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协和老中青三代党员代表作主题报告,表达了一代又一代协和人矢志不渝跟党走的淳朴心声。他们的事迹是协和儿女为党的卫生健康事业接续奋斗的缩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不忘党恩,永跟党走
妇产科 徐苓
党龄55年、在西藏工作8年
我的前半生有两件大事:1963年考入协和医大,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40后”。新中国诞生时我3岁。亲身经历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深深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大学期间,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激励着当时年轻的我们,要像雷锋那样树立革命人生观,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这句话也成了我的人生格言。其实,勤奋奉献、淡泊名利也正是我们协和人的品质。
由于赶上特殊时期,我们在协和的临床教学只好转移到乡下进行。协和老师带领我们在老百姓的院子里、炕头上,结合病例,为我们传授协和的“三基三严”,传承协和人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难忘费立民大夫手把手教我做疝气手术,难忘妇科王元萼大夫在公社的队部给我们讲妇科出血的诊治。最重要的是协和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在条件艰苦、缺医少药的农村,用扎实的基本功,用最接地气的治疗方法为老百姓解除病痛。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们毕业后在基层工作真是受益匪浅!
1970年,我们从协和毕业了。同学们纷纷去了边疆和基层。作为共产党员,我理所应当去了西藏。在最艰苦的藏北高原,那曲地区申扎县落户8年。西藏的历练打磨了意志,净化了心灵。让我更领悟到,不管山高地远,只要听党的话,心里就踏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祖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我有幸考取了协和研究生。毕业后,也成为了协和妇产科的一员。后来师从葛秦生老师,学习妇科内分泌专业。1986年有机会出国,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流行病学,并获该校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学习期间,我发现课堂上我们参考的所有流行病学资料都是国外的,中国人的数据几乎空白。学成回国后,便立志开展了一些中国人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中一项关于北京地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使中国骨折发病率首次在国际上发表,并被多次引用。也因为在这方面的点滴成绩,使我有机会跨界到骨质疏松的学术领域,并连任了两届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主任委员。
人生过半,我由衷想感谢成长道路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贵人:感恩我的党,感恩我的协和!今年,恰逢两位贵人双双迎来百年华诞。在这里我要祝福伟大的党永葆青春,在新征程上扬帆领航!祝福我亲爱的协和不负使命、再创辉煌!
医心向党 传承发展
肾内科 陈丽萌
内科党总支副书记、肾内科主任
“对很多协和人而言,共产党员的初心首先是成为一名好医生。”
1993年我从华西到协和实习,是预备党员;2001年博士毕业开始担任肾内科党支部书记;2016年兼任内科党总支副书记,今年开始担任专科主任。协和28年,不仅是个人学术的成长,组织也赋予我更多的责任,亲历了改革开放、新时代、协和快速发展,深刻感受到党的引领,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感恩与传承
90年代的十九楼、护士楼,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习医和住院医。每个小大夫都有心仪的榜样:朱预老师果敢清晰的临床思路和开阔的手术视野,郎景和老师内外兼修的儒雅风范,我们内科领衔的自然是方圻老师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每周三晚上的内科住院医讲座永远需要抢座位:罗慰慈、吴宁、朱元珏、王爱霞、陆星华、李学旺、朱文玲、赵永强老师……没有哪一个讲坛能汇聚如此多的“大内高手”。把最基础的知识、最实用的技能、最前沿的技术,讲得如此深入浅出。医疗的原则、职业的态度、学术的思想,就在日常工作中无声地传递。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他们的言行,构建了协和学术、文化与党建的基石。1996年身为住院医的我被评为院校优秀党员,深感骄傲,因为我身边领奖的是内科的传奇张乃峥教授。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将医者的仁心、敬业的专精、忠于人民的奉献代代相传,这就是协和党员的初心。
亲历与感悟
2001年担任支部书记的我,是科里年资最低的代理主治,如何做好党建工作?给我帮助最大的是科室创始人,今年97岁的毕增祺老师,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党建和业务两手都要硬。我们支部工作原则是“我在你身边,你在我心中”,学术发展、困难面前,群众看党员。“汶川地震、援疆、援鄂抗疫”,历任支部书记都冲在最前面。党建融入并引领科室每项工作,党员也是最好的医生。
幸运如我们,迎来了综合国力提升、医院大发展和国际交流的 “黄金时代”。NIH博士后,首批“百人计划”、CTSI、芝大教育学者培训学员,获得多项国家基金支持……发展的中国赋予我们与国际同行同台竞争的机遇,我成为国际专科最好杂志副主编,我为祖国骄傲,为身为协和人自豪!
