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1】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实施编写的一部指导中医内科各级医师诊断治疗行为的医疗文件。对于规范临床诊断、治疗工作,使诊疗行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中高血压部分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1. 高血压的中医定义:
中医本无血压之概念,故无高血压病之名。因此沿用了西医高血压的定义,即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但根据高血压病人临床多表现有眩晕、头痛等症状,因此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历代医家认为其发生多由肝风、痰火、瘀阻、阴虚等引起。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
风、火、痰、瘀为患。
2.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
对于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有以八纲辨证分型、以脏腑辨证分型及综合分型等几种,但如何适当分型一直是高血压病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多项大规模的高血压病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了高血压的常见证型主要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肝风上扰、痰浊中阻、瘀血阻络等【2】;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08年发布的《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将高血压病分为痰瘀互结证、阴虚阳亢证、肾阳亏虚证、气血两虚证四型;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指导原则(试行)》将高血压病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四证;本指南分为肝火上炎证、痰湿内阻证、瘀血内阻证、阴虚阳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两虚证和冲任失调证七证。
总之,本病证型演变的一般规律为火旺→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而痰湿、瘀血可见于疾病的各个阶段。
本指南新增冲任失调证,意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关注妇女在月经期或围绝经期的生理特点,调理气血阴阳,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常见基本证型:
(1) 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 阴虚阳亢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腰膝痠软、五心烦热、口干口苦、耳鸣、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3) 阴阳两虚证:眩晕、头痛、腰膝痠软、畏寒肢冷、心悸、耳鸣、夜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4) 痰湿证: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脘痞闷、恶心纳呆、呕吐痰涎、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5) 瘀血证:眩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手足麻木、舌暗、脉弦涩。
对于查体发现的高血压病,病人往往没有临床症状,处于“无证可辨”的状态,可结合病人的中医体质类型( 包括舌象、脉象及问诊、望诊所得) 适当选用中药及中成药【3】。
3. 中医高血压的辨证论治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应根据以上基本证型及其兼夹证辨证论治。
(1)肝火亢盛证:当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2)阴虚阳亢证: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阳亢为主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阴虚为主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3)阴阳两虚证:当补益阴阳,用二仙汤加减。
(4)兼夹痰湿证:宜配伍半夏白术天麻汤或温胆汤加减。
(5)兼夹瘀血证:宜配伍通窍活血汤加减。
4. 中医高血压的针灸治疗
高血压的针灸治疗也应辨证论治。
(1)肝火亢盛证:取太冲、行间、百会、风池等穴。
(2)阴虚阳亢证:取太冲、太溪、肝俞、风池、内关等穴。
(3)阴阳两虚证:取关元、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4)兼夹痰湿证:宜配伍中脘、丰隆等穴。
(5)兼夹瘀血证:宜配伍膈俞、血海等穴。
5. 高血压的中医饮食调养及情志调摄
中医认为疾病有寒热虚实之辨,阴阳表里之别;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食物的性味必须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会起反作用而影响治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明确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把食疗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高血压患者应遵循西医的饮食控制原则,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体质量;戒烟;不过量饮酒。中医当辨证施食,注意饮食的性与味。高血压的主要病机是阴虚阳亢,因此,不宜进食辛辣热性、肥甘厚味之品,以免助热伤阴,加重病情。
《素问•举痛论》云“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泄。”
故过度恼怒可致肝之疏泄失司,肝气郁结,横逆上冲,导致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载“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
反映了高血压脑病急症的症状。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志在怒,故情志不舒,易致肝火亢盛,引发高血压;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运化及气血运行,变生痰湿、瘀血,加重高血压。故当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以利于疾病的控制。
6. 高血压的中医预防
中医自古就有“治未病”的思想,近年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比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呼”。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十三》中言:“救其萌芽,治之早也。救其已成,治之迟也。早者易,功收万全;迟者难,反因病以败其形,……”,亦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二是已病防变。如《伤寒杂病论》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既要预防高血压前期发展为高血压,又要预防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
对于高血压前期可予生活方式干预、中药治疗等早期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高血压病的防治重点在于防止靶器官的损害。如长期口服活血化瘀中药,以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病是慢性病,最易复发,血压波动不稳,因此防治复发是关键。中医对于疾病的预防主要是防“三复”即“劳复”、“食复”、“意复”【4】。“劳复”,是由于劳累过度或者房事不节,常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劳累和节制房事;“食复”,是由于饮食不节使疾病反复。血压复常后,患者易放松警惕,饮食失常,烟酒无度,暴饮暴食,膏粱厚味,致血压复升、疾病加重,故在血压控制后仍应当强调节制饮食,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疾病反复或加重;“意复”,是情志不舒影响疾病治疗,故要避免情绪波动,不躁不怒,无忧无虑,保持平和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及和谐的境界,谨防“意复”。
7. 高血压中医治疗的定位
中医药在降低血压值,使之快速达标以及高血压急危症抢救等方面不及西医快速有效,但中医药整体观念的思维方式、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价值。
对于高血压前期或轻证可先予生活方式干预及中药治疗,如果血压仍控制不满意可加用西药治疗,对于已用西药治疗而疗效不佳时可加用中医药治疗,待血压控制满意后可逐渐减少西药用量。
中医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证候以及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地域等多因素来综合辨证施治。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明显,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中医药降压作用平和,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的较大波动,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一些研究已发现中医药在对某些靶器官损害的逆转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与西药合用时可减少西药的用量,起到减量、减毒、增效的作用;难治性高血压病也是高血压治疗研究领域中的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血压达标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63-66。
2. 徐浩、陈可冀。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的进展、难点与对策。世界中医药 2007,2(1):3-5。
3. 李格。史载祥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思路和经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35-237。
4. 韩学杰。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方案(初稿)。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2008,23(7):611-633。