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晓伟副部长来院视察,希望协和再接再厉,圆满完成残奥会医疗保障任务
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本报记者 段文利
9月5日上午,残奥会开幕式前一天,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来到我院,听取了医院关于残奥会医疗保障准备工作的汇报。马部长对协和医院此前出色完成的奥运会医疗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代表陈竺部长和高强书记向协和全体同志表示祝贺、感谢和慰问。马部长同时指示,医院在迎接残奥会医疗保障工作中,要针对残奥会医疗服务特点,确保医疗安全,提供人性化关怀,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大型医疗机构要具备代表国家处理事情、讲话的素质和才干”
马晓伟副部长讲话说,整个奥运期间,协和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统一部署,经过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城市运行和奥运医疗保障两方面任务,不辱使命,表现出代表国家医疗保障最高水平的协和水平,卫生部党组对此感同身受。
马晓伟副部长对协和医院就奥运会期间引起国际关注的美国游客刀扎伤事件的极其果断和完美的处理表示高度赞赏。他说,这件事发生后,协和与999在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上很好地支持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医学手段的作用,确保了病人安全,不失时机地表现出协和水平。不仅如此,协和医院还在尊重病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谨慎地对外发布新闻,将一个容易被炒作起来的敏感事件很好地处理,化解了危机,体现出了把握外事的火候和经验。
马晓伟副部长强调指出,我国大型医疗机构,不仅应该具有很高的医疗水平,而且要具备代表国家处理事情、讲话的素质和才干,这一点很重要。他说,汇报是纸面上的东西,而一个典型事件的处理,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他称赞协和医院遇事能够沉着应对,经受了考验,见过大阵势、大场面,不仅在压力之下很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而且还体现出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该请示的请示,该报告的报告,该独立操作的独立操作,这是协和医院多年来积累的结果,卫生部对此给予高度肯定。
关注残疾人特点,提供“四心”服务
马晓伟副部长肯定了协和医院为残奥会在人员、培训、设施条件和医疗救治等方面所做的充分准备。同时强调指出,虽然残奥会在规模、影响力等方面与奥运会不同,但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不仅没减轻反而更重。奥运会是比金牌,残奥会是献爱心。所以他要求大家对残奥会的医疗保障予以高度重视,思想上不放松,力量上要加强,要确保医疗安全,提供全方位服务。
残奥会的医疗安全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马晓伟副部长指出,这是由服务对象的特点决定的。奥运会是全世界身体最好的一个群体在挑战人类极限,而残奥会的群体大多是处在康复期的病人,自我保护能力与健康人不一样,或者虽然是正常人群但有基础性疾病,常会发生快速的转化,这本身对医疗服务提出了任务。而且,在赛场竞技中还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如轮椅翻车、骨折、举重砸伤等,所以医疗安全特别重要,不能出事。
马晓伟副部长指出,残奥会的服务,考验的是我们在“爱心、关心、细心、耐心”等“四心”上的表现。他说,对残疾人的服务一定要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性,既要尊重他们自立自强的意志,还要注重与残疾人沟通的政策水平,把握好火侯,给予其恰到好处的细致照顾。
马晓伟副部长衷心希望协和再接再厉,发挥出水平,做好残奥医疗服务,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赵玉沛院长代表协和医院表态:一定再接再厉,做好残奥医疗服务工作。
随同马晓伟副部长来协和视察工作的领导还有卫生部办公厅尹力主任、医政司王羽司长、应急办梁东明副主任和医疗服务处焦处长。我院全体院领导,院办、党办、奥办、医务处、护理部、保卫处和宣传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卫生部召开全国医政工作会议北京协和医院喜获两枚“金牌”
本报讯 在8月28、29日北京召开的“2008年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2008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对46家“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和42家“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获奖单位”进行了表彰。北京协和医院荣获“2005-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和“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两项荣誉。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三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和2007年医政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下半年医政工作。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高强、副部长马晓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这场300余人到会、2万余人参与的大型电视电话会议中,部领导多次对北京协和医院提出表扬。马晓伟副部长称赞协和医院奥运期间成功救治美国刀刺伤游客事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在报告中提到协和在血液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称赞协和在工作量增加的同时,用血量不升反降。高强书记在最后的总结中再次提到协和医院,表扬赵玉沛院长将主要精力放在医院管理上,使医院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进步。 医务处 宣传处
3、交流互通促发展 携手共进心连心——协和管理团队赴“301医院”学习取经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9月3日下午,在赵玉沛院长、鲁重美书记为首的全体院领导班子带领下,由各业务科室主任、职能处室第一负责人、党总支书记和正副总护士长等组成的协和管理团队一行120余人前往301医院进行了以管理为主题的参观学习。301医院全院上下高度重视此次协和来访,精心安排了参观内容、流程以及周密的“一对一”陪同。在短短的三个小时里,大家先后听取了301医院的工作报告、参观了院史馆、新落成的肿瘤大楼、外科大楼等,并分五组与对口科室进行了管理经验交流,协和团队所到之处均受到了301医院同仁的热烈欢迎。
车辆驶入301医院西门,大家立即感受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热烈的、亲切的欢迎氛围。在解放军总医院的文体活动中心门口,以总后勤部副部长兼301医院院长秦银河为首的301医院党政领导全体在此列队欢迎。欢迎仪式由文德功政委主持,秦银河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欢迎协和管理团队在医院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走进301交流工作。赵玉沛院长代表协和对301医院的热情接待、周密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并向301医院赠送了图为十二条红鲤鱼的刺绣挂件,祝愿301医院一年十二个月月月红。秦银河院长向协和回赠了铜鹰的雕塑,希冀协和大展宏图。
在主会场的座谈会上,陈晓红副院长所作的关于301医院发展建设的工作报告、流光溢彩的医院规划沙盘、承载半个世纪积淀的院史馆,将301确定的研究型医院的战略规划与蓝图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301医院建于1953年,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二临床医院,与协和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是部队医院当之无愧的排头兵。特别是近年来,301医院本届院领导班子上任后,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确立了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二次创业”,开拓创新,和谐奋进,被中宣部、总政治部表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
在硬件建设上,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外科大楼、肿瘤中心大楼、文体广场和计划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内科大楼等建筑群使301医院面貌焕然一新。楼宇智能化、办公自动化、诊疗数字化、信息网络化构筑了301“数字化医院”的发展理念。在改善服务的举措上,该院推出了分层挂号、电话预约等门诊挂号多种渠道,门诊接诊的多种形式,解决疑难疾病早诊断的门诊会诊中心,实行弹性工作制,实现医技检查零预约,收费等候不超15分钟,以及健康教育、咨询的超值化服务。在医院管理上,301医院走“内涵式”质量发展之路,努力推进学科建设向研究型学科发展,推行亚专科的管理模式、实行目标考评,深入开展“主题年”活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通过《节能五年规划》,提高了医院的经济运行效益。在用人和推进科技创新上,建立了“激活队伍、激发潜能”的灵活机制。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注重加强国际交流,有针对性地送员工出国培训,构筑了“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平台。在保健工作方面追求“极致化”服务,形成了“忠诚保健、甘于奉献、精益求精、永攀高峰”的南楼精神。注重医院文化建设,在全院营造了“忠诚、敬业、和谐、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全院树立的“姓军为兵,服务为民”理念,使301医院为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集体参观301院史馆后,协和团队分为非手术科室组、手术科室组、医技组、护理组、行政管理组和后勤组,在该院领导和相关科室领导陪同下,先后参观了该院新落成的肿瘤中心大楼、外科大楼、门诊大楼等,对口科室进行了管理经验的交流与座谈,协和团队所到之处均受到了301医院同仁的热烈欢迎。短短三个小时的参观、交流,使协和人深感不虚此行。
在陈晓红副院长等院领导的陪同下,赵院长、鲁书记带领行政管理组成员先后参观了位于肿瘤中心大楼的14层干细胞移植病房、8层肿瘤四病区、5层床单位消毒中心、3层摆药中心,参观了位于外科大楼的17层楼顶花园、16层骨科一病区、4层外科重症监护科。实地体会了301医院的建设速度、数字化医院以及追求极致的服务理念。在院办大会议室里宾主双方进行的座谈交流中,党委书记鲁重美说,301医院处处为临床一线着想、为病人着想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秦银河院长说,协和与301医院规模相当、发展目标相近,历史上有很好的合作,现在两院领导之间也有频繁的相互交流,希望今后有随时随地的相互交流、优势互补。在301医院的留言簿上,赵院长激情书写“交流互通促发展,携手共进心连心”,表达了协和与301医院在新时期加强交流、推进管理的良好祝愿。
后奥运时期,新一届院领导班子把管理团队建设、加强和改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作为头等大事,走访301医院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根据该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各组还将陆续召开参观归来的座谈讨论,取长补短,推进协和医院管理创新。
4、大河有水小河满——急诊科“宏观把握,微观切入”实现管理创新
本报记者 陈明雁
2008年6月,医院决定腾出1段8病房,用于建立奥运病房。可是腾出的病房搬到哪儿去?这个时候急诊科主动站出来,愿意提供急诊下观察室的30张床位和整个办公区域,为1段8病房周转使用。在这个紧急而又关键的时刻,急诊科不仅主动替医院分忧解难,而且在两天之内就完成搬家。三个月后,北区拆迁接近尾声,发热门诊无处可去,急诊科又让出原办公区域给发热门诊……这两件事,折射出的是一个科室的传统和管理理念。
全院一盘棋,通盘才能赢
科主任应该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于学忠主任说,“我是协和医院的急诊科主任,所以看问题应站的角度更高一点,而不是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医院院长的一切决策都是立足于医院的全盘考虑,即使对急诊科有所影响也是暂时的,只是应变措施。医院有困难,科主任应该积极响应。”同时他认为,急诊科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医院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所以,当医院有困难的时候,急诊科也应该有全局观。“虽然说小河有水大河才会满,反过来大河有水小河的水会涨得更高。”于学忠主任形象的比喻了科室与医院之间的关系。
而这正是急诊科的传统。急诊科把医院的挑战和机遇,也视同自己的挑战和机遇。老主任马遂曾任院领导,而今是奥运村诊所的医疗经理。于学忠主任不仅管辖急诊科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医院保卫处处长,而王仲副主任兼任行政处处长,同时还是奥运网球场馆的医疗经理,王厚力副主任参加奥运全开闭幕式医疗组,急诊科还派出13名志愿者参与奥运……正是在这样一种传统下,科室人员得到了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
下棋需布阵,急诊有分区
除了在宏观上有大局观,急诊科同时注重内部细节管理。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急诊科实行区域化管理。比如对于抢救室,重点提高急诊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的判断,精确、快速的做出评估,加强分诊;对于下观,则重点加强病人的规范化治疗,以指南为依据,结合具体病情做出正确的临床治疗措施;而流水方面,则注重从流程入手,加强急诊分诊,使病人最快捷的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和处理并预防病人在急诊就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
在让出下观病房后,急诊科也迅速做出调整,适应新环境、新情况的变化。郭树彬副主任介绍说,急诊科增强了抢救室力量,将原来的2-3人,增加到4人,全部为高年住院医生和主治医师。同时加强上观病人的管理,医生人数增加到6-7人,使滞留在急诊的病人得到了很好的救治,同时加强病人的巡视,在大量危重病人滞留的情况下保证了急诊的医疗质量。6月至今,急诊科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和差错。
管理分层次,技术要领先
与同行的竞争,从低到高依次是价格、服务、品牌、标准制定者。于学忠主任认为协和已经具有品牌效应,在国内已处于次高峰,应该进一步努力成为制定标准的人,让所有同行按照协和的标准、规范来运作,只有这样才会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这种观念下,急诊除了应对日常工作,同时也注重学术发展。每年4月份,急诊科举办国际高峰论坛,今年有1400余人参加。会议上,急诊科再次推出两项新技术,一是超声在急诊的运用;一是血管内低温技术的运用。这两项技术从理念和技术走在了国内急诊的前沿。
急诊超声在此次营救美国游客刀刺伤事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病人送到急诊科后,急诊科医生一边进行气管插管,建立输液通道,一边进行快速超声扫查,不仅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且及时、正确地评估了病人的伤情。郭树彬副主任介绍说,急诊科不仅要求医生学会老一辈的视触扣听,同时把急诊超声等病情快速评估技术充实到“三基、三严”的教育中,要求急诊医生掌握更全面的技能和更先进的诊疗技术。成为名副其实的“医学特种兵”!
