙髓治疗解决方案”以柔克刚,提出“以激光激活荡洗为主导的微创根管治疗”思路,将主要治疗载体从刚性器械转变为液体。刚性器械不能触达的地方,液体却可以“无孔不入”,而且无需医生手工定位,这就能将原本需要精细化手工操作的牙髓治疗实现了自动化。

基于团队提出的“光声流效应引导下的微创机械化学预备流体充填治疗方法”,团队研发了“自动化牙髓治疗仪”,显著降低了根管治疗的技术门槛,减少了机械切割,保留天然牙体组织,并通过引入自动化程序释放医疗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自2018年启动,2023年6月完成原理样机,受邀Nature杂志特刊专访,2024年7月完成工程样机,斩获多项全国创新转化大赛一等奖。

from clipboard

▲医生使用“清醒镇静下口腔治疗监测系统”为患者治疗


同样是解决看牙“刚需”,口腔科主任万阔牵头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清醒镇静下口腔治疗监测系统”则瞄准舒适化牙科治疗的巨大需求,针对清醒镇静检测设备的缺乏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把医生经验转化为口腔治疗监测系统,已经完成了样机开发和制作,并在模拟环境中完成测试。


迎难而上,勇闯医学禁区

素有“癌王”之称的胰腺癌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致死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其初诊时即转移的比例超过60%,中位生存期仅有6个月,5年生存率仅3.2%。“这是我们胰腺外科医生心中永远的痛”,郭俊超坦言,解决患者的难题是每一位协和医生的情怀。

2020年,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胆碱代谢在调控胰腺癌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证实CHKα是重要靶点,针对这一靶点,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并合成了系列衍生化小分子化合物,经过抗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实验,以及酶活力测定,证实了CHKI-03效果最好。此后团队综合运用多种体外、体内肿瘤模型,发现CHKI-03能够显著抑制胰腺癌的肝转移,揭示了其具有强大的抗肿瘤增殖及抗转移效果。2020年-2024年先后完成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多方强强联合,我们有望实现新药研发First-in-class的新跨越,有了战胜‘癌王’的希望!”

恶性肿瘤治疗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难点,放射性药物研发日益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也是各大药企的重点战略方向。近年来,核医学科朱朝晖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核医学药物的国际首次临床转化。此次参赛他带来的是新型双靶点分子探针TATE-RGD,该探针可“一站式”检出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增加光成像基团后,“PET-光学”多模态成像可指导精准手术切除肿瘤;标记177Lu后还可用于核素靶向治疗,已获批中国、日本和欧洲发明专利。这款“万能”探针,不仅能减轻患者花费,还可以实现诊断治疗同时进行,引发了产业专家的极大兴趣。


艰难玉成,让中国技术“出海”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老龄化的进展,眼底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眼底疾病,传统给药路径是经玻璃体腔(眼球空腔)注射,但药物向各个方向弥散,存在组织靶向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较大等缺陷。如果能在脉络膜上腔和视网膜下的间隙给药,将有效提升组织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且毒副作用小。“这就相当于用注射器扎穿蛋壳,但不能损伤蛋壳膜,如何实现安全、微创的精准定位,注射是关键。难度是天花板级!”

from clipboard


赵潺对比分析了包括佐治亚理工&Clearside 方案、以色列Everads方案等在内的多个创新注射方案后,受“弹簧”的启发,发明了全新的阻力感应式注射原理,研发了全球首款脉络膜上腔精准定位注射装置,提出了全新注射原理实现精准组织间隙定位的“协和眼科方案”。团队攻克了3项卡脖子技术,研发了2项颠覆性技术和3款创新医疗器械,未来还有望向多学科延展使用。“授权多项国际专利,创新性足够!”评委对这一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的目标是未来能够实现技术和产品出海,虽然路很漫长,但我们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赵潺坚定地说。

“希望来自我们协和的原研技术,可以助力健康中国,引领我国医学迈进世界先进行列,绽放民族之光!”一等奖获得者何新宇结束汇报后,赢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from clipboard

▲左上:彭斌副院长为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右上:放射科金征宇教授、急诊科主任朱华栋为二等奖获奖选手颁奖;左下:耳鼻喉科副主任冯国栋、护理督导史冬雷为三等奖获奖选手颁奖;右下:科研处副处长白桦、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副处长许超男为优秀奖获奖选手颁奖

文字/陈恔

审核/科研处

图片/孙良

编辑/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