创新与感想
今年是建党百年,“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党和政府新的战略部署,也是协和全体党员新的责任。
中流击水,奋楫者先。在医院的支持下,肾内科迁入新血液净化中心,与哈佛大学的合作晋级A级,雪梅主任把最好的学科交给了我。身兼科主任和党总支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以党建为引领,医教研全面发展,投身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国重实验室建设,探索远程智慧血净化新技术,迎接罕见肾脏病研究新挑战…… 我们将和全体协和人一起,归零再出发。
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在伟大抗疫精神的照耀下勇毅前进
麻醉科 宋锴澄
协和国家援鄂医疗队第五临时党支部书记
麻醉科主任助理
“一个共产党员与一个优秀的人相比,区别在哪里?”
我在2020年武汉战“疫”前线,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五临时党支部书记时,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国动员!医院党委发出了致全体党员的公开信,在短短的18个小时内就有3306名同志请战报名。时任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和副院长韩丁带领186人的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奔赴武汉前线,其中一半以上是共产党员。我们在到达武汉之初,面对环境的陌生、设备药品的紧张,在对新发传染病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克服重重困难,挽救生命?
“各种报警声在整个病房此起彼伏:1 床血压下降了,2 床气道压太高了,15 床出现了心律失常,6床二氧化碳已经严重超标……”
“由于防护服过于严密,我出现了缺氧症状,甚至一度神志恍惚,想要直接摘掉口罩。但我反复告诉自己绝对不能,绝对不能……”
前线患者病情之凶险、时间之紧迫、战斗之激烈是许多人从未遇到过的。但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关键时期,越能检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到武汉,张抒扬书记就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主题党课上,号召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前线6个临时党支部充分展现了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坚守红区。始终保持7 名以上医师、20 名护士在红区坚守,使得北京协和医疗队成为红区值守医护人员最多、单人每班次值守时间最长的医疗队。
ICU副主任周翔在病房连续战斗8小时之后,因体力不支而摔倒,头部受伤。但他仍然一边缠着纱布,一边坚持在一线指导年轻医生工作。第一批医疗队队长、感染内科党支部书记刘正印教授亲自换上防护服,在病床旁进行咽拭子采样,冒着最大的风险与病毒“零接触”。他说:“我是党员,也是队长,要给年轻同志作表率”。老党员们身先士卒、奋勇争先,也带动了一批批青年同志冲锋陷阵。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大批优秀的青年医护人员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有52名队员在前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1名同志火线入党。
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我经常问入党积极分子一个问题:“一个共产党员和一个优秀的人相比,区别究竟在哪里?”时任国家医疗队党总支书记韩丁同志说:“亲历这场战‘疫’后,我们更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更懂得了信仰的意义,更懂得了中国的力量,更懂得了我们党的伟大……”
回想最初接到奔赴武汉的通知时,我没敢告诉远在老家的双亲,只是默默地带上了能够证明身份、联系到家人的户口本和结婚证。因为我知道,这一次可能一去不回。
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业务优秀、品格高尚的人,但共产党员除了是一个优秀的人之外,还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有着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决心,因此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在伟大抗疫精神的照耀下,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随时准备为党和国家牺牲一切!”这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