苦并快乐着,协和精气神
奥运期间,急诊科的压力很大。抽调了5名医生和8名护士参与奥运工作,同时周边医院的病人涌入协和,在急诊滞留了大量的危重病人,最多的时候,仅抢救室就有20多个病人。急诊科增加每班医生人数是以牺牲自己休息时间为代价的。这段时间以来,急诊医生平均工作时间为每周50-60小时,科主任于学忠整整9天24小时在院留守,副主任郭树彬也是好几天连轴转。郭主任笑言,“不管什么节日,什么天气,一年365天,急诊科都是24小时开放。越是重大节日,越是糟糕的天气,急诊科的病人越多,医生的压力越大。”但就算是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压力,急诊科依然保留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氛围,“苦并快乐着”,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5、科技与政策双管齐下
北京协和医院科学、安全、节约用血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段文利
北京协和医院在2007年全年手术例数较2006年增长13%的情况下,临床用血量下降10%;过去临床科室常因输血科对血液的管控过严而与其发生“口水战”,如今彼此握手言和;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主动申请接受术中自体血回输等安全用血技术。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北京协和医院因科学、安全、节约用血成效显著,受到卫生部大会点名表扬。北京协和医院院长、手术与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赵玉沛教授介绍说,“协和的经验是,一方面严格用血管理,鼓励临床在适宜病人中大力开展节约用血技术,另一方面为临床紧急用血建立绿色通道,敞开方便之门。在政策导向上我们做到既收又放,堵上漏洞与疏通渠道相结合,目的只有一个,确保病人安全”。
自体血回输机成了“香饽饽”
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提供的主要医疗指标显示,我院2007年全年手术例数30336例,比2006年的26865例增长了13%,与此同时输血科全年用血量统计表显示,医院2007年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三项使用量均比2006年下降10%左右。“协和医生手术技巧的整体提升,麻醉科在手术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在适宜病人中开展的术中自体血回输、控制性降压、术中血液稀释等技术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病人术中出血,大大降低了临床用血,术前备血量也随之下降”,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说。
大力开展术中自体输血是落实“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主要技术手段。这一技术手段在协和全院铺开依靠的是管理和技术的双翼。赵玉沛院长说,国家出台输血指南及规范化文件后,北京协和医院立即召开医疗管理委员会、手术与输血委员会的会议,制定了医院关于术中自体输血的相关管理规定,并将医院自体输血20%的指标落实到每个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和输血科坚决执行,在积极推广成份输血的同时,在手术科室医生、病人及家属中大力普及自体输血教育。质量评价监督中心定期核查各科自体输血的执行情况并在全院公布,医院对成绩突出或达标的科室在全院范围内予以表彰,有效的激励使全院形成了节约用血的良好氛围。
在协和,自体输血已经跨越技术囿阈,成为科室的工作常规,成为每一位麻醉科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必须娴熟掌握的操作。目前,除肿瘤或全身感染病人外,预计出血量400毫升以上的病人均被作为自体输血的对象,黄宇光主任介绍说。
“这些举措切实使库存血使用量降了下来,很好地避免了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因此手术医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能够主动劝说病人接受自体输血,越来越多的病人也开始主动申请术中自体输血。与前几年相比,我们在推行自体输血工作中,明显感到阻力减小了。现在,手术室的8台自体血回输机成了‘香饽饽’”,黄宇光高兴地说。
“即使像基本外科的胰腺癌、直肠癌和妇产科的卵巢癌这样的大手术,协和能做到术中几乎不出血,或者出血量很小”手术室总护士长周力举例说。
“过去,妇产科的卵巢癌手术常规需要备血2000~3000毫升,骨科的脊柱侧弯手术要备血2000毫升,现在只需要准备4个单位的浓缩红细胞,手术病人备血量直接降低四分之三以上”,输血科主任白连钧说。
严格临床用血的分级权限和审批程序
科学、合理、节约用血,在协和经历了从理念到实践的“质变”。2006年底北京市的血液供应一度出现供应紧张的现象,在血液供应最紧张、最艰难的时候,北京协和医院输血科每天仍要收到20000~25000毫升的用血申请,而当时库存仅有20000毫升左右。由于北京协和医院一直承担疑难重症患者的诊治任务,临床用血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当时正值北京市由单位计划无偿献血到街头无偿献血的转型期,临床治疗用血供应相对短缺,虽然北京市卫生局对协和等大型综合医院的血液供应给予了相应的政策倾斜,但临床治疗用血的供需矛盾依然较为突出。
这一情况引起了协和医院领导的警惕。2007年1月份,医院手术与输血委员会连续召开两次会议,讨论并重新修订了《北京协和医院节约用血措施》。赵玉沛院长当时任主管医疗的副院长,亲自担任手术与输血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决策层对临床节约用血予以高度重视,加大设备投入,使麻醉科自体血回输机增加到8台。在继续强调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慎重选择异体输血的基础上,新《措施》对临床用血的审批制度从分级权限和审批程序上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计划用血量小于600毫升者,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签字盖章,计划用血量在800~1000毫升的由副主任医师签字盖章,计划用血在1000~2000毫升的由科主任签字盖章,计划用血量在2000~3000毫升的由科主任签字后医务处审批备案,计划用血量在3000毫升以上的报主管院长审批,同时赐予输血科尚方宝剑,“如不按照上述规定执行,输血科有权拒绝配血”。北京市卫生局在当年出台的北京市关于节约用血的管理规定中援引了协和的《节约用血措施》,并在全市47家三甲医院中推广协和经验。
协和在临床用血申请的流程设计上,也体现了科学管理,避免了人治。输血科临床用血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将超出权限的用血申请“剔除出局”。比如,某外科住院医师填写的用血申请单,在输血科计算机上输入医生名字后,电脑屏幕上会自动弹出一句话:该医生无申请用血权限。如果输入一位副教授的名字,电脑屏幕的提示语为:该医师申请临床用血权限小于等于5个单位。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每年职称评定名单更新数据库,并进行严格管理。
加以纠正的还有奖金分配体系。以往,输血科奖金分配是与用血量挂钩的,所以工作人员限制用血的主动性不强,经过改革的分配模式下,由于奖金与用血量“脱钩”,输血科主动拦截不规范用血的力度明显增强。
此外,医院还进一步加强了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管理和审批程序。
节约用血、安全用血的理念深入人心
2007年9月20日,北京协和医院在北配楼329阶梯教室召开了全院临床科室200多人参加的“2007年医院节约用血论坛”,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在一起探讨了“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理念与实践。医务处还组织专家编写了《临床输血管理规范培训手册》,发放至每一位与会者。此次论坛,使“血液及血液制品是药品,而不是营养品,用血安全关系到病人安全”的概念深入人心。
在麻醉科、手术室,自体血回输的技术应用有专人负责,其使用率达到30%。在输血科,常规手术备血只给成分血而不是全血。在自体输血执行较好的科室,备血量下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麻醉科与输血科建立临床安全节约用血技术操作规程、质量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技术操作指南。医疗质量管理的责任下放到科室后,骨科、心脏外科、血管外科、脑外科和基本外科积极回应,在自体输血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执行力。
在严格控制临床用血的同时,医院还为临床大抢救的紧急用血建立绿色通道,由医务处牵头,多科室参与制订了《北京协和医院临床供血预案》和《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紧急抢救输血预案》。一旦由于病人病情需要,医院立即启动《紧急抢救输血预案》,为临床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大开方便之门。奥运会开幕式前夕,一位罕见稀有血型的外籍男子因车祸后反复出现严重的腹腔感染和消化道出血而出现严重贫血,由于在外地治疗因配血困难辗转来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救治。医院在积极采取止血、抗休克、抗感染治疗,反复配血不成功的情况下,向北京市血液中心和相关部门发出求援提供O型RhD阴性Duffy血型系统Fya抗原阴性的稀有血液。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与和睦家医院等紧急联动互助,从志愿者中紧急采集约2000毫升的救命血液。协和抢救外籍病人霍顿的例子正是医院临床紧急抢救用血无障碍的具体体现,也说明协和医院始终把病人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该用的血坚决制止,该用的坚决支持。
在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管理部门的政策干预下,麻醉科和输血科作为“要害”科室顶着压力奋力前行,科学、合理、安全、节约用血的理念在协和已经深入人心。
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国该项工作的推广上也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早在1998年,卫生部委托医科院牵头制定《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罗爱伦教授和阜外心脏内科高润霖教授为召集人,血液内科武永吉教授、输血科白连钧主任、麻醉科黄宇光主任也参与其中,《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出台使全国具有了纲领性文件。他们还多次在全国宣讲,为临床输血技术在全国推广不懈努力。黄宇光主任强调指出,他感受最深的是卫生部医政司血液管理处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衣梅处长召集全国几家重点医院,投资50万元,着力把规范落实到基层医院。
由于以自体输血为主要技术的节约用血在目前北京市执行的物价收费上只收取材料费,尚未体现医生的技术价值,同时各个单位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专家坦言,节约用血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管理者在以上两个方面继续深入思考。
6、协和医院认真传达卫生部 “2008年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2008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会议精神
在9月4日的院机关碰头会和全院周会上,受院领导委托,医务处孙阳处长传达了卫生部“2008年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2008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会议精神。赵玉沛院长讲话指出,新的医改政策下,市场机制的引入,将对公立医院形成新一轮的强烈冲击,为此,后奥运时期,我们必须把提升管理、改善服务作为医院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李克强副总理视察卫生工作,慰问医务人员
8月26日,李克强副总理到卫生部视察工作,并对医务人员表示慰问。他说,“医务人员甘于奉献,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是一支可尊敬和可信任的队伍,请转达我对他们的敬意和问候”。
陈竺部长对医政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陈竺部长就医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正确认识形势,以十七大精神统领医政工作发展思路;二是主动适应形势,提高统筹管理医政工作的能力。要突出工作重点,即质量与安全;三是发挥队伍优势,不断提高医政工作管理水平。多年来,全国医政战线的同志们和600万医务人员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在历次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紧急医疗救治工作中都有医政管理干部和广大医务人员的身影,为保卫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一支改革的生力军。
当前医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陈竺部长指出当前医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一、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工作,重点抓好三甲医院的管理,以三甲医院带动全国;二、进一步巩固近年建立的质量评价控制体系,强调特殊技术准入与管理、临床路径的推广等。
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重要讲话
高强书记指出,医院管理年的成果不仅反映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在今年的南方冰雪灾害、拉萨动乱、山东火车事故、汶川大地震和奥运医疗保障中都充分体现出来。
