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1月20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而此时,一股让气温“伤筋动骨”的强冷空气也正在赶来的路上,真正的“四九”严寒就要来了。如何抓住冬天的尾巴,固护身体的正气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医生建议叩齿、暖腹、护“尾”,从头到脚做好养护。
叩齿固肾
冬季养生“藏”为先,抓住大寒这末尾时节,做好养护可先从“上”开始。中医讲“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在液为唾”。叩齿,是自古以来重要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叩齿之后配合吞咽口中津液,能固摄肾中精气、强壮脏腑、养阴生津。
东晋养生医学家葛洪提出“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意指每日清晨叩齿三百次以上,可使牙齿坚牢。叩齿不仅能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牙齿坚固有利改善口腔健康,还能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促进消化和保持口腔清洁,还能辅助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身心。
现代人不必局限于清晨,可选择空闲时间进行叩齿锻炼,每次50~100下,每日1~2次,上下牙齿轻叩出声即可。叩齿结束后,舌在口腔内贴紧牙齿,上下左右划圈搅动,待唾液分泌后缓缓咽下。“叩齿吞津”法适用人群广泛,尤其是体虚疲劳、口干舌燥的老年人,或中医辨证属于肾阴亏虚证的糖尿病、结核病、干燥综合征等人群,但有牙齿松动和刷牙反复出血情况者可暂缓。
暖腹散寒
今年的大寒节气紧随“腊八节”之后,不妨在大寒接续当季美食,煮一碗热气腾腾、香糯可口的七彩十宝粥,视觉味觉俱佳,还能暖腹散寒。取糯米、大米、黑米各50克,红豆和薏米各50克,枸杞、莲子、黑芝麻、桂圆肉各20克,红枣50克,淘洗干净后,加水同煮享用。本药粥能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美容安神,适于乏力失眠,面色萎黄、皮肤干燥、头发稀疏等气血两虚证如贫血、营养不良人群。但特别提醒,糖尿病人群要注意不宜过多食用。
寒之至、春之始。大寒与立春相交接,饮食选择性味温热的种类有助御寒,日常膳食中还可搭配香菜、洋葱、紫苏叶、姜丝等,性温升散,不仅能使人体适应来年春天阳气升发的特性,还可预防大寒时期易发的风寒感冒等病证。
强跟护“尾”
大寒时节,寒邪当令,人体筋脉遇寒后气血凝滞会引发疼痛,特别是肢体末端血行不畅,症状尤为明显。酷爱滑雪、滑冰的“发烧友”们,畅快驰骋后,足踝用力又一定程度受寒,可能导致足跟痛和足踝酸痛。可温水泡足后,进行足跟按摩和昆仑穴(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在脚踝的外侧,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压,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可治疗腰骶部疼痛,足部疼痛等。日常每次按揉5秒,放松后重复按揉,每组按10次,每天做2组。
督脉为“阳脉之海”。按摩督脉上的长强穴(位于臀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能调节全身阳经气血,还能治疗急性尾骨痛、腰扭伤、慢性腰脊痛、脱肛或痔疮等疾病。雪道上的“菜鸟”们,若摔了“屁墩儿”引发尾骨痛,同样可以按摩来护“尾”治“尾”,或通过温水坐浴的方式进行局部治疗及保健。此外,平时腰臀和下肢怕凉明显属于肾阳不足证者,可于家中或车中座位上,备好温暖的坐垫,保护“尾”部阳气。
过了大寒就是年
满怀希冀,春归不远
祝您身暖亦心安
审核/董振华 孙华
图片/孙良 自网络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