高强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全面准确的落实医改政策。他对新的医改政策的指导思想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强调公立医院的医改不同于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改革,要公平与效率并举,通过加大政府投入,改革体制和机制,创造出激励忠诚为社会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改革,要使医务人员摆脱经济利益的羁绊,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中去;二是眼光向内,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强调改善服务、绩效考核、院务公开和院长负责制。
三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和2007年医政工作总结
马晓伟副部长对2005年—2007年三年来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2007年医政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他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是继医院分级管理和评审、百佳医院评审之后,我国医院管理史上的重要举措,为医院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导向,为卫生行政部门引导、管理、评价医院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三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为推动医院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已经成为医疗行业一个很好的品牌。2007年,全国医政战线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全国卫生工作重点,兢兢业业,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部署2008年下半年医政工作
马晓伟副部长对2008年下半年医政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认真总结经验,提高灾害事故医疗救援能力;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探索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发扬奥运拼搏精神,继续全力做好残奥会医疗保障工作;四是继续推进“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五是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六是巩固血液管理成果,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七是以贯彻《护士条例》为契机,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医务处、宣传处
7、2007~2008学年优秀教师表彰活动
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表彰2007~2008年度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者,由各临床教研室提名、医院教学先进评选小组集体讨论,通过无记名投票评选出本年度北京协和医院优秀教师23名:边旭明、柴文昭、陈嘉林、冯瑞娥、管宇宙、华桂茹、黄蓉、晋红中、李梅、李蕊、李建初、李文慧、马文斌、沈菁、孙华、徐藤达、徐英春、尹佳、张悦、张美芬、赵继志、郑法雷、周前;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马良坤、冷晓梅、陈卓。
2008年9月8日的院周会上,对今年获奖的教师进行了表彰,由赵玉沛院长、鲁重美书记和陈杰副院长为获奖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颁发奖状。赵院长和陈院长代表医院对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教师节的问候。 教育处
8、新生入院教育
本报讯 2008年8月24日-29日,教育处对新入院的学生进行了入院教育。
今年新入院学生包括7年制实习生12人、7转8学生9人、2008级研究生新生128,其中硕士72人,博士56人。为了使他们了解协和传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育处协同其他职能处室开展了这次入院教育。
陈杰副院长和倪超副处长参加了新入院学生的开学典礼,欢迎他们的到来,希望他们继承和发扬协和的优秀传统,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育处邀请了医务处、党办、团委、医保办、保健科、行政处、保卫处等职能处室向新生们系统地介绍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要求,使他们能够尽快地熟悉医院,投入工作。
教育处
9、感悟协和精神 践行青年使命——118名新员工接受入院教育
本报讯 2008年8月26日,我院今年新录用的118名员工正式报到入职,并接受了为期三天的入院教育。在协和历史先贤的感人故事和当今大师们的亲身讲述中,新员工系统感受协和文化,感悟协和精神,明确了作为青年“协和人”的历史使命。
这些新员工都是来自全国各重点医学院校的精英,经过层层选拔的激烈竞争进入协和。在这118人中,按岗位类型来看,住院医师53人,护理55人,研究系列3人,医技人员7人;按学历来看,双博士3人,博士46人,硕士11人,本科34人,专科24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占录取总人数的51%。
入院教育中,赵玉沛院长代表医院致辞,对新员工的到来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欢迎,强调了医院对聘用制职工严格管理、同工同酬的理念,勉励青年人要克服困难、志存高远,在协和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将来成就辉煌的事业。鲁重美书记则用了一个多小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协和住院医师的培养制度,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案例,为新员工今后的工作成长答疑解惑。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外科主任邱贵兴教授,奥运火炬手、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大内科主任沈悌教授,都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协和情况,对青年人提出了殷切期望。
另外,人事处在入院教育中,还安排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介绍医院的管理和制度,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医院,安排医务处从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医疗风险防范、医院感染控制、医患沟通技巧、心肺复苏培训和病历书写等七个方面举办专题讲座,为新员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入院教育结束后,通过“满意度调查”统计,新员工对入院教育时间安排的满意度打分为95.6分,对内容安排的满意度打分为96.3分。有的新员工还在“最受感动的内容”中动情地写到:“最感动的是看到一大批老专家、老教授已经很高龄了还坚守在临床第一线……”、“喜欢看老协和光荣传统的介绍,尤其是林巧稚的故事……”、“人事处老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所有的培训者都非常认真……他们的以身作则让我们领略到协和院训……”、“新一任院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重视也很让人感动……”。 人事处 唐蔚蔚
10、乔群教授当选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北京分会于2008年8月28日举行了委员换届会议。会议通过选举产生了北京整形外科分会新一届委员会,我院乔群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王晓军教授当选为分会秘书。 整形外科 曾昂
11、心脏外科成功完成我院首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17岁复杂先天心脏畸形患者获新生
本报讯(记者 马国涛) 日前,心外科在多科协作下为一名17岁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左室发育不良的紫绀型先心病男性患者成功施行了我院首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出院。
患者从小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因家庭困难从未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和病情日益加重,患者今年来京就诊于国内某著名心脏专科医院,但由于手术风险过大,被拒之门外。患者辗转求治于我院,被确诊为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狭窄、左室发育不良的复杂先天心脏畸形。正常人的肺动脉由右心室发出、主动脉由左心室发出,而这位患者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均由右心室发出,导致其体循环的血液是未经过充分氧合的混合血,动脉血氧饱和度只有81%。由于长期缺氧,患者表现出紫绀特点,机体代偿性产生大量红细胞导致患者血色素高达200g/l以上。这类患者是先天心脏畸形中最为严重的病例之一,往往不能活到成年,多死于缺氧发作、感染性心内膜炎、脑栓塞、脑脓肿或顽固的右心功能衰竭。为了给这位年仅17岁的患者搏得一线生机,包括心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放射科在内的心外科团队决定冒险为该患儿手术。术前各项检查显示,虽尚存手术机会,但因患儿错过了最佳手术年龄,左心室明显发育不良,解剖矫治根本无法完成。心外科团队最后将手术方案确定为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
7月16日,在全新的手术间里,一场挑战协和心外科手术历史记录的我院首例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正在进行。麻醉医生娴熟地操作着食道超声对患者的心脏畸形做出最后评价,在手术护士和体外循环操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由心外科苗齐主任主刀,横断主肺动脉,分别关闭近、远端切口。切开右心房扩大房间隔,完成肺动脉成形后横断上腔静脉,关闭近心端,将远心端与右肺动脉上缘吻合。离断下腔静脉,将远端与人工血管吻合,人工血管另一端则与右肺动脉下缘吻合。为减少术后因静脉压升高导致胸腹水发生,术者在外通道和右心耳切口之间用一细人工血管搭桥连接。手术历经6个小时顺利完成,患者血氧饱和度由术前81%升至术后95%。
手术成功为患者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患者在监护期间表现出对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循环不稳定,顽固的心律失常,大量的胸腔积液,全身的水肿,巨大的液体出入量等,使我们又一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最终,凭借多年的心脏外科术后监护经验,同时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与同行交流,心外科医护人员经受住了考验。术后第五天,患者终于脱离了呼吸机,心脏节律趋于稳定,循环也稳定了。随后,患者一天天好转起来,全身水肿消退,胸水逐渐减少,可以进食并能够下地了。双源CT复查显示,手术结果非常令人满意。术后3周患者带着喜悦和感激痊愈出院。
人体的血液循环路径为: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体静脉。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就是将上下腔静脉与肺动脉直接相吻合,上下腔静脉血液不再回流至右心房,而直接进入肺动脉,右心被超越。20世纪50年代,心脏外科的一些先驱通过实验证实,右心可以被超越,体静脉压完全可以驱动小循环的肺血流。20世纪80年代初,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也被称之为改良Fontan术,主要适用于不能行双心室矫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如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大血管转位、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室发育不良和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等紫绀型先心病。
12、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心中的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 于晏
今年夏天,我走出大连大学医学院校门,踏进北京协和医院。记得去年曾在这里实习八个月的点点滴滴,经历的每一个科室、每一位老师、每一件事情都还记忆犹新。时光如梭,一年后的今天我又回到了这里,不同的是现在的我又有了新的角色,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
二零零八年八月一日,我怀着喜悦与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喜悦,是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我喜欢外科爽快麻利的工作节奏,我喜欢外科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激动,是因为我早已耳闻血管外科是一个医护关系默契,医患关系融洽的科室,能够在这样的科室里工作,我感到十分幸运。
早交班七点四十五分准时开始,医生、护士早已有序的坐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大家都认真地听着夜班护士与值班医生的交班,刘昌伟主任更是全神贯注地听着每一个细节,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大家一致讨论解决问题,毫不怠慢。主任常说:“患者带着病痛住进医院来,我们绝不可以再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我们医护人员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解除患者的痛苦。”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的治疗,主任所贯彻的精神就是从医生到护士都要做到细致入微,重视患者的同时顾及其家属,真正做到人性化。此外,主任很尊重护士,也很重视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因为科室的荣誉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大家团结努力的结果。正是秉着这种精神,我们的科室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及一封封诚挚的感谢信,在护士站的周围挂满了锦旗与牌匾,赞扬我们的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赞扬我们的护士“服务周到,胜似亲人”。
为了更好地提升医护人员的形象,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都出谋献策,组织并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医患沟通日(面向患者及家属的集体交流答题日)即由护士和主治医生及主管大夫主持,为一些患者就一种疾病举行一次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地解答,让患者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疾病及相关的术后运动、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及一些预防治疗,让患者由被动转为主动地参与进来。
留言簿 在科室的一些明显的地方都放置了精美的留言簿,展开第一页是我们医护人员的真诚留言:“您的鼓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您的建议是我们工作的航标!您的理解是我们工作的热情!祝您早日康复是血管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工作的目标!”,这样一来,方便每一位患者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写下心里话,或是建议或是指教,使医患关系更加透明直接。
迎奥运、树新风 为了迎合奥运的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的目标是“同一个科室,同一个愿望”——用我们的真心、耐心及爱心来赢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够以愉快的心情进行每一天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重拾信心,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回报与肯定。此外,医院很重视医疗、护理的安全问题,我们科室积极响应号召,制定了一系列的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将职责细化到每一位医护人员身上,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清楚知道自己的任务,科室的逃生通道及专用钥匙位置,消防栓和灭火器的位置等等,陆欣欣护士长还会不定时地抽查提问以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补充护士规范条例,提高护士服务质量
为了进一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陆欣欣护士长多次组织护士会议,共同商讨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得到患者的满意。经过全体护士的努力,将护士条例从语言、行为举止各方面重新进行规范,如接听电话时要说:“您好,这是血管外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当某些问题受到患者质疑时要说:“谢谢您的提醒,我帮您看一下医嘱或问一下医生,一定尽快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等等,做到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做患者满意护士。
俗话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正是本着这种态度,我们的医护之间相互支持、帮助,医患之间互相宽容、理解,使得整个科室有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大家都奔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即让患者满意,让家属放心;为科室争荣誉,为医院创佳绩。在北京奥运来临之际,在世人瞩目中国之时,我们血管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时刻准备着为北京协和医院更辉煌的明天增添亮丽的一笔。
13、细微之处体现管理进步
本报记者 陈明雁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一天都能在医院里面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或许是墙面上宣传画的更换,或者是门前花坛的摆放,或者是乱放的自行车少了,或者是病房的物品管理更加规范了。协和医院旧颜换新妆,点滴变化正悄然出现在各个角落。
特需专家门诊诊室挂名牌
一个月前,教学楼7层、8层的特需门诊所有诊室的门上都挂了一个牌子,上面注明该诊室正在出诊的医生信息,大大字体很远就能看见,姓名、职称一目了然。为了这个人性化的服务,服务台的护士们必须一天两趟为各诊室更换名牌——中午更换下午出诊的医生名牌,下午下班前更换第二天出诊的医生名牌。如此一来,老百姓看病看得更明白,更放心了。
行政处完成院区平面示意图
为了让患者更清楚的了解医院环境,行政处新制作了3块院区平面示意图,分别放置在挂号大厅门口、门诊核磁室旁边、老楼入口处。在这幅彩色示意图上,细致的标注了协和建筑物、周边建筑物、各楼座的入口、机动车进出口以及患者现所在的位置。不仅如此,示意图旁边还清楚的标注了各楼座的主要部门,再一次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
收费处职工争当“星级员工”
在门诊楼一层的收费大厅里,8个收费口窗几明亮,收费员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工作。一个患者走上前,递入就诊卡,收费员熟练的操作门诊信息系统,不到一分钟收费完毕,患者高兴的在窗口旁的满意度测试器上按了“很满意”的按钮。这是记者在门诊大厅看到的情况。
原来,这是收费处近期开展的满意度调查。他们为所有的收费窗口均安装了“星级员工”测试器,分为五星打评,患者可根据服务情况,按照测试器上的中英文标识“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给予评价。邀请患者来监督员工的服务,这是医院在提高服务水平方面迈出的又一步。
饮食中心邀请工会监督服务质量
怕职工抹不开面子不好打分,饮食中心的满意度调查出高招。他们为部门内的每位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都制作了胸牌,要求着装整洁,挂牌服务。并邀请工会代为监管,定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工作人员的服务做出评价。
6月初,饮食中心潘 开主任被派到西院主抓饮食服务。他表态一定让西院食堂出现新变化,发生新改观,实现零投诉。午餐供应到1点半结束,晚餐供应到晚上10点,饭菜的质量上升了,价格反而下降了,就餐人数成倍增长。三个月来,西院饮食中心真正实现零投诉,这是饮食中心服务改善的一大步,也是医院关心职工、爱护职工的具体表现。
14、马的语言
ICU 陈德昌
1972,西藏阿里。
我缺乏动物学方面的知识,不敢妄自猜测马能否听懂我的言语。听说马能发出多种频率的语音,与外界保持联系。最初相见之时,我是道地的“马语盲”。然而,生活使我很快懂得彼此的肢体动作,能够很好地表达各自的意愿、要求和情绪,理解对方的反馈。这就是马和我的肢体语言。
缰绳就是控制权。按平等的态度而言,缰绳是保持我和马共同行动的重要联系。一旦在握,不能撒手,除非下马准备离去,也应该把缰绳栓好。怎样告诉马,该出发了。只需轻轻勒一下缰绳,马就缓慢起步。如果我把缰绳勒得太紧、太猛,马会突然跃起,快步飞奔。马在想:“你这家伙发疯啦?干吗着急?”记得书本上有而这么一句话:“悬崖勒马”。这里所说的“勒”,意指“勒令”马止步,并非“勒紧”缰绳。一念之错,可以粉身碎骨。可见读书务求正确理解,尽管读书可以不求甚解。
要停止前进,只需把身体向前稍作倾斜,因为这是翻身下马的第一个动作,马容易领会,自然停步。马的肚带一定要勒紧,以免长途颠簸中马鞍滑动,损伤马背。马很有办法惩罚粗心大意的骑手。马蹬很重要,它把人和马联成一个整体。对于初学骑马的新手、尤其如此。谁如果心急火燎,用足跟猛击马的肚皮,马会忽地窜出,冷不防把骑马人从背上甩出。马在说:“这家伙不讲道理。去你的!。”此时,如果骑马人的鞋、套在马蹬里太紧太深,马会拖着人狂奔一阵。这叫做“套蹬”,是危险动作。马不能忍受粗暴。
说“鞍马劳顿”,人固然累,其实马更累。下马第一件事,既使我巳经疲劳不堪,举步维艰,也必须把全套马具,包括马鞍、笼套、马蹬,统统卸下,解除马的负担。这样,我在向马说:“你辛苦了。谢谢。”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我首先要学会和马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
马的语言如此朴实而简单,要求人平等对待马。与人的语言不同,马的语言没有虚伪性,没有欺骗性。无论马愿意接受我,还是排斥我,总是直言不讳。它表达意见是坦诚的,直率的。马以敦厚的气质告诉我、它是可靠的对话者。它提供的服务也是实实在在的。胜过连篇累牍的、口是心非的说教,马的言行一致、使我感到安慰。马带着我从狂热的、混乱的氛围中走出来,使我对一个平和的、安定的时代的诞生,产生强烈的希望。马对我不抱有什么企图,不把我当作它的工具。我有什么理由把马当作单纯的交通工具呢?
生活在西藏高原,马是我真诚的伙伴。
15、来自美国加洲的感谢信:
我是一名来自美国加州的乳腺癌患者,7月11日由孙强医生、林燕医生等帮我做了保乳切除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展现了贵院乳腺外科的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整个过程让我在美国的主治医惊叹不已,不仅高效(从发现到切除仅三天)而且方案先进合理,又处处体现出温暖的人性关怀。
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的医院住院经历,先前不好的传言以及突如其来的患病打击,让我这个刚刚38岁,孩子仅仅1岁和3岁的母亲几乎一时之间全线崩溃。在手术做完恢复清醒时,几乎一直都是以泪洗面。这时,林燕医生来了,她详细耐心地解答我的所有问题,仔细地检查包扎伤口,给我讲很多鼓励的话语与真实的故事,给了我巨大的安慰和信心,同时以她的渊博的医疗知识与天使般的笑容排解了我心头的各种疑难。特别是有时晚上当我又陷入极度恐慌向她寻求答案的时候,她还是耐心疏导,不顾自己怀里哭啼的新生婴儿。昨天她来给我拆包,熟练轻柔,真的发自内心的想对她说声谢谢。同时也更加感谢贵院外宾部的王智医生,做手术主刀的孙强医生,协和不愧是中国的NO.1.
NAME:CHENYU ZOU(邹晨宇)
16、五言古诗一首——赠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医护人员
坐而论医道,立而即行之。
远追华佗老,近学林巧稚。
代代传薪火,绵绵无尽期。
心术清正和,医术创奇迹。
救病犹救命,众生何感激!
名扬海内外,协和白大衣。
(1)《周礼》:“坐而论道,立而行之。”每天早上看到医护人员开会,讨论工作;而后分组行动,查房、问病、切磋。
(2)厦门鼓浪屿,有协和医院林巧稚大夫的纪念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厚感
17、大千世界中的整形外科疑难杂症系列报道
“T恤女孩”的烦恼之五:太平公主
整形外科 贾懿
火热的夏季再一次来临,年轻的女性们纷纷穿上时尚亮丽的服饰,尽情展示着女性特有的曲线,为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清馨,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在这灿烂的日子里,双十年华的小敏却愁眉不展。虽然拥有修长的身材和娇美的面容,但因为自己平坦的胸部,缺乏自信的她常常通过宽大厚实的T恤来掩饰身材不足。更别奢望穿上泳装享受夏日的清凉,夏季对她来说是灰色的。从青春期发育开始,小敏发现自己身高增加了,体态也逐渐丰腴,可唯独自己的乳房无明显变化。从前一直认为自己乳房发育只是比同龄人慢,直到最近一年来发现乳房原本缓慢的增长也彻底停止后才开始焦急。在使用了一系列口服、外用类的丰乳产品后效果不明显,于是来协和整形门诊咨询,希望通过手术改善乳房外观,重塑体形。
望着小敏紧皱的双眉,我们首先对其进行了关于乳房发育的介绍。青春期女性在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刺激下,乳腺腺体细胞和导管细胞开始增殖,之后脂肪细胞、血管和结缔组织的增生使乳房体积不断增加、形态逐渐完善,直到发育期结束。说来有些难以置信,虽然乳房同女性“朝夕相伴”,但由于当今社会充斥的大量商业丰胸广告和西方女性“波涛汹涌”的电影、电视画面,使许多女性对于乳房形态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片面认为乳房越大越好。这次小敏就带来了一本电影杂志,直接要求按照一位女性的“尺寸”进行乳房整形,彻底摆脱“太平公主”。
作为女性器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关于女性乳房的审美评判标准也不断变化。在人类社会早期乳房的主要作用是哺育后代,同时也是女性成熟的标志吸引着异性,在人类生息繁衍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在发现的早期人类壁画中对于女性乳房的刻意夸大描绘可见一斑。到了中世纪欧洲,女性完美乳房的标准是坚挺、苹果圆形。随之出现一些缝有小囊袋专门用于提升乳房的胸衣。在我国东晋、唐代时期,完美胸部的标准是丰腴肥满,杨贵妃是其代表人物。而之后的宋元明清时期,对于女性形体的审美标准却转为纤弱清秀,胸部平坦,林黛玉因此备受推崇。现代社会由于崇尚个性、自由,对于挺拔、丰满的乳房推崇备至。但时尚潮流不断影响评判标准,二十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盛行小乳房,甚至以平胸为美,在时尚圈尤其盛行。因此,对于女性乳房的评判标准从古至今没有统一标准,也无对错之分,切不可单纯根据乳房体积来作美丑的评判。现代社会,女性魅力的展示是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包括举止、气质、修养、谈吐、文化底蕴等多个层面。因此即使乳房体积稍小,但只要健康、挺拔,一样可以展现女性迷人风采。
我国女性由于人种差异以及饮食结构的原因,女性乳房体积明显小于西方白种人和黑种人。但乳房体积小并不影响哺乳和正常性欲。而通过一些方法也能有效改善乳房体积、形态。例如女性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尤其是完美的胸部肌肉对于塑造挺拔的乳房非常重要。其次健康、合理饮食结构是创造丰满乳房的基础。由于乳房中脂肪体积接近50%,盲目减肥节食抵制蛋白质、脂类食品的摄入,必定影响乳房丰满度。再有还可以通过胸部按摩和乳房负压吸引来刺激乳房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组织血流量来促进腺体和脂肪体积增长。该方法虽然副作用小但起效慢,疗效不明确。再有目前市场上充斥的口服或外用的丰胸产品大都含有雌孕激素,长期使用不能排除激素带来的副作用。乳房假体丰胸是根据个人体形选择适合体积、形状的假体后通过手术植入乳腺腺体后或胸大肌后,效果明显,立竿见影,手术安全性高,已成为整形隆乳手术的首选。但必须选择正规的,有该类手术资质的医院。其他手术还包括利用自身脂肪组织充填隆乳等。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希望大家充分了解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实际疗效。尤其重要的是自己心目中期待的乳房大小与形态要同自身体型相匹配、比例适宜。不提倡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片面强调乳房体积而反复手术。
在详细咨询了相关手术事宜后,小敏选择了假体隆乳术。手术后,拥有“太平公主”雅号的小敏,每天哼唱着“黄土高坡”,自信,快乐地面对工作,生活。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真心祝愿我们的“公主”快乐、健康。
18、浅谈美国血管外科的管理和住院医生培养
血管外科 刘暴主治医师
美国血管外科协会(Society of Vascular Surgery,以下简写为SVS)成立于1947 年,是类似中国血管外科协会的学术组织,致力于血管外科的教育、培训、科学研究以及血管外科公共信息的发布等许多方面工作,每年召开一次 年会。 2008年,我院血管外科刘暴主治医师作为美国血管外科协会颁发的全球5位国际学者奖学金的获得者之一,受邀参加美国血管外科年会(SVS Annual Meeting),并在会议结束后参观三家美国著名医院的血管外科。该奖学金为今年第一次颁发,并颁给中国的血管外科医生,是为了加强和中国血管外科的进一步交流和互相学习。
美国访问学习归来,刘暴医师将美国之行的所见所闻、切身体会,结合医院及科室的现状有感而发,撰文如下,今刊发,希对大家有所启发。
我在SVS年会后参观的2家医院位列“超级精英荣誉榜”之中,分别是Barnes-Jewish Hospital和University of Michigan Hospital,另一家医院是芝加哥地区著名的Northwestern Memorial Hospital。这三家医院基本能够代表美国医院的最高水平。
全美最佳医院评选活动开始于1990年,今年已经是连续评比第18届了。专业数据公司评选16个医学专科领域三个方面:声誉度、死亡率和其他医疗相关指标服务质量,例如病人数量,相对护理人员数量,技术先进性和相关职业协会的评价。在所有参与评选的5, 462家医院中,仅173家医院在一个及一个以上的专业领域名列前茅。在这173家医院中,仅有18家达到了最终的超级精英"荣誉榜(Honor Roll)",这些医院在至少六个专科领域中排在前两位。 我非常有幸参观了“最终的超级精英”荣誉榜上的知名医院。
美国医院的总体感受
虽然仅仅是参观血管外科,但是通过对血管外科观察,也能了解整个医院的运作模式。
病人利益高于一切,保障医生的工作高于一切
首先医生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病人,有关病人的事情永远具有优先权,其他人或是部门不能给医疗工作设置任何障碍。其次,病人对医生非常尊重,医生的社会地位是在国内没法比的,护士、医技人员、后勤保障的人员、医院的管理部门等等对医生都是相当的尊重。另外,医院会利用一切手段挽留具有学术地位或是有发展潜力的医学人才。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除了天赋外,还需要有使医生成长的肥沃土壤,协和医院无疑拥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培养一名优秀的住院医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一名经过协和培养的医生被轻易的放走,这意味着我们在丢失宝贵的“财富”啊。
辅助科室对临床绝对支持
举个例子,在Barnes-Jewish医院血管外科参观大动脉支架的手术时,手术室内(而不是放射科内)有先进的C臂、手术床,放射科的技术人员会准时进入手术室,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操作机器,处理和保存图像,提供血管外科医生需要的所有影像资料,手术室的护士会把需要标记的标签逐一贴在病例上,这种配合模式,使医生更专注于手术的技术,而不用为其他事情分心。
医院高度信息化管理
在医院无论是病房还是门诊,计算机是随处可见,每台计算机都能登陆到医院的主页,医院的主页不再仅仅是医院和职能处室的介绍或是信息发布平台,它还成为医生了解病人各种化验、检查、影像、与病人相关的医疗文件等等操作平台,甚至想呼叫医生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完成。信息化是医院现代化的标志,是医院与世界接轨的前提,是提高医院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手段。
从小事看医院的整体管理
医院的每位员工都有胸卡,上面有职工的照片和工作科室的名称以及工作的性质(比如:医生、护士、技师等),卡内有隐藏的芯片含有个人所有信息。拥有胸卡的人员,将根据你的职权范围可以用作开门卡、饭卡甚至手术室换衣卡(具体就是取衣服时用这个卡刷一下,还的时候再刷一下,根本不用担心手术结束后医生把衣服随便乱扔的情况)。我们医院也在实行员工卡,希望能够扩展卡的功能。
从饮食服务看后勤科室对临床医疗的支持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饮食尤其是营养饮食受到医院的广泛重视,所有的医院人员都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到自助餐厅(Cafeteria)就餐,病人或家属也可以同时前往,但是大家都主动排队等候。另外,医护人员不需要脱掉白大衣,我想这一点对于抓紧时间吃饭的医生和护士尤为重要,他们不需要为进餐厅吃饭而重新更换衣服。餐厅对于所有医院的正式职工或是有正规胸卡的参观人员都有30%的折扣。
美国医院血管外科管窥
科室主任的管理职能被淡化,主要是因为所有的工作都按照固定的操作模式进行或者说是程序化,包括临床、科研、护理等等方面都是如此。
血管外科的每周工作安排
科室每周的工作都基本相同,不会受到医院会议的打扰,科室的人员每天都知道自己今天常规工作,所以可以安排医生各自的日程。科室临床的基本工作都是由1-2个fellow负责的,他们将直接向上级医生直至主任汇报。他们也负责组织每周的各种科室例会。
血管外科科研工作
一个科室乃至医院的兴衰除了临床的工作成绩外,很大程度上还依赖科研。血管外科科室工作既包括临床工作,还有独立的科研研究,科研既包括基础方面,也有临床方面,还有基础/临床转换方面,我有幸参观了上述三家医院的科研研究室,其中一家血管外科中心的临床研究项目竟然有29项之多!!其中有几项是新开展的实验,比如髂动脉支架、股浅动脉长段支架、Gore等,他们还参与了目前非常出名的Crest实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通过对科研工作的深入了解,我对美国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严谨性有十分深刻的印象,或者说是感受到了一种震撼。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做个临床方面的研究,通常会规定个时间,比如2-3年,但是美国不是这样。他们通常不会限制死时间,不会为了抢时间而降低研究成果的可信性。“科研是需要时间的”。再比如,你原本要作200-300例病人,但是时间来不及,医院或国家又要求,怎么办,可能不太符合入组表追的病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入组了,这样的实验结果能可靠吗?我们和美国的医疗可能在某些方面(只是指医生的手术水平方面)相差不大,但是科研水平,尤其是严谨、求精的精神我们差了不少啊!!而且,他们的科研基本上都是有长远的规划,真正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其次,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也是相当完善,体现在内容相当丰富,资料齐全,病人的所有数据应有尽有。所以大力加强临床数据库的建设,将会成为中国血管外科事业的宝贵财富。
血管外科的查房
血管外科每周都会查房,查房的内容十分简单,比如对有心脏危险因素的下肢缺血简单病例进行的深入讨论,使年轻医生在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相关信息的更新等方面有全面的认识。通常上级医生(有些是著名的血管外科医生)会不时地将多年从医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我想这样的查房既不流于形式,又使参加的医生受益匪浅,这一点特别象原来基本外科的每周大查房,真希望能坚持啊。
从血管外科门诊看国外对健康宣教的重视
血管外科每周都会有专科的门诊,分为静脉和动脉,每一个教授都会出诊,病人按照预约的时间来到门诊,由护士带领进入独立的诊室,在诊室里病人首先见到的不是医生,而是护士。护士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先给一份和病人疾病相关的疾病介绍,病人在等待医生的同时,安静地阅读这份材料,这样在医生诊治的时候,病人将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不会因为对疾病一无所知而提出一些与疾病毫不相干的问题。这些疾病的介绍,内容包括:疾病的简单定义,症状,我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需要注意什么,该如何预防,怎么治疗,如何远离这样的疾病等等,所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而且病人容易读懂。
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虽然病人有可能通过网络了解自己的疾病,但是许多网络上的介绍缺少权威性,许多介绍不能做到通俗易懂,而且对于病人关心的如何远离或是预防疾病说得不够浅显。如果我们也拥有这样的介绍,不但能让病人更多、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知识,而且能增加对科室乃至医院的宣传,这样才是真正的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服务”!
达到“双赢”的效果!
美国血管外科对住院医的培养
血管外科住院医每日工作流程
美国医院的住院医一周的工作时间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过80个小时,下面是血管外科的住院医一天的工作安排,这其中不包括需要完成的大量的Paper work,需要参加的住院医培训会议,定期的住院医考试,工作相当的繁重和辛苦!
住院医生的工作日程:
早上5:00到达病房查房,7:00准时在咖啡厅开“住院医早餐会”。参加人员包括科主任、主治医、fellow、住院医、一名nurse practitioner。
每个住院医分别汇报各自的病人情况,主治医在汇报每个病人结束的时候指出下一步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治疗方向。参会的那个护士会记录她需要关注的情况。会议7:30结束,大家会先后前往手术室,通常会在8:00之后开刀。 动脉是2-3台,静脉5-6台。手术结束的时间在4点,住院医还要到病房和ICU查看病人,并在5-6点再次开住院医的会。相当于我们的晚查房,把病人一天的情况进行总结。
晚上8:00住院医可以离院。
血管外科住院医的临床技能培养
美国住院医师都需要经过系统、专业的训练,这种训练从一进入医学院校就开始了。首先,除了必修的功课外,在每个假期医学生都可以自由、自愿的申请进入临床或是实验室,参与最基本的医疗工作,在毕业后正式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就会对医院运作有深入的了解。住院医阶段通常是3-4年,通常情况下第一年的外科住院医生是不上手术的,他的主要工作在病房,就是在上级大夫上手术时全面了解住院病人的情况,及时处理、汇报、完成各种记录工作。第二年的住院医将在Fellow的带领下开始各种操作学习,操作完全是标准化的,这样能最大限度的防止犯低级的错误。通常在这个阶段理论和实践的考试会是铺天盖地,你的表现将直接决定你是否能在这个医院做完住院医后,再争取到Fellow的位置,同时上级医生对你表现的评价,也决定着你是否能在其他医院谋取到同样的位置。所以住院医要相当的认真、努力,对知识的学习要十分的主动,对知识的掌握也要精益求精。我想经过这样的培训,住院医会把技术真正变成技能,烂熟于心的。
血管外科的教学安排
血管外科对专科住院医的培养相当重视,这不仅仅体现在让住院医自己学习上,还体现在Fellow对住院医的要求上,体现在具体手术过程中的讲解和提问上,体现在血管外科整体的教学上。比如,血管外科的科室讲座是在每年年底就拟定好的,而且是一年的计划,包括每周讲课的题目、主讲人、讲课的内容、讲课的地点等等,内容丰富、全面。这样住院医对相关疾病的学习十分系统,自己也会有计划地准备相关的问题。通常参加听课的人可以是本科的住院医、在本科轮转或是其他科室轮转的住院医或者是医学生。
个人总结
在美国学习了短短两个月,这期间我总觉得,我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北京协和医院,代表中国的医生;在美国的每一天,我都会尽可能的让美国人多了解中国的医疗水平,减少他们对中国的一些误解。
对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发展模式的思考
必须承认,我们在硬件上和美国的确有差距,但是我们还是能够通过“软件”的努力为医疗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首先要重视血管外科的宣传(包括门诊、网络等多种方面);其次是建立良好的住院医(研究生)、进修医、实习医教学、培训规划;第三是建立良好的临床、基础实验的平台;最为重要的是创建有血管外科特色的数据库系统。
血管外科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在国内处于领跑的水平!
19、我院残奥医疗保障任务正在进行时
本报讯(记者 段文利)残奥会期间,我院作为残奥运动会定点医院,继续在五大方面承担医疗保障任务:医院本部是残奥大家庭饭店指定医院和残奥开闭幕式的国家首脑后备医院,残奥运动会开闭幕式主席台医疗保障,残奥大家庭总部饭店医疗,残奥村综合诊所以及残奥网球馆医疗保障。
我院根据残奥会对人性化设施的特殊需求,认真落实无障碍设施建设,共对公共区域108个卫生间进行了集中改造。在残奥门急诊、残奥病房设立了无性别无障碍厕所,安装了助力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在残奥专区门诊安装了无障碍IC卡电话,在急诊、残奥门急诊区域、残奥病房分别设立了低位挂号服务台和低位护士服务台,在残奥专区设置了无障碍停车位,在1段设置了无障碍电梯。同时在无低位服务窗口,采用导医志愿者服务,以专人、全程陪护形式,弥补目前无障碍设施不足,为残疾人安全、便捷的就诊、住院提供有效保障。
在残奥医疗服务方面,我院建立了残障患者就诊的“绿色通道”,设立残障患者专用就诊区域,建立了快捷医疗服务流程,加强对残障患者医疗服务的全程管理,根据残障患者需要派专人陪同并协助残障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和治疗。我院还完成了包括手语、助残技巧和12各小语种外语学习等在内的残奥知识培训,注重从服务细节、人文关怀入手,保证残障患者就医安全。
20、残奥定点医院 护士手语熟练
特约记者 刘墨非
昨天,专门负责接待残奥会VIP贵宾的协和医院定点病房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整修一新。感应式呼叫系统、降低的护士站接待台、有小折叠椅的淋浴间等无障碍设施全部设置完毕。一走进病房,护士小姐们还会亲切地用手语和宾客们打招呼:“您好,这里是奥运定点医院。”
卫生间装淋浴座椅
在协和医院定点病房,一进门处的护士站就显得与众不同。高的台面约有1.5米高,低的台面仅仅70厘米左右。护士长沈宁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就诊,他们不必抬头,就能和护士直接交流、填写资料。
指定病区内共有22间病房。记者看到,这些病房门的尺寸比普通的病房门要宽敞许多,可达到1.1米左右,便于病床和轮椅轻松出入。而在卫生间里,更是处处可见无障碍设计的巧思。卫生间的洗手池和坐便器两侧都有扶手,淋浴间内也安装了L型扶手。为了方便残疾人士淋浴,院方还配置了可壁挂式小折叠椅。这样,残疾人士淋浴时就可以坐在小椅子上。
卫生间内的另一项独特设置是红外自动感应式呼叫器。这个“小东西”安装在坐便器旁和床头。一旦发生意外,病人无法起身准确按动报警按钮,只要在距离感应器5厘米左右的方向晃动手掌,护士台的警报系统就会红灯闪烁。
“这是最新式的呼叫系统,目前还只有我们病房使用。”沈宁护士长带着记者来到护士站内,电脑上不停闪烁着红色信号,正是刚刚“触动”了呼叫器的病房号码。
沈宁告诉记者,这套新呼叫系统,以白、红、蓝、黄等不同颜色标示病床号和病情。需要医务人员时,病人可按动床上或洗手间的呼叫器,护士台的电脑屏幕会立刻闪烁信号,黄色信号是一般呼叫,红色信号就是紧急呼叫。
护理常用语分12种语言
走进定点病房,护士贾姗姗亲切地走上前来,用熟练的手语微笑着问好:“您好!这里是奥运定点医院。”
“为了学这些手语,我们已经练习了两个多月了。”护士长沈宁拿着已经翻旧的手语教材,指着上面一个个图示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听障患者,定点病房的护士们都是利用午休的时间来练习手语。教材就是市卫生局下发的手语教材和光盘。
“很多手语都是看着简单,学起来复杂。”坚持每天回家练习,贾姗姗现在已经能用手语熟练地询问病情:“您感冒了,血压正常,请您先量体温。”
沈宁手边还有一本定点病房护士们自制的小册子,里面是12种语言的治疗、护理服务常用语,包括“服药方法,每日1次,1次1片”,“我要为您导尿”等。为了能和患者交流,护士们细心地将这些常用句制成表格,并附上了相应的中文翻译,可以和病人对照查看。“希望贵宾们来到这里,会感觉到我们的热情和细致。”沈宁说。
摄影/李木易
21、奥运村里的妇产科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金滢
七年前,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宣布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是北京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妇产科医生,当时除了欢呼和兴奋,还感觉不到自己能为北京的奥运会做什么贡献。随着奥运脚步的临近,我的专业知识也日益丰富,因而越来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医疗志愿者,真正地为奥运服务。2008年4月,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我成为奥运村综合诊所的一员。三位年轻大夫组成奥运村综合诊所妇科这一富有朝气的团队。
作为赛会的志愿者,我们可能更真切地体会了这一盛会的一天天临近。诊所在马遂经理的领导下,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所有的志愿者都进行了奥运相关知识等培训,同时诊所也根据雅典奥运会提供的有限数字进行了有目的的演练和准备。在妇产科的筹备过程中,马遂经理给我们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我们也得到了我科领导的支持。但是,在科室的筹备过程中,我们心中还是很忐忑,一个科室从无到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我们确定了诊所的服务范围。由于诊所无手术及输血条件,因此确立其服务的重点是对各国代表团和志愿者提供紧急的医疗救助及妇科常见病的诊治。
其次,关于诊室的器械准备,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能使危重患者尽快明确诊断而得以及时转诊上,因此主要准备了针对阴道大量出血和腹腔内出血两种危及生命的妇科急诊情况的器械,例如宫颈钳、卵圆钳、穿刺针、无菌长棉签等;另外,为了能够及时处理生殖道炎症这一妇科常见病,我们与检验科进行沟通,借用检验科的显微镜,并就标本运送问题进行了准备。事后证明,我们的决定还是很正确的,在我们接诊的患者中,外阴阴道炎症的患者占到20%之多。
再次,我们还就语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进一步熟悉了医疗的专业术语和口语,使每一位医生都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问诊、查体、解释及病例书写。
最后,我们还就运行流程、主要疾病诊疗策略及交接班制度等问题在科内达成共识,尽量把问题想在前面,使每个人能有条不紊的工作。另外,关于与其它科室协作、诊所内流程及计算机运行系统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准备,通过科室及诊所的演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明确病人的就诊过程,从而能够给予适时的帮助,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经过如此充分的准备,我们终于迎来了奥运村开村的日子。身穿志愿者服装,作为一名医生,我们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提供医疗服务而深感荣幸。起初还为我们的服务能否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而忐忑不安,但是,当工作步入正轨,一切皆是水到渠成。当我们用真诚的服务和微笑、在医院练就的扎实、严谨的医学知识面对各国来宾时,我们得到的是感谢和赞扬。在我们诊疗的病人中,主要以妇科炎症、痛经、月经失调、下腹痛和少量妊娠相关疾病,另外还进行了部分妇科常规体检及避孕咨询等,其间无1例漏诊和误诊发生,顺利完成任务。
在诊治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不能满足患者要求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代表团工作人员,来诊所求助,要求开大剂量注射用孕激素,以缓解子宫肌瘤导致的大量阴道出血,诊所不具备该药,经过与药房沟通,并与北京市多家医院联系,也未能如愿,但患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我们真诚为其服务的愿望,离开时并没有怨言。在诊所工作的每一天可以说是平静的,我们面对的病人无论是危重程度或紧急情况都不如协和医院,但我们依然真诚、耐心、细致的对待每一个寻求帮助的患者,解除她们的痛苦,消除她们的疑惑,“医者仁心”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吧。
虽然只是短短一个月,一个小小的诊所、小小的团队,但却因为奥运会而变得不平凡,成为我们每个人一段荣耀的人生记忆。而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也终究要散去,无论他们在赛场上成功或失意、无论他们的祖国是富裕或贫穷,无论他们是白人或黑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会里我们就是平等友爱的朋友,衷心希望北京奥运会也成为他们心中永远值得留恋的回忆。
22、我院圆满完成奥运会开闭幕式重要贵宾医疗保障工作
急诊科副主任 王厚力
随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的熄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闭幕式上盛赞“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他代表国际奥委会,“感谢中国人民,感谢所有出色的志愿者,感谢北京奥组委。”
北京协和医院承担的奥运会开闭幕式VVIP医疗保障任务也圆满完成了。
医疗卫生保障是奥运赛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奥运会开闭幕式VVIP的医疗保障更是奥运医疗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经中央办公厅、卫生部、北京奥组委决定,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解放军301医院承担奥运会开闭幕式、残奥会开闭幕式VVIP医疗保健任务。接到任务后,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鲁重美书记对该项医疗保健任务非常重视,迅速成立了以鲁重美书记带队的保健小组,负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各国元首、奥运大家庭人员在突然发病时的救治和转运。
我们的保健对象是国内四副两高以上领导、国外元首、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为做好医疗急救的现场救治工作,需要从主席台急症病人病情的判断处置、医疗点治疗、病人转运、与定点医院交接病人等进行模拟演练。在7月份以后,医疗小组冒着酷暑先后多次熟悉国家体育场的环境。在7月30日和8月5日奥运会彩排中,协和VVIP医疗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地演练,每次演练都设定现场突发情况,与同时参加保障任务的北京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相比,协和医院的任务重、困难多、责任大。如负责区域、病人转运路线、医疗点的安置等多次被调整,医疗点基础设备没有及时到位等,但是大家一直积极的配合卫生部保健局的工作。在初次演练时,小组成员认真讨论了主席台出现不同情况时的处理方法,对于带上主席台的急救包到底应该放哪些物品,我们反复斟酌,直至达到共识。此后的演练我们着重对三种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心绞痛、心脏骤停、脚踝扭伤等反复练习,与负责担架转运的武警官兵严密配合,确保及时、稳妥、安全。医疗组的11名成员人人都分配了具体任务,确保各个环节不出纰漏。随着演练的深入,我们小组内部人员配合越来越默契、三家保健医院联系越来越紧密。协和医疗组的表现得到了卫生部保健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紧急医疗救治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顺畅地转运病人到定点医院。医疗组成员通过演练,熟悉了鸟巢主席台布局,分清所负责的VVIP的分布区域,制定了突发事件的转运通道、电梯,熟悉奥运专用通道及接收医院奥运病房等。找出转运环节中的不足,寻找解决方案。在7月30日、8月5日还进行了伤病员向解放军306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转运的整体演练。通过演练,与定点接诊医院的病人交接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和顺畅。协和医疗组积极、认真参与演练受到卫生部有关领导的表扬。在最后一次演练结束时,保健局李宁副局长在对讲机中宣布:“北京协和医院医疗组进行了非常完美的演练”。
为了使诊室的环境更适合接待外国元首,医疗组成员精心布置每一处细节。鲁书记特意准备了三张精美的奥运宣传画,经大家挂在四壁白净的墙上后为小小的诊室增色不少;此外大家还自己想办法添加了元首座椅、屏风、地板革、抢救车等物品,让一个原本是水泥地面、灰头土脸的简陋房间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医疗站。卫生部领导在视察医疗组演练后,对协和医院的诊室布置及准备工作大加赞赏,称赞我们是三家医院中布置最好的诊室。
2008年8月8日,协和医疗组成员带着光荣的使命来到国家体育场,在鸟巢医疗点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出诊。在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大家坚守岗位,共接待了5名病人,均给予了妥善的处置。在诊治了一名头痛的加蓬官员时,李太生大夫与病人进行流利的法语交流。我们专业的诊治、高质量的人文服务和流利的中英法文给患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8月24日的闭幕式,我们又接待一名病人。虽然医疗组成员身处开闭幕式现场,但是大家既看不到精彩的演出也看不到美丽的焰火。这一点小小的遗憾远比不上我们完成医疗保障光荣使命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奥运会的保障工作圆满结束了,所有医疗组成员会继续做好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医疗保障工作。9月6日北京2008残奥会开幕式在即,VVIP医疗保障工作将面临更为特殊的人员,面对更为特殊的场面,但是我们协和医疗组经过精心的准备,在医院强大的支持下,有信心更为出色的完成保健任务。
我们虽然不是志愿者,但我们又是实际意义的志愿者!我们更是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实践者!
23、加强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塑造优质药学服务
——奥运村综合诊所药房掠影
药剂科主任医师 朱珠
世界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闭幕了,综合诊所药房的志愿者们松了一口气。“奥运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对于药房来说更是错不起啊!如何把谁都没有经验的奥运会药学服务做好,如何把不可逾越的兴奋剂问题处理好,如何避免差错,如何克服一个个未知数,这些问题曾经让药房主任寝食难安,承受着极大压力。
增强责任意识,依法遵章办事
药房严格依照相关管理法规办事:普通药品、精神麻醉药品与TUE/ATUE特殊管制药品应该分开摆放、分别管理;调配与发药必须做到分开,实行学生调配、药师调配与发药的三重核对;学生志愿者尚不具备从业资质,只能从事辅助工作。轮流值班的药师们虽然不能集合开会沟通,但清晰的制度、完善的流程、多种必要的登记表和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分工,以及药师们的高度职业素养,使大家自觉按照流程去做,每日清点药物,保证药品帐物相符、及时补充货架上的药品,避免交班期间因药房地小人多、处方多带来的混乱和差错隐患,使每日的工作有条不紊地有序进行。
所有的药师都没有经历过含禁用物质的药品申请与审核程序,为了保障运动员用药安全和程序的合理可靠性,除了请示IOC的工作人员和诊所领导之外,药师们主动查阅了各种资料,反复细化TUE/ATUE的审核与发药流程,为诊所领导和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这些努力,为诊所顺利通过兴奋剂关打下良好的基础;药师的严谨工作态度,得到IOC官员、队医和诊所医生们的理解和支持。
注意科室间配合,热情为患者服务
药房与口腔科、耳鼻喉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积极配合,尽力满足临床医疗的特殊用药需要;与库房密切联系,在有限的药房空间里储存一定量的药品,同时按需领药补充货架,最多时一天领药2-3次;药师们协助接待处转录队医处方,在接待处工作比较忙碌的时候协助回答外国运动员问路、购买保健品、查找药店等询问。学生志愿者李博被借到库房组协助搬运家具等物品,与住宿管理员和队医沟通。他不顾晒伤,加班加点,所有非值班时间都到库房帮忙,得到库房组领导的赞扬。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药房团队乐于奉献和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风貌。
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药师的专业水平和药学服务,药师们接待医师或患者的药物咨询百余人次,耐心细致地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寻找替代药品,或帮助联系外购等;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知情需要,不断完善打印标签的格式,使之更加清晰明了;特意安装了Thomson MicroMedex公司的CCIS光盘软件,按照欧美国家临床药师的服务方式为患者打印全英文的患者用药须知。药房团队的这些努力,得到了咨询者的赞誉。让患者们记住药师们的微笑和专业水准,是药房团队的共同心愿。
再接再厉,迎战残奥
北京奥组委医疗工作部戴建平部长对药房提出了“工作再认真一点、细致一点、想得多一点,药品管理尽量严格,千万不能出问题”的要求。药房团队始终牢记“同一个团队,同一个目标”的口号,牢记“奥运无小事”的原则,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从细节做起,圆满完成了奥运会期间的药品供应与药学服务任务。
参加残奥会的四千多名运动员及相关人员,是第二战役的服务对象。探索和学习这些肢残或视障人员的生理心理特点,揣摩和体验他们在行进和沟通方面的困难,建立残奥会期间的含禁用物质药品的审核与发药流程,有助于药房不断改进服务细节、开展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真正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中国,在诊所的药房服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医院药师!
24、奥运留给我们什么?
作 者:吴东1,范洪伟2,沈敏3,赖雅敏4,吴炜5,焦洋5
作者单位:1 MICU,2 感染科,3 免疫科,4 消化科,5 大内科
29届奥运会的大幕终于落下了。这辉煌的16天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所有中国人心中一段难忘的回忆。奥运会是一个壮观的舞台,上面不仅有运动员书写的不朽传奇,也有赛会组织者,志愿者和普通百姓们的心血和付出。为了成功举办这届奥运会,中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热情,仅志愿者就动员了150万人。作为医疗志愿者,作为奥运村综合诊所(Polyclinic)的成员,我们有幸参加了服务奥运的工作。从7月20日开村以来,我们为奥运村内的各国运动员,官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奥运村的正常运转做出了贡献。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泛肯定和赞誉。我们的确有理由感到光荣与自豪。
曲终人散之后是回味和思考的时间。奥运走了,奥运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又有哪些收获和提高?可以说的有很多,比如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自觉奉献的公民意识,海纳百川的大国风范,朝气蓬勃的民众面貌,成熟自信的社会精神,当然还有理性包容的媒体氛围。这些奥运的遗产将永远留下来,成为中国孕育先进文化的契机,同时推动整个国家和民族向更高层次跃进。有人说,奥运是对中华民族百年苦难的补偿。其实奥运更是当代中国全面融入文明世界的标志。
作为医务工作者,在服务奥运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感触和体会。总结起来,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曰扎实的业务;二曰开放的态度;三曰灵活的方法。
扎实的业务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Polyclinic的内科医师都在协和医院大内科受过严格的训练,基础牢固,英语熟练,了解西方医学的诊疗模式,与国外患者和同行交流没有困难。高峰时期内科从上午8点至夜里11点要接诊患者80多例,几乎没有空闲,是整个诊所最繁忙的科室之一。工作压力虽大,却丝毫没有影响医疗质量。除了常规医疗工作,有时我们还要面临其他任务。记得刚开村时,某国代表团进驻奥运村后对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有顾虑,担心会诱发运动员哮喘,为此当天夜里向奥运村住宿团队提出了交涉。住宿团队通知了Polyclinic,希望能有内科医师参加协调会。会前我们详细研究了对方提出的问题,查阅了相关资料,掌握了国际上对该问题的通行看法。最后我接受任务,参加了会议。会上面对该国代表团团长,带队官员,运动员代表和队医一行七人,我详细解释了他们关心的问题。外国客人对我们从医学角度进行的分析表示信服。住宿团队也表现出相当的诚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方案。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化解了这一难题。这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外交斡旋”,综合诊所内科的专业素质得到了外国客人和兄弟部门的肯定。就像奥运会会歌里唱得一样,“You and me,from one world,we are family”,中国日益向世界敞开大门。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差异一时难以消除,由于利益关切,文化观念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我们会经常面临类似的沟通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作水平和语言能力,进行这样的沟通是很难想象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业务不扎实,在专业领域内根本就不会有平等交流的机会。
工作中保持开放的态度使我们心态平和
医疗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奥运医疗更是服务中的服务。经过我们的辛勤工作,绝大多数来诊所的患者和队医都能满意而归。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听到过抱怨。但并不排除个别人对Polyclinic并不满意,甚至当面出言不逊。一位日本队医因为我们没有按照他的意愿用药,就曾拂袖而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如何处理?首先还是要从自身找不足。是不是我们的沟通不够顺畅?我们的系统不够高效?我们的服务确实有瑕疵?还是他们的要求确实超出了我们的技术水平?别人的批评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应当有坦然接受的胸襟和度量。认为提意见就是挖苦讽刺我们,甚至对我们有偏见,都不是正确的态度。这次奥运会之前,西方的主流媒体似乎都在拿着放大镜看中国,空气污染问题,西藏问题,达尔富尔问题,对中国的各种冷嘲热讽甚嚣尘上。结果怎么样?我们不还是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exceptional”是罗格主席的原话)的盛会,不还是成功树立了崭新的国家形象?外界的批评(无论是否善意),只能反映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中国强大了,开始吸引国际社会的眼球了。毛主席早就说过:“让别人说话,天是塌不下来的……无非就是骂嘛,共产党是骂不倒的。”当年我们一穷二白尚且不怕别人说,现在又有什么理由紧张呢?
用灵活的方法处理各种问题
奥运村是一个“外交场合”,有时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除了患者外,Polyclinic每天还要接待很多各国的队医。这些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业务熟练,眼光挑剔,着实不好对付,他们提出的要求有时实在让人头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灵活务实的方法必不可少。我曾接待过一位德国队医,他和一位赛艇运动员一起来诊所。一进门就声称该运动员严重脱水,需要静脉输液。而根据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的规定,运动员在比赛前是禁止输液的。我左看右看,怎么也不像脱水的模样,所有实验室结果也都正常。但队医的态度非常坚决,扬言若不及时治疗,影响该运动员第二天比赛的状态,将会造成“悲剧性的后果”。我别无良策,只能反复解释,除非患者不能口服补液,否则静脉输液是违法WADA规定的。这样你来我往交涉了半天,运动员等不及了,明确表示自己喝水没问题,队医也就不好再坚持。我也随即表态:“I do understand your concern, Dr. x x, I really appreciate that in your position you must worry about the athelet’s performance much more than we do. But this is my job. I can’t violate the rules. However, I can promise you that whenever you and your athlete need anything more, we will be right here for you.”经过这番“外交辞令”,德国队医终于露出笑容,心有不甘而又相对满意的走了。
这是个别情况,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最常说的还是“Yes we can”。有一次希腊代表团团长心脏不适,队医要求化验CPK,而检验科当时尚未开展这一项目。我们没有拒绝队医的要求,而是临时变通,用救护车将标本送至外院,完成了检查,第二天又迅速补充了这一检验项目。我们的努力不仅满足了患者的需要,也为诊所赢得了赞誉。
在奥运村工作的两个月里,我们服务了大量的外国患者,结识了朋友,锻炼了自己。在不断的交流和碰撞中,我们变得更加自信。这种自信体现在内心,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证明。就像中国的强大与否,其实与我们拿到多少块金牌并无关系。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悲观地预言,不同文明的国家和人民之间的有效对话将是困难重重,难以实现的。然而奥运会的实践告诉我们,这样的沟通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奥运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中最珍贵的不是现代化的场馆设施,不是组织大型赛会的经验,甚至不是商业成功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我们获得了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奥运精神。这种精神将潜移默化地塑造民族的心灵,引发当代文化的反思和转型。有人会说,北京奥运会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固然震撼,但更多地是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元素,现代和当代中国的内容显得贫乏和单薄。但我更愿意相信,北京奥运会将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觉醒,从而推动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发生飞跃。奥运,将是我们民族长久的财富。
25、以防为主,平安奥运
本报讯(记者 马宝珍)世界瞩目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8月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了。为落实平安奥运,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保卫处全体人员进入临战状态,对应急突发事件工作进行了布署,对医院重点区域及部位加大督查力度,排查隐患,并向相关科室发出整改通知书。参加特需医疗科的医疗应急预演,协助组织机关干部在开幕式期间的院区督查巡逻,为维护奥运期间医院正常秩序做出了努力。
保卫处对住在特需病房的外籍患者进行登记并报建国门派出所备案,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每日对放射源、剧毒品库进行安全检查,并将监控录相上报公安部门。为保证奥运安全,保卫处还对1段8奥运病房配发防烟及防生化面罩,进行防生化培训。
8月5日,于学忠处长带领保卫处全体干部对全院重点区域及部位进行深入检查。在查到1段区域时,发现大桥下面回收公司临时工住地离奥运病房很近,存在安全隐患。保卫处立即与行政处协商,建议暂时关闭此居住地,这项建议得到了行政处的大力支持。同日晚10点,奥运特需病房举行演练活动,模拟从奥运场地转运病人到院,考核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保卫处全力配合,在演练中经受了实战考验。
8月7日-10日是奥运开幕式时期,按照医院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干部和职工均参加院区24小时巡逻工作,组织召开了动员会,进行了岗前培训,准备了强力照明灯、相机等物品,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并反馈到相关科室进行整改,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在这4天中,保卫处每天派出8名以上干部参加院区值班,维护医院治安环境。
从8月9日下午1点开始,在抢救美籍刀扎伤病人的过程中,于学忠处长一直坚守在第一线指挥急诊和保卫处工作,保卫处干部带领保安员全力出击落实布岗、拉警界线、设立隔离区域等相关管控措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得到院领导的肯定。
奥运期间,保卫处参加高干及奥运官员来院就医的警卫工作多达25人次,不论是接待中央首长,还是奥组委官员,保卫处都做到了认真、及时、规范,确保万无一失。
如今,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但安保工作还在继续向前推进。全体保卫处同志将和全院职工一道,继续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残奥会期间和“两节”期间医院安全。
26、奥林匹克和我
ICU教授 陈德昌
8月8日到24日,16天,我情不自禁地在网上游览,观赏电视直播。历届奥运会从来没有像29届奥运会那样揪动着我的神经。我们太需要胜利,为胜利而发出欢呼。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受的屈辱太多、太久、太惨重。今天我们赢得了这个机会,尽管某些国家、某些人、很不愿意看到这一天。当姚明扛着红旗,带着年纪小小的林昊进入会场的时候,当林妙可女孩以纯朴的童声,唱出大家喜爱的“歌唱祖国”的时候,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向世人展示,五千年古国巳经从漫长的历史中走出来,醒悟并且堀起。今晚闭幕式出现了欢乐的场面。世界毕竟对中国多了一份理解。中国也有机会更好理解世界。人间的好事也是逼出来的。这就是北京奥运会。
参加奥运会比赛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轻松地玩游戏。这是一场力量、勇气和智慧的较量,一场认真的、严肃的较量。对我来说,坐在电视机前,关注比赛的直播,不是轻松的、悠闲式的欣赏。那些打破记录的、或者没有打破记录的金牌得主们,他们给我激情和振奋。然而,他们在听到宣布名次和评分之后,有的跪倒在地,有的亲吻生死与共的运动器械。站到领奖台上,他们流泪,泣不成声。在骄人的成绩和王者风采的背后,有着多少鲜为人知、难与人言的辛酸故事。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不可能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情效应。我国51名金牌得主们赢得我深深的尊敬,正如我对博尔特和菲尔普斯表示尊敬一样。
银牌与金牌,仅一牌之差。银牌得主们可能是新兴项目的佼佼者。这类运动项目在国内尚缺乏群众基础,依靠运动员个人的拚博、教练的苦心和少数团队的卧薪尝胆,一步一步攀登,艰难地挣得银牌。每天要重复几种套路、几个动作,而且要求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磨练,谈何容易。疼他们者,莫若其父母。知他们者,莫若其教练。银牌得主需要战胜更强的对手,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他们需要鼓励,没有遗憾。
然而,给我最大的震撼、莫过于刘翔退出比赛的一瞬间。作为第一个中国人,第一个亚洲人,刘翔打破了110米栏的世界记录,激发了弱势群体自强的信心。这是刘翔对民族的一份贡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现在因为跟腱伤病,失去了他所期盼的机会。我没有理由嫌弃他。一个人取得巨大的成功,各种形式的荣誉蜂涌而至。歌功颂德者、不招自来。于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刘翔的头顶戴上了王者的光环。这也许是正常的,但确实是可怕的。李宁的体操王子生活经历过戏剧性的跌岩起伏。这段往事,我记忆犹新。李宁没有可能重返赛场,没有重演王者归来的一幕。然而,他没有倒下。本届奥运会上,李宁作为一名杰出的运动员,作为一位值得大家尊敬的人,悬空绕场一周,点燃祥云火炬。这是张艺谋为开幕式设计的最动人的一笔。
让我们冷静下来,设想一下。如果刘翔参赛,如果他战胜了罗博斯,如果毫无悬念地再次打破了世界记录,哪怕只有0.001秒之差,将会出现怎么样的局面。如果这番设想成为现实,将会有更多的欢呼,更多的鲜花、更多的桂冠。对于我来说,我选择理智、我害怕疯狂。苏东坡说过:“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对于刘翔来说,他的选择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本届奥运会上,我发现确实有几位“昔日的王者”,今日梦碎鸟巢。他们自有难言之痛。他们不需要惋惜或怜悯。机遇固然垂青有准备的人。我却不能因此认为,有准备的人必然碰上机遇。不要对昔日的胜利者任意指责,说他们“心态不正常”,“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指责和总结教训,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伤害人,后者爱护人。赛场金牌不是独一无二的目标。金牌以外,有着宽阔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崇尚对人的尊敬、学会爱护人,理解人、应该是文明社会走向和谐和成熟的标志。《论语》说得好:“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我不是运动员,不是体育迷。北京奥运会打动了我的心。我青年时代走上舒坦大道,曾经风光一时。我因幼稚和肤浅,付出了代价。阴差阳错,我有幸师从曾宪九教授。他改变了我后辈子的生活。在逆境中,他鼓励我有所作为。我不是强者,绝对不是最强者。我正在走向耋耄之年。在协和医院大夫中,按年龄排队,我是老年中的青年人。想到在原有基础上,还可以超越自己,令我振奋。祥云火炬,在我心中,点燃新的希望。
这就是奥林匹克。
27、“人文奥运”唤回“人文医学”
急诊科副主任 王仲
经过七年的准备,奥运正向我们走来。奥运会带给医疗行业的是什么?那就是人文理念的变化。与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相比,人文奥运显得更加深奥。“人文”是内涵十分丰富。作为“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医学科学,“人文”的内涵可以表现为: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对病人及家属的尊重程度、“以人为本”措施的设置、为病人提供服务场所的景观建设等。无数医学前辈都把医学“人文”视为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也是医护人中受人尊重的原因之一。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医学人文的特点在退化。正如北京医院心内科曾昭耆教授曾经说过的:“由于大量高科技成果被引入临床,使医生对医学的人文特性逐渐忽视”。产生了“高科技离临床医学愈来愈近,医务人员在感情上离病人愈来愈远”的现象。
随着“人文奥运”的提出,“人文医疗”再次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这种重视使医疗机构对病人的服务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七年中,这种转变是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的。然而,这个变化确实发生了且如此迅速。
“人文”音符变强
众所周知,医学的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发展为“生物社会心理学模式”。所谓社会心理学,可以理解为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同是导致病人疾病的原因之一,而在医治病人身体疾病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病人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学感受。换言之,就是我们要全方位地为病人考虑,或者说“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尽管这种“人文”观点一直在倡导,但在众多的医疗机构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和重视,表现在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常看到医生坐着面对周围站立的家属“交待病情”的场面:我们也常听到“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的质问;夜班人员睡眼惺松地出现在病人床前;主管医生与晚期癌症病人家属冷若冰霜的谈话……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医生对病人和家属的不尊重甚至对生命的冷漠。而这种冷漠使医院变成了最令人生畏的地方。“人文奥运”唤回了“人文医学”。医疗服务行为确实发生了变化。医院开始要求男医生打领带,女医生上班不再允许穿“皮拖”。“只要一个病人家属站着,医护人员就不应该坐下”成为某医院或科室的明确要求。“只有说不清楚病情的医生,没有听不明白的家属”也出现在医生沟通培训课堂上。“仁心仁术”再次成为医生工作的准则。医院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开始举办各种沟通培训、礼仪培训以增强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尊重,以此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自此,病人开始真正以一个“人”的形象出现在医护人员面前。医生也开始从“看病”转为“看病人”。“救世主”和“上帝”的身份都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医患关系的改善。
“人文”无处不在
医院是一个行医的场所。这个场所需要诊室、病房、检验科室、影像科室,但很少有人认为病人需要保护隐私,需要舒适的环境,需要适当的空间。更有甚者,医院的厕所门窄到轮椅车进不去,因而使得厕所成为了老年病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因为他们一旦蹲下去就很难站起来;残疾人无法触摸到电梯的按钮;盲人无法找到自己的道路。“人文奥运”要点之一就是医院的无障碍设施。
病人,特别是高龄或残疾病人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一个特殊人群。由于他们身体的原因,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虽然我们也说“照顾老弱病残”,然而在多年的医院建设中,却很少有人想到这些特殊人群的需求。奥运会的到来,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设施条件。各个医院修起了无障碍通道、建起了无障碍厕所,安装了低位电梯按钮,规划出残疾人停车位。所有这些都是“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也是“人文奥运”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即使是健全的人,也可以从“奥运”中体会到“人文”的变化。医院内的绿化面积增大,墙壁被粉饰一新,一向肃穆的医院环境展现出来轻松与幽雅,病人和医护人员心存愉悦,这里不再只是诊治肉体疾患的医院,也在逐步成为病人精神健康保障场所。人们来到医院时的恐惧、焦虑正随着医院环境的改善和服务设施的加强而得到缓解。
“人文奥运”促进了“人文医学”;“人文医学”带来了人性化的服务。这种人性化的服务将使医患关系大大改观。这就是奥运会带给我们的,也许大家认为这种改变是一种必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奥运会使这种必然至少提早了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